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赵跟喜
赵跟喜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3,412
  • 关注人气:1,7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崤函古道论证会简报文史馆

(2024-06-05 11:11:14)
标签:

杂谈

崤函古道论证会简报文史馆
6月4日上午,洛阳市检察院组织“崤函古道(洛阳段)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工作论证会”,邀请洛阳有关专家作专题发言,并与洛阳市相关县、区文旅部门负责人进行对话,在市检察院领导参与组织下,论证会取得很大成果,圆满成功。
与会的专家有文物部门考古人员、河洛文化研究学者、长期从事文物保护,遗产开发利用的专家等,与崤函古道有关的新安、洛宁、宜阳、西工区领导参加论证并发言介绍情况。市检察院准备将此议题综合上报高检,争取协助相关市县进一步落实崤函古道的调研、保护、推进围绕崤函古道的文旅开发工作。

省文史馆员赵跟喜应邀做了专题发言,简明扼要地综合介绍了“崤函古道”的历史与遗存情况,在论证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赵跟喜关于“崤函古道”的发言提纲:

崤函古道,西起潼关,东至新安、宜阳,是长安、洛阳两京之间的一条主干道,号称“两京锁钥”,历经几千年岁月,后来成为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的主干道之一,又称“丝绸之路崤函道”。
崤函古道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新安铁门高平寨,老310国道从石器时代遗址穿过,路南高地是仰韶文化、路北是红山文化)。周武王灭商,后迁都洛阳,先建成周城,又建洛邑,两京之间修建一条直道,称“周道”。《诗经·大东》云:“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周道把镐京与洛邑两大经济圈连接一体,周道成了关中到中原的中轴线。后来的秦汉弛道、隋唐驿道都是在周道的基础上拓展完善的。
农业文明和冷兵器时代,先民在交通选择与发展上根据“堪舆学”的原则,严格选定路线,是非常客观、科学的,两千多年来,这条古驿道的路线基本没有大的变化。
古道不仅是两京交通要道,丝绸之路形成之后,崤函古道基本上成为中国连接欧亚两地的桥梁和纽带,相当长的时期,这条古道上商旅络绎,道为之塞。
经过秦汉隋唐的建设管理,逐渐形成了以陕州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水陆交通网,其重大作用自不待言。北宋已降,连年的战争,兵燹灾害,中原地区几近荼毒,政治、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崤函古道渐次式微,其重要性不复从前,交通地位迅速变化,失去了其重要交通要道的地位。
这条通道自渭河平原沿黄河南岸至稠桑原,中间有一条十五公里的山体裂缝,因其穿行于山高谷深的崤山之间,古称“崤函古道”。东出秦关,到三门峡,古道一分为二,北崤道和南崤道分别通过崤山,北崤道经渑池、新安抵达洛阳、南崤道沿洛水北岸经永宁、宜阳抵达洛阳。
由于南北崤道交叉甚多,崤函古道还有许多学术观点,如“东西二崤与南北二岭”、“崤山与崤水”、“东崤西崤与北山高道”、“五崤与三壕”等等。
进出洛阳也是有讲究的,古代的规矩不是我们今天想象的。如隋唐,都城西部室皇家园囿,狩猎、消夏,一般人是禁止进入的。如唐宜阳延秋的合璧宫,隋的范围更大,包括新安、宜阳大部分。商队、旅人要走洛河到达京都驿(龙门驿站)、定鼎门外,进入天街。洛阳设有“四夷馆”、夷狄蛮戎分别寄宿,最大的全国物流集散地在新潭、瀍河沿岸,洛水南有东市、西市。店铺严格规定,分类经营。
古道设有驿站,驿站是官方的邮局,有严格的规制,驿站是古代传递官府文书、情报转送等作用的沿途食宿、换马点,也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建立的信息传递,官民行事的国家之一,也称邮驿站,历史长达三千余年。其作用很多,如官方押送罪犯,留宿贬谪流放官员,民用如书信传递等等,(家书抵万金)。
建议:
一、可深入研究崤函古道的历史作用及意义,发生在古道上的各色人物行事,如政经动态、战事、歌赋,(如杜甫三吏三别)。
二、探寻古道上的驿站遗址,虽然遗址消失了,但是散置在古道上的碑刻,诗赋、地名,雪泥鸿爪,都会有新的发现。尤其驿站,根据堪舆学的原理,驿站设置有山川地形、人员行留需要等痕迹。
三、崤函古道在当今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如何根据国家“一带一路”宏伟目标,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推动文化、经济的多方面发展。
四、请关注千唐志斋,这是一部石刻唐书,最原始的唐人档案。两千方唐人墓志铭上远逝的人物,朝廷高官,政要大员,才子佳人,这些墓志的撰文者,书丹者,都是崤函古道上的过客,他们在这条大动脉上留下的身影与歌诗,都值得我们去挖掘,去研究。千唐志斋正在重新启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唐志上的人物都曾是崤函古道上的过客,大有文章可做。

                       2024.6.3晚8:47于涧尾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