2013级学术型研究生答辩总结
(2016-03-22 10:10:01)
标签:
答辩总结 |
分类: 计划与执行 |
2016年3月19日学科组织对2013级通过预答辩的68名学术型研究生进行了答辩,分5组,从大连理工大学和大连舰艇学院请了5名校外专家把关。
每位研究生有15~20分钟的PPT汇报时间,加上专家提问,平均每位研究生25.6分钟,加上决议讨论平均每位研究生答辩35分钟。
总体印象是约有一半的研究生并没有重视预答辩专家提出的问题,然后与导师讨论,认真修改论文,提交的论文中甚至出现了明显的新错误。
最后给了两名研究生不通过答辩,6月份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起重新答辩。会后与5名校外专家沟通,大部分专家认为如果要求再严格些,可能会给7~9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不通过。
我参加的第1组13名研究生全部通过,最低69.8,最高91.6,平均80.6分,全部平均79.6,水分约为15分,虚高。我的两名学生在他们组名列第2,3名,全部排名在第4和第7,排位基本符合他们的努力程度。
论文出现的主要问题:
(1)
(2)
(3)
(4)
(5)
(6)
总体上差了7个月的工作量。他们省下的这7个月主要用于实习、做家教、学开车、参加社团、复习考博、找工作、找工作前的迷茫、找到工作后的懒散、看网络视频、游戏等事儿上了。
所以,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导师非得将2.5年制研究生延长到3年,因为现在能花在学位论文的时间超过8个月以上的就是优秀研究生了。不来实验室或在实验室做与研究无关的事情的学生多了是普遍现象,根本没有有效的管理办法。基于此,我是研究生2年制的支持者,好的可以读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