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主星每周运势」的可信度有多高?中国古代根本不以「周」为日期计算单位,而是「旬」,环顾中国命理书籍,有「周」这样观念的,只有西域传来的「演禽法」而已,而演禽法既不依于干支,也不依于五行,和紫微斗数更是完全扯不上关系,却有人以紫微每周运势的噱头来大做宣传,张冠李戴,让人啼笑皆非。
中国没有「周」的概念,而是以「旬」作为计算日期的单位。中国的历法大致是以六十为单位,十个天干配十二个地支,阴阳交配,共计有甲子到癸亥六十个组合,而其中每十个一组称之为旬: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甲子旬)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甲戌旬)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甲申旬)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甲午旬)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甲辰旬)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甲寅旬)
每一组都是以甲为首,以癸为终,我们平常说的「六甲六丁」就是由此而来,而把六甲藏入戊、己、庚、辛、壬、癸,配入九宫,用来测定人事天命的学问,则称之为「奇门遁甲」。其中我们发现,每一旬当中都会有地支配不上天干。例如甲子旬中的「戌亥」,甲戌旬中的「申酉」,甲申旬中的「午未」,甲午旬中的「辰巳」,甲辰旬中的「寅卯」,甲寅旬中的「子丑」,都是在该旬中找不到相应的天干,我们通常把这样的「现象」称为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