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东光致辞
(2024-05-03 13:43:12)
标签:
诗词朗诵原创文化 |
分类: 诗话 |
在木兰书院阅读会举办的胡东光先生诗词专场朗诵会上
香港诗词学会荣誉会长胡东光先生的致辞
(2024年4月30日)
尊敬的木兰书院阅读会的老师们、诗友们,晚上好!
非常感谢木兰书院给我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听了一个月诵读我的诗词,我很感动,觉得诗词“活了”,从纸面上飞了出来,是你们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关于格律诗词诵读,我想谈两点感受:
一、
诗词是语言艺术,属于他听觉艺术。诗词的内涵与情感,通过篇章结构、句式变化、平仄安排,具有了旋律节奏感,呈现韵律美、音乐美。
同时,诗词含有视觉效果。诗词以形象思维表达情意,所谓“立象尽意”“诗中有画”“诗情画意”。我这30首诗词,是描写祖国的山水自然之美和历史人文之美,抒发爱、感受与思考;诵读,则是这种形象美和情感美的传达与再创作。
通感,是中华诗词的重要特质,听觉、视觉汇聚发展为心觉。中国诗词具有鲜明的主观色彩,充溢着作者的感印与情思,结合为意象,升华为意境。从作者、到读者、再到听众,力求“通感的共鸣”。
二、
一是诗词以文字语言为主,口语较少,古文不少,古字、古词、古典、古韵,写、读、听都不容易。
二是诗词语法灵活。可突破主谓宾定状补的一般结构,允许省略、倒装,可能会改变“逻辑重音”。名词、动词、形容词有时可以词性替换。
三是诗词修辞具多样性、特殊性。孔夫子说赋比兴(但是赋,常“留白”;比,多隐喻借喻;兴,重营造氛围)。还有:夸张(以想象的真实替代存在的真实)、用典、拟人、衬垫(反衬)、象征、借代、排比……
四是诗词的古典审美趣味。诗词讲求文字美、篇构美、语言美、韵律美、音乐美、情感美、意象美、意境美……但是,表达方式往往是朦胧的、含蓄的、禅意的,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我这30首诗词中有些特殊体例,如:独木桥体、顶针格、拆字顶针格、堆絮体、诗词一体,会引起句式、韵脚、韵味的变化,也需要注意。
最后,衷心祝愿木兰书院越办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