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千灵山游记

(2016-10-19 17:12:07)
标签:

游记

千灵山游记

千灵山,史称极乐峰,位于王佐镇西北部马鞍山,主峰海拔699米,是北京近郊一座最高的山峰之一。登上山顶,可以俯瞰京城全景;天气晴好时,西南的猫耳山,西北的白草畔、百花山、老龙窝、清水尖,北面的阳台山、妙峰山,东北鳞龙山、莲花山、凤凰坨、黑坨山、云蒙山 千米以上的远郊名山均清晰可见,是北京近郊远眺视野最佳的山峰(东灵山尖淹没在百花山-老龙窝-清水尖山脊中,但每年10月到来年4月东灵山积雪,可较容 易地从上述山脊中分辨出来)。山下有神仙谷,山洼中布满大小18个洞窟,是北京地区最大的佛教石窟群,其中著名的洞窟有观音洞、朝阳三慧洞、极乐洞、孙膑洞 关公洞、财神洞、老爷洞和小观音洞等。千灵山佛教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据史料记载推测,早在唐代以前这里就有佛教传播;民间流传有“先有极乐峰,后有戒台寺”的说法。从唐至今,它一直是戒台寺属地,作为该寺僧人隐修之所,与戒台寺同兴同衰,共同演绎了一千四百余年的辉煌历史,留下了宝贵的佛教文化资源。

2016821日早晨,我们一家三口迎着初秋的骄阳骑着自行车向良乡地铁南关站出发,准备乘坐公交车897到云冈转乘356路区间车,到千灵山爬山去。

在空调屋里呆惯了,来到阳光下,倍感天气的炎热,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我不禁感叹:那些在骄阳下劳作的建筑工人、农民等又是怎样熬过来的呀!没有空调的日子,我们又是怎么熬过来的呀!这也许就是一种习惯、一种适应,“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训练的过程中,身体慢慢也就适应了严寒酷暑,也不再感到那么冷、那么热!

897公交车站等了很久,有点儿着急,就开始想寻找新的路线,在站牌处看了看,只有897公交车到云冈,我扭头儿问儿子:“还可以乘坐几路车到云冈?”儿子说:“我就查了这一条线路。”我引导儿子:“以后出去玩,要多查几条线路,我们选择的余地就大,等车的时间就短。人生也如此,你准备得越充分,你就可以抓住主动权,就业的机会就越多。”儿子若有所思地说:“我上网查一下,看还有没有其他线路。”儿子查后得知917 971 952这三路公交车也可以到云冈,我们正准备到良乡西门公交站等车(在那里可以选择897917 971 952四条公交线路),897路公交车来了,我们就又转回来乘坐897路公交车到了云冈,转乘356路区间车时,又等了半个多小时,车才来。一路上,等车的时间,要比坐车的时间长,沿途也没有迷人的风景。出去玩,是让为了考研而奋斗一暑假的儿子放松一下,坐车、等车也算是休息,想明白了,心情自然好,一切皆好。

下了356路公交车,已经临近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身上,好像火烤一样。我嚷道:“热啊!”丈夫和儿子说:“要不,咱们别去爬山了,回家吧。”我又马上回应道;“那怎么行啊!都来到这儿了,又怎么能半途而废呢!”丈夫也接着对儿子说:“你妈身体不好,还要坚持,这是告诉你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儿子点点头儿,说:“那咱们走吧。”我们每个人都戴着遮阳帽,丈夫让我再打把伞遮太阳,我嫌累,不打伞。他就打着伞,在前面扭腰摆臀地走,还时不时地扭回头儿冲我们笑,逗得我和儿子笑弯了腰。我们边走边看,路的两旁是果园,果园里养鸡,卖纯天然无污染的鸡蛋,真想买点儿,只是拿着爬山,太累,只好作罢。我被路右边山坡上的小酸枣吸引住了,枣树上缀满了青里泛红的小枣,我顺手摘了一颗品尝,虽然枣核有点儿大,但小枣酸里透着甜,真好吃。我的两条腿就迈不动,想摘点儿枣,儿子说:“你也不怕有毒,就吃,别摘了,走吧。”丈夫也说:“路边的枣儿都被汽车尾气污染了,别摘了,走吧。”我想他们说得也对,就加快了脚步,向千灵山走去。

