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隋唐洛阳城及里坊简介

(2023-11-04 15:48:31)
标签:

隋唐洛阳城及里坊简介

分类: 其它

隋唐洛阳城及里坊简介

《史记·封禅书》云:“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自夏代以降,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十三个朝代建都于此。及隋唐,洛阳城成为世界东方一颗璀璨的明珠,先后沿用五百余年,其设计理念、城市布局、建筑风格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对后世都城建设之深远影响,无可替代。

隋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冬,隋炀帝巡洛,登北邙,观伊阙曰:“此龙门耶?自古何为不建都于此?”仆射苏威对曰:“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炀帝大悦,遂决意迁都于洛。乃下诏:“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故汉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见洛阳。'”又曰:“我有隋之始,便欲创兹,怀洛日复一日;越暨于今,念兹在茲,兴言感哽!”遂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诏尚书令杨素、纳言杨达、将作大将宇文凯营建东京。遂每月役丁二百万,历时十月,于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春正月,东京甫成,又名新都,“前直伊阙,后据邙山,左瀍右涧,洛水贯其中。””其规模之宏伟,建筑之完美,惊呆世人。炀帝“徙洛州郭内居民 及诸州富商大贾数万家以实之”,又命河北诸郡工艺户三千余家移住东都,使洛阳居民多达二十余万户,人口百万以上。东都经济文化得以迅速发展,繁荣空前。

隋东京大业五年(公元609年)改称东都,存在十五年。继而唐祚肇兴,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平王世充,洛阳宫阙毁废,太宗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称洛阳宫,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复称东都,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称神都。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洛阳,仍以神都称之。唐室复兴后,先后以东京、东都称之。

唐代隋之后,洛阳在隋城基础上不断得到重修扩建,高宗上元(公元694-695)年间,于宫城西南隅修建上阳宫,使之成为洛阳宫中最辉煌壮丽之建筑。高宗朝,武则天“内辅外临”,掌控国是,对东都洛阳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垂拱四年(公元688年)造明堂,又于明堂北造天堂,用铜铁铸天枢于端门外,并修建万安宫、避暑宫并上林苑等,神都袭因隋制,使城阙如故。又于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徙关外雍同秦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其时,洛阳人口复又多达百万。

隋洛阳城是著名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学家宇文凯设计的,营建东京时,宇文凯任营东都副监、将作大匠,“揣帝心在宏侈,于是穷极壮丽。”凡东京宫室台殿,皆其所创,制造颇穷奢丽,前代都邑莫之能比。东都以宫城、皇城为主题,全城以此为中轴线,宫城之北有曜仪城,再北有圆璧城;皇城居宫城正南,城东有东城,东城北有含嘉城。皇城之侧为百官府署与王公宅第,居民里坊分布于洛水南北。《旧唐书·地理志》载:“都城南北十五里二百八十步,东西十五里七十步,周围六十九里三百二十步。都内纵横各十街,街分一百三坊、二市。”据文献可知,隋代郭城周回五十二里,唐代周回六十九里。郭城外郭有八门,南有定鼎门,其西厚载门,其东长厦门;东垣由北向南有上东门、建春门、永通门;北垣西有徽安门,东有安喜门。

洛阳城之中轴线上,自北向南,天堂、天宫(明堂)、天门(应天门)、天枢、天津(桥)、天街、天阙(伊阙)等建筑群横贯洛阳城中,一幅对应天上“紫薇垣”星座中的“天街”景象呈现人间,隋唐洛阳城的“七天”建筑是中国古代最为华丽与恢宏的都城中轴建筑群。譬如明堂,其外又置天枢、九洲鼎、十二属相神雕以陪衬;又如天街,端门至定鼎门,长约4000米,街道最宽处为147米。唐代诗人韩愈诗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说的就是春日天街胜景。

唐东都有112坊,洛河南83坊,河北29坊。坊里面积多为纵横三百步,广皆里许,占地30公顷左右,又引伊洛二水于洛南里坊间,使其“门前有流水,墙上多高树。弱柳缘堤种,虚亭压水开。”近百家官宦私家园林辉映其中。王子公主,达官显宦,名流雅士居其间,如淳化坊的章怀太子宅园、太平公主宅园,惠讯坊的长宁公主宅园,占尽归仁坊的宰相牛僧孺宅园,宰相裴度的集贤里宅园,燕国公张说的唐裕坊宅园,尚善坊的武三思宅园,履道里的白居易宅园,诗人孟郊的立德坊宅园等。

唐代洛阳官邸,有宅必有园,园皆有名,大小不同,景色有异。宋人李格非在《洛阳名园记》后记中说:“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京者,号千有余邸”。据《唐两京城防考》记载,洛阳里坊内有据可考的达官显贵府邸宅园159个,其中宰相14位(牛僧孺、裴度、狄仁杰、魏征、苏味道、韦嗣立、张说、崔湜、张嘉贞、魏元忠、姚崇、刘幽求、源乾曜、薛元超),公主8位(太平公主、鄎国公主、代国公主、长宁公主、安定公主、蔡国公主、宣城公主、馆陶公主),封王5位(霍王、韩王、宁王、歧王、建安王),驸马三位(裴巽xun、郑力钧、王守一),以及25位六部尚书宅邸园林。

洛水南的里坊内,由于地脉相宜,土地肥沃,水源丰盈,不仅宜于林木生长,尚可种植各种花木药草,仅官方开办的药园就有宜人坊的太常寺药园、静仁坊的官药园、宽政坊的榆柳园。另皇家动物园“师(狮)子园也在宜人坊”。

隋唐洛阳是中国第一个沿河两岸规划的都市,引伊洛二水入于里坊之内,使洛阳城内河网贯通,居家流水,成为隋唐时期中国最美的“山水都城”和“园林城市”。

里坊,隋称里,唐称坊。里坊区内设市,隋有丰都、大同、通远三市,通远市在洛水之北,唐《大业杂记》说“东合漕渠,市周六里,在内郡国舟船舳舻万计。”唐洛水南有丰都(又称南市)、大同(又称西市)二市。《唐两京城坊考》称:“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除三市外,洛河两岸设有商行,车马辐辏,商贾熙攘,商业颇为繁荣。

隋祚短暂,大唐王朝曾经是世界东方一轮灿烂的太阳,她的光芒照耀四方,普天之下,率土之滨,开疆辟土,八方来仪,舞台依旧,人物翻新,英雄落败,竖子成名,生者成了过客。死者都是归人,隋唐洛阳城见证了这一切。如今,回望千年前的隋唐洛阳,如同窥望一片汪洋,她波光粼粼,深不可及,或滔天巨浪,或明月涟漪,令我们目眩神迷。

洛阳“隋唐里坊文化数字博物馆”旨在用数字化等形式展示隋唐洛阳历史及里坊文化,使市民大众通过3d裸眼、卷帘幕投影、互动体验等方式穿越隋唐洛阳,一步踏进历史,转眼成为古人,观瞻大唐胜世繁华,里坊林舍胜景。

                                                  赵跟喜

                                                          2021.8.16于洛阳涧尾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