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家(随笔9)m
(2019-02-09 20:52:34)
标签:
老梁家故事成分海洋革命 |
分类: 其它 |
老梁家
2019.2.9晚9:45写毕于涧尾居
老梁家在东后街中间位置,古旧的大门,坐南向北,大门外的墙上嵌有一块青石,可以拴牲口。
有一年破“四旧”,运动正热闹时,梁家从西安回来了一个老太太,街上人都称呼她老彭婆。听说是被遣返回来的,那时候见识小,不知道遣返的意思。我家斜对有面一所三进的院子,第二进的过厅是两层的阁楼房,原来是生产队的仓库,属于梁家的祖产,老彭婆回来后就住在里边。
老彭婆仪态端庄,待人和蔼,识字,一副大家闺秀的样子,身份颇神秘,那年月运动多,却始终没有波及到她。听母亲讲,老彭婆叫彭大云,男人早殁了,至于怎么死的,没人能说得清楚。儿时读书有不认识的字,看见她坐在街边的青石台阶上,就去问她,她会小声地告诉怎么读,啥意思。老彭婆身世如何,和梁家什么关系,一直是我心中一个谜。
后来供职蛰庐,那里是辛亥革命元老张钫家的后花园,园子的窑洞墙上镶满了历代墓志铭,整理资料时发现了一方张钫撰写的步兵少校梁文炳墓志,才明白了梁家人的身世。原来梁家是山东青州人,光绪年间黄河水灾,因田庐淹没,举家辗转徙居渑池义马,后被豪族所逼,又迁居铁门镇。梁文炳貌魁梧,性豪爽,早年从戎关中,辛亥革命时,追随张钫义军,征讨蜀汉,转战河洛,在豫晋秦陇北伐军中屡建奇勋。长安内乱,有勘定之功,后来陕局稳定,梁某夜宿马军寨,被友军误伤腿部,到长安就医时遭谗遇害,年仅三十岁。后来知道陕西辛亥年间,梁文炳(字虎丞)与杨虎城、李虎臣共为“西北三虎”,很是惊讶,老彭婆即是梁文炳的夫人。
张钫在梁的墓志铭中还写到一个烈女,即梁文炳的小妾杨氏。梁文炳安葬在老家西边的义昌,葬时杨氏亲为装殓,悲啼十数日,服毒而死。张钫写道:重情轻生,壮士所难,况杨氏籍隶优伶,游艺三秦,誓盟偕老,中途失群,兰摧蕙折,饮鸩义存。杨氏粗识文字,死时留有绝命书一封:“父母早亡,伶仃孤身,被虏为优,兄弟无人,吾女中之侠者也,视死如归,十八岁人耳,岂可不合葬以慰幽魂乎!”
当年农村讲阶级成分,梁家成分不好,社会地位低,经常受到不平等待遇,偶尔会听到梁家人说,他们家也有跟党干革命的,还是在中央首长身边服务。后来知道这人叫梁毓哲,在青岛工作。有一年我到青岛,终于在八大关附近打听到了梁毓哲,他当时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副书记,在海边一座德式建筑小院里休养,因患帕金森综合征,手不停地颤抖,见到家乡来人,很高兴地询问老家和梁家人的情况,说离开老家太久了,家人成分不好,很想回老家看看,只是不太方便。
后来读到梁毓哲女儿的文章,知道他1938年就参加了革命,一直从事党的机要工作,1949年4月渡江战役时,被调到渡江前线总部机要处,负责电报发译工作,当时百万大军只等毛主席一声令下,打响渡江战役。总前委书记邓小平和陈毅、刘伯承等同志天天派人到机要处询问有无中央来电,4月19日收到毛主席命令渡江的电报,译电科长梁毓哲亲手译出电稿,来不及誊抄,就跑进前委首长办公室,向邓小平和华东局首长念了电文,邓当即下达了渡江命令。当年,梁毓哲才二十七岁。
老家镇子老了,老户人家多,家家都有陈年故事。说起来,比小说还要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