来到千灵山的山脚下,一大片古代建筑群映入我的眼帘,我心生疑虑:这里是什么年代的古代建筑呀?走进一看,才知道是一个有六层的大型停车场。依山势而建,每层的入口顺着山坡而入,每层又都有楼梯通向顶层。我们是顺着山坡往上走,直接走到六层停车场,沿着楼梯上到,顶层四周有古色古香的房屋建筑,东南西三面有餐厅、宿舍等,正北是售票大厅,南门进入买票,北门检票进入景区。从售票厅到千灵山游览区还有两三公里,有景区游览车,往返票每张10元,。我们就买了3张票,乘车直接进入游览区。

http://s12/mw690/001nlvjSzy76fqA5jE79b&690
                                                                                 千灵山的停车场

进入景区,我看到西北角有一座钟楼:“千灵山梵钟”,就走了过去,想上楼敲钟,未找着楼梯,却看到了梵钟的祝福语:“金钟久久山门开,拾级而上鸿运来,千灵山,撞梵钟,击灵鼓,祈福健康、平安、美满、吉祥!一响平安,二响健康,三响吉利,四响事业!步步平安,健康长寿,大吉大利,事业兴旺!五响财运,六响升官,七响夫妻,八响送子!财运亨通,步步高升,夫妻恩爱,早生贵子!九响全家,十响状元!幸福美满,十全十美!三下代表一生平安,六下为六六大顺,九下就代表长长久久。”只是很遗憾没找到上钟楼的路,没能敲响钟。

http://s13/mw690/001nlvjSzy76fqRzNWQbc&690

千灵山梵钟

往回向东走,来到千灵山的牌坊门楼,拾级而上,通过门楼,就算正式进入景区。沿着山路向前走,在路的右边会看到景区游览图展示牌,图中显示健身徒步线路有三条:线路一3.7公里,线路二2.8公里,线路三3.1公里。根据我的身体状况、路的远近、景点的多少,又咨询了一下爬山的人:线路一坡陡,线路二坡缓,线路三景点少,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选择了从线路一上山,从线路二下山。 历史上,佛教盛行,道观的香火极盛,进山朝拜者众多,现在人们爬山是为了欣赏大自然的美景,锻炼身体,对那些道观、洞窟心存敬畏,若时间紧张,就会远观而不进去,那些道观、洞窟显得有些冷清。每次爬山,丈夫和儿子都知道我爬山慢,担心赶不上下午的末班车,又担心我走的路多了,下山时腿疼走不了道,总是拦着我去朝拜那些道观、洞窟,只是累了,休息时,才会到山上的亭子中休息片刻。这次步入千灵山地界,满山的野果吸引了我的眼球,总想看、总想摘,总在寻找那黄的、绿的、紫的、红的果实,却疏忽了欣赏其它很多的美景。

爬山的线路确定下来,我们就沿着山路向线路一走去。往前走,我们看到山路的左边有几个池塘,池塘里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小片一小片的荷叶,池塘边沿上人工设计的两只小乌龟活灵活现地伸出脑袋,伸出四肢趴在鹅卵石上晒太阳,瞪大眼睛,好像在欣赏千灵山的美丽。最北边的池塘了有一座龟驮着蛇的雕塑。《礼记曲礼上》云:“行,前朱鸟而后玄武……‘玄武乃龟蛇。”《楚辞·远游》洪兴祖补注:“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玄武为蛇合体、龟与蛇交。”古代汉族人民常将此二物绘于旗上,以为能消灾避害。把龟蛇置于此处,也许是为了让它们镇守山林,保护民生。

