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满鲜花的小路——看刘春香老师执教《猜猜他是谁》教学随想

分类: 教研之窗 |
开满鲜花的小路
——看刘春香老师执教《猜猜他是谁》教学随想
哈尔滨市双城区第七小学校
(刘正生名师工作室学员)
“老师,我想说……”“老师,我觉得……”“不同意,我认为……”看着学生们高高举起的小手和急于表达的样子,我突然闻到了一阵久违的芬芳!
刘正生名师工作室新教材作文研讨会暨双城区星学员培训会上,第十一小学星学员刘春香执教作文研讨课《猜猜他是谁》,带给我许多思考。
众所周知,作文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也是检验学生能否将所掌握的语文知识运用于写作实践的手段和途径。然而,在实践教学中,作文成了学生厌恶的课程,“作文难,作文难,一提作文我心烦”反映了学生怕想、怕写,思维难以活跃、难以表述,从而丧失了写作文的信心。
在《猜猜他是谁》这节作文研讨课上,刘春香老师先是用大屏幕出示了一段外貌描写,让学生猜猜是谁,由于没有特点所以同学们猜不出来,由此引出了观察人物要抓住特征,写出人物特点这一教学重难点,这一环节设计得非常巧妙。但是当老师抛出“特点”一词后,明显感到学生有些茫然,因为学生不清楚什么是特点,抓特点这一要求就把学生跃跃欲试的思维圈住了,这时候老师需要不断强调“特点”指的是人或者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这个独特的地方,不仅局限于外貌,还可以是性格爱好兴趣等。在观察老师出示的一个外国逃犯人物时,课堂变得异常沉静。
大家知道,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写作的门槛,而习作的要求远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很多,这让许多学生感到力不从心,那么教师除了课堂上的直接教学,还可以通过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人物来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如果此时老师出示的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一个人物,比如猪八戒、光头强等是不是更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呢?而且学生能很容易说出其特点,以此锻炼他们观察与分析能力。所以,当刘春香老师把一名长相相对有特点的小男生叫到前面让大家观察的时候,课堂就又有了生气,不仅是站在前面被观察的学生开心得露出了两个可爱的酒窝,下面观察的学生们更是表现出了观察和表达的极大兴趣。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对于作文教学来说就更为重要了。尤其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处于习作的起步阶段,他们面临着兴趣缺乏、语言贫乏、技巧欠缺和耗时较长等一系列问题,只有让他们觉得习作就是自己内心想法的一个表达,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学生们才能不拒习作于千里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