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一日,和朋友聊天,不知不觉聊到“才女”这个话题上,朋友说她最喜欢的古代才女就是苏东坡的妹妹——那个学识渊博、机智过人、流传甚广的苏小妹。苏小妹,野史载其名苏轸。这位可爱无敌的才女出嫁前与哥哥生出了很多生动风趣的笑话,后来与大词人秦观结为连理,谱写了一段才子佳人琴瑟和谐的佳话。
二
关于苏小妹与秦观的故事《苏小妹三难新郎》最早记录在明代短篇小说集《醒世恒言》中。话说苏小妹女扮男装参加文酒会,邂逅才子秦少游,并终成眷属。
二人成亲当晚,为了试试新郎秦少游的才能,苏小妹设了三道关来考秦少游,并规定只有答出才开门让他进洞房。前两关秦少游顺利通过。第三关的对联很有点难度:上联——闭门推出床前月,意思是我关紧门、推开窗,望见一轮明月照到了床前。秦观虽是一位才子,但此刻心中焦急,在门外沉思徘徊了良久,还是无法对出。苏东坡见妹夫如此为难,想帮他一把,又不便说破,于是偷偷捡起一块石子,扔到院中的池塘里。只听见“扑通”一声,水中天光月影纷纷淆乱。秦观灵感顿时闪现,随口吟出了下联——投石冲开水底天。水中有星月的倒影,自然有另一片天空。这头上的苍穹与水中的天影相映成趣,简直就是绝对。于是,秦观就这样历经了一番小波折后,顺利入了洞房。
这真是:三难新郎真异事,一门秀气世间无。
三
其实,除了“三难新郎”的故事外,民间传说中,还有很多关于苏小妹和哥哥玩斗文字游戏的的轶事。
苏东坡平日里常和妹妹斗嘴。有一次,苏东坡取笑妹妹说:“未进门前三五步,额头已到大堂前。”意思是说你脑门儿特大,大到什么程度呢?进门刚走了两三步,额头就到了客厅了。苏小妹也不甘示弱,反讥哥哥:“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尚未到腮边。”意思是你去年流下一滴眼泪,如今一年过去了还没能流到腮边,打趣哥哥脸太长,整个一马脸。苏东坡啼笑皆非,甘拜下风。
众所周知,苏东坡有不少和尚朋友,佛印便是其中一位。一次,苏东坡和佛印在林中打坐。佛印对苏东坡说:“观君坐姿,酷似佛祖。”苏东坡大喜,他看到佛印的褐色袈裟拖在地上,便对佛印说:“上人坐姿,活像一堆牛粪。”佛印听了,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言语。苏东坡心想,这回让佛印吃了一个闷亏,不禁暗自得意。回家后,他把这件事告诉了苏小妹。苏小妹听了哥哥的话,摇了摇头说道:“哥哥,你输了。佛家有经云:心有所想,目有所见。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像佛;而你看他像牛粪,是因为你心中只有牛粪呀!”
还说有一天,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三人在一起讨论诗句。苏小妹说:“我们玩一个文字游戏吧!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间各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组成五言联句。如何?”大家拍手答应。苏东坡略加思索,随即说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小妹说:“还算好,不过这个‘摇’还不够美。”黄山谷接着吟道:“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说:“是个佳句,但是仍然没用上理想的字。”这时苏东坡忍不住了,问:“那么,妹妹你加的是什么字呢?”苏小妹说:“兄长的‘摇’‘映’二字,确实写出了柳的动态和月的皎洁,但山谷公的‘舞’‘隐’,要略胜一筹。因为‘舞’是模仿人的动作,把柳的姿态反映得更加形象;‘隐’是夸张写法,使月的皎洁更加突出。而我要说的是:‘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听后一起鼓掌称赞:“妙极!”
四
写到这里,不禁有很多人会问了:苏东坡真有一个这么顽皮可爱、才情横溢的妹妹吗?