我们沿着石阶进入仙人谷,我被山坡上那些不知名的黄色的果实所吸引,边沿着石阶往前走边四处观看,远远的山坡上龙王庙门前的走廊上挂满了红色的祈福带,接下来又看到位于山坡上的聚仙厅,只是远观。收回目光,看到路旁的石头上介绍了聚仙榭的来源:仿明代方形歇山式。其名来源于下面的“仙人谷”,意为仙人聚会之处。传说古时候,有一樵夫上山砍柴,经此山谷时突发疾病,人事不知。当时山谷中有位修道仙人见此情景,急忙予以救助,使樵夫幸免遇难。从此以后,此山谷便被人们称为“仙人谷”。
不知名的树上挂的豆粒大的小红果又把我的目光拉了回来,站在那里欣赏,流连忘返。丈夫的喊声:“快点儿走吧,累了,到前面的亭子里休息一会儿。”让我清醒,我加快脚步撵上他们,来到亭子里休息。两只小猫“喵喵”地叫着,试探性地蹭过来,一只小猫以黄色的毛为主调,黄色偏暗,,两耳中间、向下延伸到眼睛、鼻子、嘴为黑色的毛,颈部有两道黑色的毛,脊背中后部点缀一两块黑色的毛,胆子稍微大一点儿,首先来到我们面前,另一只小猫像淑女,白色的四只小爪子,白色的鼻子和嘴,其它全是一色的黄中透亮的毛,站在远处静静观望。我特别喜欢小动物,在这深山老林中,能看到自己喜欢的猫,更是喜出望外,把自己带的丸子让它们吃,看它们吃得津津有味,我很开心。它们吃饱后,我逗它们玩。丈夫笑着说:“你看什么、玩什么都这么投入,猫喂饱了,也行善了,休息好了,走吧。”我恋恋不舍地和猫告别,继续向上走。
“啊!这松树上怎么有这么多木耳呀!”松树上那朵朵形似木耳的黑色的花朵让我发出惊叹。再往前走,松树离我很近,我才看明白,松树上那黑色的花朵不是木耳,而是松果熟透了,笑开了花,把籽送到大地的怀抱,让籽在大地的怀抱里孕育发芽,而树上留下的是像黑木耳的松果壳。
往上走,我看到人造石柱上趴着一只昆虫。这种昆虫,趴在树上,翅膀上部白灰色底纹上带着稀疏的黑色斑点、下部白灰色底纹上带着密密麻麻的虚线式的黑色竖条斑纹。飞翔时,翅基部为红色底纹带着稀疏的黑色斑点,很鲜艳,很漂亮。它勾起了我儿时的记忆,儿时和小伙伴一起捉了玩,一起轰着它们飞舞,在红色的海洋里和它们一起翩翩起舞,手舞足蹈,乐享其中。现在看到了它,却想不起它的名字,回家后苦思冥想无果,求助朋友圈才知它俗称“花姑娘”、“椿蹦”、“花蹦蹦”、“花大姐”、“红媳妇”,学名称“斑衣蜡蝉”。不走进大自然,又怎会看到它,又怎会有快乐的回忆。我很开心在千灵山与它相遇。
