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我特别喜欢爸爸》 (法)阿诺·阿梅哈 文
(法)侯邦图 尉迟秀 译
信谊图画书 明天出版社
http://s4/mw690/001nl29qgy6HsoIWq3ha3&690
前天带孩子去看童话剧,去卫生间的时候,发现女卫生间这边排着长长的队伍,妈妈们牵着大大小小的男孩儿女孩儿在排队,回到剧场举目望去,毫不夸张的说,80%都是妈妈带着孩子来的。我问儿子,爸爸们都去哪儿了?儿子告诉我,爸爸们去工作了,爸爸们在睡懒觉。
这本《有些时候,我特别喜欢爸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带回家的。刚开始打开时,我确实不太喜欢这种风格的绘画,散漫而凌乱,但是其中的配文还是深深打动了我:“我最喜欢爸爸撕一小块热乎乎的面包给我吃……我最喜欢爸爸让我骑在他的肩膀上……我最喜欢爸爸带我去冲浪……我最喜欢爸爸跟我一起看橄榄球赛……”母亲给孩子的影响,往往是温暖、细腻、柔情,但父亲为孩子展现的成人世界中,具有了更多的拼搏、冒险、勇敢,我想,这正是孩子们喜欢这本书的缘故吧。书中众多的动物爸爸们,温情、勇敢、力气大、本事大、有时候还有点调皮捣蛋恶作剧,一一对照时,你会发现,身边的爸爸们,像极了书里的爸爸们。儿子要求读这本书时,总会嘱咐我们,爸爸的书,就应该让爸爸来讲。嘿嘿~目的达到!
~~~~~~~~~~~~~~~~~~~~~~~~~~~~~~~~~~~~~~~~~~~~~~~~~~~~~~~~~~~~~~~~~~~~~~~~~~~~~~~~~~~~~~~~~~~~~~~~~~
《小燕子穿花衣》 付林 鲍侃 等词
吴儆芦鸟先森 等图 毛毛虫绘本馆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
http://s4/mw690/001nl29qgy6HsoL1jxNe3&690
我觉得这是一本不分年龄性别的孩子都需要的书,换句话说,每个有了孩子的家庭都应该有这本书。书中收录了21首经典儿歌,有《采蘑菇的小姑娘》、《蜗牛与黄鹂鸟》、《粉刷匠》、《小兔子乖乖》、《小燕子》等等。这些儿歌,都是伴随我们长大的,非常熟悉非常亲切,所以每次打开书页,我就不由自主的想要哼唱起来。与此同时,和许多国内原创绘本相比,这本书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即插画。针对不同儿歌的风格和内容,每一副插画都花了很多心思在上面,既吻合儿歌的背景,又受到孩子的喜爱,不会显得那么生硬晦涩。编者还刻意说明,这本书没有配套的CD或者点读笔,就是希望爸爸妈妈把宝贝抱在怀里,一边欣赏插画,一边聆听这世上最美的吟唱。
~~~~~~~~~~~~~~~~~~~~~~~~~~~~~~~~~~~~~~~~~~~~~~~~~~~~~~~~~~~~~~~~~~~~~~~~~~~~~~~~~~~~~~~~~~~~~~~~
《11只猫》 (日)马场登 文/图
章斌、张莺莺译 爱心树绘本馆
新星出版社
http://s2/mw690/001nl29qgy6HsoN7fUd31&690
这套书含六册,分别是《11只猫捉大鱼》、《11只猫开饼店》、《11只猫盖房子》、《11只猫进袋子》、《11只猫遇怪猫》及《11只猫变泥猴》。之所以买这套书,是因为@心许君正在微博上写了一篇长长的书评,说这套书如何如何有趣如何如何搞笑,受到同龄的小正同学的厚爱,但当我带回家给儿子时,却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滑铁卢。一遍读罢,儿子要求收起来,我以为是要收在专门放绘本的书架上,但儿子刻意叮嘱:“放在爸爸高高的书架上。”嗯?这是要束之高阁的意思吗?一个多月过去了,我提示要不要把11只猫放出来,仍旧得到坚定的否定。
平心而论,这套书的最大亮点就是滑稽搞笑,11只猫像极了我们身边的孩子,好奇、调皮、聪明、还喜欢占小便宜耍小滑头,书中的小猫刻画的非常有趣,从形体语言到神态表情,无一不憨态可掬。可我就纳了闷了,马立克为什么不喜欢呢?后来沟通了才明白,他认为《11只猫捉大鱼》里,不应该把大鱼吃的只剩一个恐怖的骨头架子。呃……这个……好吧,这套书就暂且让它束之高阁,耐心等待它获得抬爱的那一天吧。
~~~~~~~~~~~~~~~~~~~~~~~~~~~~~~~~~~~~~~~~~~~~~~~~~~~~~~~~~~~~~~~~~~~~~~~~~~~~~~~~~~~~~~~~~~~~~~~~
《全都是爱 好朋友》(日)笠井真理 肖珊 译
尚童童书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http://s8/mw690/001nl29qgy6HsoOsGnt17&690