非常遗憾,事实上苏东坡根本没有什么妹妹,苏小妹完全是后人杜撰的。
首先,苏轼和他弟弟苏辙现存的书信有好几百封,在这些书信中,压根就从来没有提到过这位妹妹,也没有说过秦观和苏家有任何亲戚关系。苏轼的朋友们所留下的书信集笔记中,也从未提到苏轼兄弟还有一个妹妹的事。
其次,苏轼和秦观第一次见面是在宋神宗熙宁十年,即公元1077年,当时苏轼42岁,任徐州太守,秦观赴京赶考,途经徐州,特来拜谒苏轼。当时秦观已经29岁,早在宋英宗治平四年,即公元1067年就已娶妻,他的夫人徐文美是潭州宁乡主簿徐成甫的女儿。而在秦观现存的所有史书、笔记中,也没有任何有关他曾与苏姓女子结婚的记载。
可是,空穴来风必有因。既然历史上并无苏小妹,那为什么在小说家的笔下和民间传说中,会出现一个栩栩如生的苏小妹形象呢?
其实,苏小妹的原型应该就是苏轼的三姐苏八娘。根据史料记载,苏东坡的母亲程夫人共生育6个子女,男女各半。不过,她的长女、次女、长子都早亡,而三女比苏轼还大一岁,小名“八娘”。苏八娘16岁时,与舅舅的儿子程正辅结婚。令人惋惜的是,婚后不到两年,便被程家人虐待致死。有文献记载,这位苏八娘秉承了尊儒好学的家风,自幼学习诗书文章。和两个弟弟一样,八娘自小就聪慧能文,并且非常有男儿气概。民间乐于传诵各种关于苏小妹的故事,并安排她与大才子秦观的浪漫姻缘,也许是出于对苏八娘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对苏家痛失女儿的神情慰藉。
还有一种说法,苏小妹就是苏轼的一个美丽的倒影。其实,我们只要稍微总结一下苏小妹的特点就会发现,她极爱且擅长玩各种脑筋急转弯式的文字游戏,这个特点与他的哥哥苏轼如出一辙。在后人的心目中,像苏轼这样一个智慧、博学、风趣又接地气的文豪,应该还有许多美好的奇闻逸事,但是那些道听途说的事又不好直接安插在他身上,而这样一个大文豪理应有一个同样可爱机智、古灵精怪的妹妹,这才便于将那些故事更好地演绎出来。于是,一个文学人物形象的苏小妹应运而生。苏轼在这位虚构妹妹的映衬下,愈发生动有趣了。
五
写道这里,我不免生出太多感动。
是怎样一个文人,在走完了一生岁月之后,我们还深觉不过瘾,非要再为他杜撰出一个妹妹,来分担他的聪颖可爱幽默?人生的长度通常难以附加,人生的宽度却能千差万别。有趣的人生一世不够,要多活几生那才叫过瘾。
前几日我去海边,站在细沙绵柔的海滩上,望见海天一色、纤尘不染,听见海涛澎湃、与心跳融为一曲,突而想起人们常常评价苏轼文如海,是怎样的胸襟才能包容生命中所有的挫折、悲愤和哀愁,将它们反刍出乐观、豁达和幽默?苏轼的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半天下”,可是他的文字从未有颓废懈怠之感。一生仕途不顺,屡遭贬谪,难得的是苏轼总是能坦然接受厄运,不仅从不曾被打倒过,他还以其超人的达观、智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在人生起伏得失之间,为后世留下了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800多通书信,各种文章数以千计,被赞誉为“最可爱的文人”,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迹。
这样的“不可救药的文人”是中国历史的光荣,不仅因为他留下的诗书画作品,还因为他的处世精神,为后世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范式。苏轼用胸怀中的情和手心中的笔诠释了行云流水的最高境界,花开花落,涛走云飞;宠辱不惊,闲看得失。
最难得的是,他从不曾被世俗所污浊和侵蚀,一生都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将庸常的日子过得快乐无比。无论经历多少磨难,他眼见的无一不是好人。尽管才气冲天,但他还是乐意与山野村夫做朋友。无论是毁是誉,他都能从容一笑,轻松面对,保持幽默风趣的本色。有时,有趣真是一个战胜艰难险阻的关键武器,让你在低落谷底时,将敌手反戈击败。到头来,高山铭刻,江海荡涤,人心记取,传说与回味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无趣的人生,几年太长。有趣的生命,几世不够。如果你正遭遇困难,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些许愉悦和力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