继续走,会时不时地碰到挂满小酸枣的枣树,还有不知名的青棕色的小圆果、橘红色的像山楂大小的果实(熟透了就变成黑紫色),儿子一旁提醒我:“今天咱们不摘果子。”我笑了笑,继续边走边欣赏。期间还经过了快餐厅、关公洞,来到伏虎亭,在亭中休息欣赏。伏虎亭,仿明代六角重檐攒尖式。亭内横梁上彩绘千灵山高僧舍身饲虎故事。相传很久以前,观音洞有位得道高僧,为救山羊和兔子,先后两次割下自身腿肉喂养老虎,由此感动老虎。后来老虎主动来到观音洞听法修行,并保护高僧。唐武宗灭法时,这只老虎吓退了官兵,使观音洞免遭劫难,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
小憩后,继续沿着石阶向上走,看到山墙上有李全声写的“南无阿弥陀佛”,接着就到了佛岩垂笑,因山崖上刻有连山石佛一尊而得名,史称佛岩山。当人们跪在佛前礼拜时,抬眼可见佛在微笑,因此又称佛岩垂笑。此石佛为阿弥陀佛接引像,右手下垂作接引状,左手当胸捧紫金台。佛教净土经典宣称,如果众生在临终时念诵阿弥陀佛名号,阿弥陀佛便手捧紫金莲台,率领众菩萨弟子前往接引。
我们在此敬拜后,根据指示牌的指引,出南天门来到极乐峰,看到前方平台上有一座白塔, 走上前观看,得知它就是实山上人塔,为纪念清代高僧实山上人而修建,故名。有人称小白塔,覆钵式白塔,后建保存完好。实山上人,为清代千灵山高僧。出家前为石匠,曾为戒台寺雕刻石狮。受佛教思想感染,每凿一锤,即口喊一声佛号。石狮刻成后,出家为僧。一度云游四方,遍访高僧。最后回到极乐洞,面壁苦修,十年未出山洞,发长可绕臂,终成一代高僧。为临济正宗第十九代宗师。
我们又看到前往极乐洞的指示牌,又热又累又渴,也就放弃了,而是沿着石阶继续向上走。“快来看,野葡萄。”我把丈夫和儿子叫过来观看。这时,有一位山民走过来,我就请教,山民告诉我:“那不是野葡萄,那是爬山虎的种子。”我很惊讶:原来教师楼的墙壁上爬满了爬山虎,只看到叶子到了秋天会变红的亮丽风景,却从来没看到过像葡萄一样的种子。回家后上网查看才知,爬山虎开浅绿色的花,结黄绿色的浆果,熟透了变成紫黑色。花和果实与叶子的颜色相近,不留心,看不到。人生啊!总是忙碌,难得留心,错过了多少美景。