过了三岁的马立克,渐渐有了交朋友的欲望,孩子的社交敏感期徐徐拉开帷幕。在一次本地回族朋友的活动中,马立克认识了同龄的帅帅,一个机灵可爱的回族小男孩,两个小朋友一下子玩的很投机,后来又相约一起唱歌、游动物园、看童话剧,慢慢的,马立克对“朋友”这个概念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在这个背景下,我拿出屯了已久的《全都是爱好朋友》,希望给他讲讲“友谊”是怎么回事儿。
这套书里的八册,都在讲小动物们之间的友情,包括如何结识朋友、如何和朋友相处、如何处理和朋友的矛盾、如何向朋友道歉、如何面对朋友的分离……通过一个个简短的小故事,让孩子们的真实心理反应在故事中得到重温,并在故事中学到正确的解决方式。
有一次,马立克和帅帅在公园里因为一根金箍棒闹了别扭,两人都坚守自己的领地丝毫不退让,走到门口要分开时,马立克顿时罕见的嚎啕大哭起来。从表面来看,他是因为目的没有达到,但平静后沟通时他向我明确表示:“舍不得和帅帅分开,他走了,我很孤单。”与此同时,和朋友闹了别扭的不良情绪还一直在潜伏,遇到分离随即爆发。我跟孩子讲《我们一起玩吧》,讲如果犯了错,就应该向朋友真诚道歉,那样的友谊才能长久。他只是若有所思没有反对,但我可以感觉到,孩子的内心正在悄悄起了变化。
还有一个例子,我们在三亚旅游时,因为赶着坐车,把马立克心爱的小白熊弄丢了,并且丢在一个很远很远的热带雨林里。回到住处的孩子,放声大哭了足足一刻钟,一边哭一边断断续续的说:“我想小白白了……我舍不得它……小白白不见了我很难过……”我安慰他:“妈妈明白,小白丢了,我也非常难过,你心里难受就哭一会儿吧。但是小白的确是真的丢了,再也找不回来了。”等他哭的差不多了,我又循序渐进:“小白肯定会在热带雨林里找到新朋友,它不会孤单的,你放心吧。等我们回到昆明家里,还会有很多老朋友在等着你,我们以后也还会有其他新朋友的。我们就把小白记在心里,以后想它的时候可以看它的照片,好吗?”马立克终于稍稍平复下来,还要求我们送他一个小兔子做新朋友。后来回到家里时,马立克爸爸买了一个小老虎玩具送给儿子,解释说小白熊变成了一个小老虎,现在小老虎又回到马立克身边了。我正想笑他移花接木的伎俩不够高明时却马立克打断了:“爸爸你说错了,小白留在热带雨林了,这是小老虎的玩具,不是小白变的。因为小白是白色的,小老虎是橙色的。”
再后来谈到这件事时,马立克表达了两个观点。第一,小白丢了就不会再回来了,就像《再见,小饼干》里的小熊一样,搬家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就再也见不到了,不过我们仍然可以在心里想念他,看他的照片,讲他的故事。第二,小白为什么会丢呢,因为我们赶车的时候急急忙忙的,那我们以后坐车就不要急急忙忙的,要检查一下不要忘记带的东西才对啊。讲这么冗长的故事是想说明,我真没想到遇到这事儿的时候,这套书居然派上了用场,也再次印证了绘本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隆重推荐给三岁后的小朋友们。
~~~~~~~~~~~~~~~~~~~~~~~~~~~~~~~~~~~~~~~~~~~~~~~~~~~~~~~~~~~~~~~~~~~~~~~~~~~~~~~~~~~~~~
《团圆》 余丽琼 文
朱成梁图 信谊图画书
明天出版社
http://s3/mw690/001nl29qgy6HsoQyilQ42&690
这是在春节前开讲的一本原创绘本,曾经获得丰子恺最佳儿童图画书奖。小女孩的爸爸在外务工,好不容易盼来了春节,爸爸获得短暂的几天假期回乡与家人团聚。在这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小女孩和爸爸一起做了很多有意思的事儿,其中,最有意义的,当属爸爸包进饺子里的那枚好运硬币了,一枚小小的硬币,串联起女儿和父亲间的浓浓亲情,也寄托了家人深情的不舍与挂念。
书中的故事充满了地道的中国味儿和质朴的年味儿,但与此同时也写满了淡淡的乡愁和守望。孩子还小,不理解父亲离别的哀愁,但我读完时真的是双眼溢满了泪水难过了好久。联想起过年前看的一条微博,几位很多年没有回过家的外出务工者,在记者的安排下没有事先通知就进入了孩子就读的学校,化妆成厨师为孩子做了一顿营养午餐,当离别多年的父母孩子相见时,无语凝望,执手泪奔。我想,优秀的绘本故事不仅可以带我们的孩子去见没有见过的画面,一定也可以教他懂得体恤理解,理解并尊重劳动者。
~~~~~~~~~~~~~~~~~~~~~~~~~~~~~~~~~~~~~~~~~~~~~~~~~~~~~~~~~~~~~~~~~~~~~~~~~~~~~~~~~~~~~~~~~~~~~~~~~
