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是一个特别挑食的孩子,喜欢吃的东西很少,吃东西特别慢,胃不好。就算勉强将不好吃的食物塞进嘴里,胃也会提出抗议,会作呕。那时,我爸妈工作特别忙,我长期住在奶奶家,所以我吃饭的问题对奶奶来说是一个大难题。每天11点半开饭,我总是要吃到1点才结束,而且经常吃完就吐。奶奶总是想着法地每天给我做不同的菜式,即使这样,收效也不大。
记得有一次,茄子刚上市,虽然价钱很贵,但是为了我有新鲜的菜式,奶奶还是买了回来给我做肉末茄子,却不知为何,那时的我最讨厌吃茄子了,那天的肉末茄子我竟一口都没有吃。奶奶很无奈地说:“小丫头这也不吃,那也不吃。茄子刚上市,价钱和肉一样,她居然一口都不动。”我对她调皮地笑笑。
等我开始读书之后,我挑食的毛病改了很多,有时候中午回家都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还是会饥不择食的。但是对吃的内容少了要求,对口感还是有要求的,讨厌那些没有嚼劲的菜,于是,奶奶每次炒菜都会炒出两份,香脆的给我,松软的给爷爷,奶奶自己却没有要求。这样一直到我初中毕业。
我上高中的时候,爷爷得了一场大病,虽然捡回来了性命,却只能终日躺在床上,奶奶开始专心照顾爷爷,细心陪伴于他生命的最后时光。一年以后,爷爷去世了。那天我呆在家里,听到传来噩耗的电话的那头奶奶悲凉的哭声,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听见过奶奶的哭声,即使谈到特别伤心的事,也只是抹抹眼泪。爷爷走得悄无声息,奶奶的悲伤却响彻我的耳边。
爷爷的去世让我明白了“少年夫妻老来伴”的意义。年轻时,奶奶独立能干,爷爷是船长,常年奔波于外地。家里的孩子全是奶奶一人照料。我本想爷爷已经卧床一年,加上这么多年一直是奶奶照顾爷爷的。爷爷走了,应该对奶奶的生活影响不大。但是我错了。自从爷爷走了之后,奶奶常常会说“一个人真是没有意思,快点走了的好”。很悲凉无助的。但是奶奶不愿意麻烦子女,所以坚持一个人生活。我偶尔会去她那里吃饭陪她聊一会儿。之后,我离开家乡,去武汉读大学。大学的生活简单俭朴,食堂里的粗茶淡饭让我常常想念家里的饭菜,哪怕是以前经常吃到我又不喜欢的。回家之后,我不挑食了。
后来,奶奶有了老年痴呆症的征兆,于是安排她和子女一起住了。她也停止做饭,开始由女儿做饭了。也是在我对吃不再百般挑剔的时候,我再不能吃到奶奶做的饭菜了。年少时不懂得珍惜的东西,在想珍惜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我出生的时候,奶奶已经60了。我们人生的交集只有短短30年的时光。前10年我懵懂无知,中10年我奔波忙碌在外,后10年我却来不及珍惜和追悔。交集的短暂让我时常感叹生命太无常,人生中的很多事情突然得让你在发生了许久之后才开始意识和悔悟,只是来不及了。我无法一出生就懂事,这样隔代爱总是存留遗憾的,而最大的遗憾就是:相逢太短。
现今的奶奶单纯得像个小孩,有时候还需要人哄,着实单纯得让人心疼。她已经不会想太多,不会有年轻时的操劳和顾虑,每天带着孙子们一起玩。微笑时,眼角的皱纹如绽放的菊花。她的快乐却常常让我不安。很多岁月的流变所注定的事情,是无法用遗憾来形容的。今生,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愿来世君我生同时。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