 再往上走就来到兜率天金佛,佛像位于最高峰南侧的一处山峰上,是2006年用铜铸造的,外身贴了一层金箔,是千灵山标志性建筑。佛像坐北朝南,高约6米、长宽约四米、端坐在约1.5米高的石座上,石座南侧是供游人祈福叩拜的平台,能容纳十几人。形象似弥勒佛,正襟危坐,俯瞰世间,以不败之金身,示天地之永恒。弥勒佛持念珠的右手,自然地搭在屈起的右腿上,佛身金光闪闪,耀眼夺目,周围的栏杆上挂满了红色的祈福带,上面写满了祈福人的心愿:全家无病一生平安万事如意……
敬拜完金佛,回身南望,只见青山翠谷中两排绿色的缆车慢慢游走,犹如一盏盏灯笼要照亮山谷,让游览的人们看到山谷中最美丽的风景。
从金佛处顺原路返回,继续向上攀登约10分钟左右,便到达千灵山最高峰极乐峰极乐峰主峰海拔699米,是北京近郊一座最高的山峰之一。
在极乐峰休息片刻,沿着石阶来到与极乐峰相对的千灵亭,里面有个灵鼓。很多人在千灵亭内休息,人们轮流击鼓送祝福,鼓声安祥而悠扬。展示牌上写着“击灵鼓,送祝福:平安鼓——击六下,祝福家人、朋友一生平安,万事顺心;财运鼓——击八下,祝福家人、朋友事业顺心,财源广进;健康鼓——击九下,祝福家人、朋友健康,多福多寿。”我听着鼓声,看完灵鼓的祝福语,就挥拳击鼓,先击六下,祝大家平安;又击八下,祝大家发财;再击九下,祝大家健康。我虔诚地敲鼓,一位老人说:“这灵鼓位于北京近郊的最高处,鼓声整个北京城都能听得到。”我一听更起劲地击鼓,愿鼓声给人们带来平安健康。
http://s7/mw690/001nlvjSzy76fxFniIe76&690
千灵亭灵鼓
       从千灵亭出来,遇到几个年轻人在山坡的草丛中寻找,我问:“你们找什么呢?”其中一个说:“听说山韭菜很好吃,我们找点儿尝鲜。”我这才注意到有人手中拿着的韭菜。“快来看,这儿有好多。”从我的身后传来惊讶声。我跑回去看,有点儿怀疑地问:“是韭菜吗?我怎么就没看到呢。”那位姑娘说:“你闻一闻,是韭菜。”我闻到了一股清新透鼻的韭菜香味,仔细地端详了一会儿山韭菜,默默记住它的样子,继续下山,边走边留心寻找,还真让我找到了。我很兴奋,也想到了心仪已久的愿望:找到韭菜根,在家中种一盆韭菜。就小心地连根拔出山韭菜。儿子在一旁催促道:“妈,别找了,天太晚了,一会儿坐不上回去的公交车了。”我边走边找边回道:“晚不了,天还早呢。”儿子有点儿着急:“晚了,别找了。”丈夫看儿子着急,安慰道:“让你妈妈找吧,晚了,咱打车回去。”我有点儿生气:“咱要是有车,开车来,还用这么着急嘛!”儿子说:“租一天车也行。”丈夫对儿子说:“你先走,我和你妈后边就来。”他边说边帮我找韭菜, 走了一段路,丈夫说:“天已经不早了,你也有这么多了,别找了,走吧。”我看看手中的一小把韭菜,点头儿表示同意。
关注点在寻找韭菜上,拔韭菜弄得双手都是土,又想找水管洗手,这人也累到极点了,这下山的路上也顾不上看其它的风景了,只是远观,路过北方天王、文殊院、朝阳三慧洞,来到北门,询问景区的管理人员,找到下山的路,继续下山来到从北路去观音洞的指示牌处,丈夫说:“你的腿行吗?我给你揉揉再走吧。”我知道丈夫也很累,就说:“今天还行,还能走,别揉了,走吧。”丈夫说:“你看那边有卫生间,你去洗洗手,咱们休息一下再走。”我们在此处休息一会儿,继续往下走,又看到从北路去观音洞、孙膑洞和玉亭沟的指示牌、神山亭、圣水亭、涤尘亭、滴翠亭、响泉榭、土地神洞,不管是原有的,还是新建的,每一处都有一个优美动人的传说,因为赶时间,我只是把刻在石头上的介绍拍照下来,回到家,我才认真阅读,细细品赏,被美丽的传说所吸引,促使我又阅读了大量的有关资料,收益匪浅。
过了神仙洞,就回到了上山时经过的池塘旁,就坐在池塘边上休息,儿子打来电话:“妈妈,我找到了一辆景区的旅游车,在这儿等你们。”我听了对丈夫说:“走吧,儿子等着呢。”我们两个一鼓作气走下山来,找到儿子,坐旅游车回到检票大厅休息片刻,又急急忙忙赶往公交车站,到了公交车站看时间才4点,刚好有一辆公交车开过来,就想上车,司机说:“这车要上总站,到4点半才从这往回开车。要是不想等,就往前走到550路公交车站,那儿10钟一辆车。”谢过司机之后,我对儿子说:“我说末班车是4点半,你非说是4点一刻。”儿子说:“我记错了,可是早点儿过来不会错过呀。”我看着儿子,思索地说:“儿子真是长大了,这什么事倒是反过来了,要儿子来督促我了。”儿子不好意思地说:“不是这么回事。”丈夫说:“儿子,就是这么回事,你做得对,你长大了,以后就该你照顾我们了,什么事就靠你想着了。”儿子欣然答应:“我知道了。”
丈夫又说:“儿子说得也非常好,早点儿过来不会错过车。人生也一样,做好准备,才不会错过机会。”
4点半,我们坐上公交车,拖着疲惫的身体踏上了回家的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