《小人儿帮手》《小人儿帮手圣诞节》《小人儿帮手搜索队》
(日)中川千寻文
(日)古寄纯嗣图
蒲蒲兰 译
蒲蒲兰绘本馆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http://s13/mw690/001nl29qgy6Hsp6hL4w0c&690
http://s15/mw690/001nl29qgy6HspdI7ls1e&690
http://s10/mw690/001nl29qgy6HspeWsFbd9&690
作为三岁的小车迷,当我把这套书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儿子时,小人儿的眼里充满了喜悦与激动。“哇!这么多工程车!”是的,这就是一套写工程车的书。家里有关车子的书已经不少啦,这套书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书里的工程车和工人们,都是微缩版的!还记得小时候读过的小人国的故事吗,没错,小人儿帮手的尺寸就那么一丁点儿大!
可别小看了这些小不点儿,他们的本事大着呢!帮妈妈做蛋糕、帮圣诞老人送礼物、帮老奶奶寻找丢失的小猫,统统不在话下。要问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第一:统一部署听指挥;第二:分工明确,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以做蛋糕的情节为例,我们印象中笨重的大块头们纷纷上场,挖掘机挖了一小块一小块的黄油,起重机把一个个鸡蛋小心翼翼的吊到货车上,水泥搅拌机搅拌奶油,水泥泵则用来在蛋糕上涂抹奶油,钳子挖掘机把草莓轻轻的装点在蛋糕上……剧透这些情节,足已吊足你的胃口了吧。放心,这套书对于爱车的男孩来说,绝对百发百中。
与此同时,这套书不得不赞的一大特点我也要说一下——精细精细再精细。精细到工程车的每一个构造部件都符合真实比例,精细到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将工程车的功能发挥到了最大,精细到每个工人的装扮和收到的礼物都没有重复。但是,别怪我没提醒你哦,这套书近乎无字,做好思想准备吧,嘿嘿嘿~
~~~~~~~~~~~~~~~~~~~~~~~~~~~~~~~~~~~~~~~~~~~~~~~~~~~~~~~~~~~~~~~~~~~~~~~~~~~~~~~~~~~~~~~~~~~~~~~~~
《我懂礼貌》 (美)阿丽奇 文/图 戴伟杰 译
启发绘本馆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http://s5/mw690/001nl29qgy6HyKNxxxqe4&690
什么是礼貌?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衡量标准,这本书告诉我们,懂礼貌不光是会说“谢谢!”和“再见!”礼貌的内涵,包括了与人相处的方方面面,更是覆盖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懂礼貌是待人亲切和蔼,懂礼貌是做错了要说对不起,懂礼貌是见了面要打招呼,懂礼貌更是不能取笑别人,懂礼貌不仅仅是说几句话那么简单,打电话、吃饭、参加聚会等等场合都有一定的仪轨不能逾越,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懂礼貌有修养的人。
阿丽奇的书我们是第一次读,初次打开时,我有点担心三岁的孩子能否接受,因为这本书的构图采用了多场景式、多图对比式,小孩子读会不会搞乱呢?但是试读下来的效果却出奇的好,也没有出现我之前担心的问题。反倒是多图对比的方式深受孩子喜爱,总喜欢在几个表现迥异的小朋友中间挑出他喜欢的那一个来,还絮絮叨叨的指出其他小朋友哪些地方做的不好。
这本书的内容有个显著的特点不得不说,就是把礼貌的内涵置放到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去,让孩子如同身临其境,而不是生硬的教孩子懂礼貌,也正因如此,孩子们读来才不会觉得枯燥乏味。不过需要提醒各位的是,没有良好阅读基础的低龄孩子,还是建议暂时不要入手,因为多图式的画面容易给孩子带来混乱的视觉体验,大一点再读也不晚。与此同时,同一系列还有《我会沟通》《我有感觉》也非常不错,适合略大一点的宝贝阅读,推荐给朋友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