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搞笑的小外甥
15年前在老家贵州,认得一个妹,是城市里的,叫小凤,前两天,小凤一家三口来上海了,带他们去苏州玩,既然妹妹是认的,那么妹妹的儿子,就是我的外甥了。这小屁孩,2岁零20来天,我提前帮他们定返程的机票,订票发现,2周岁以下,机票是168元,2周岁以上,机票价格是668元,活生生的多500元,我埋怨小凤:为什么不早20天来上海?提前来的话,小外甥正好2周岁以下,可以省500元。
小外甥,叫亮亮,聪明得很,第一二天他跟我说话,我只听得懂两个字:舅舅。。。
小凤说,他会一点点简单的英语。我就对着亮亮问:
“妈妈,怎么说?”
他说:“妈咪”
我问:“爸爸怎么说?”
他说:“得迪”
我又问:“小狗狗怎么说?”
他说:“旺旺”。。。。
我们听了,当场笑翻,小凤没有教他小狗这个单词,他直接就“旺旺”了。不过,像“门”,“水”,“窗户”等单词,他都知道读,2岁的孩子,已经不错了。
在苏州,我们去了虎丘和狮子林等地,看了“越王够贱”(越王勾践剑池),埋了那么多宝剑在“剑池”里,现在人望尘莫及,挖也不敢挖,挖了,又怕顶上的虎丘塔倒了,倒了,苏州每年的旅游经济收入将扶摇直下九千里。你说当年越王贱不贱?宝剑陪葬,就不让你后人挖。
旅游太累了,我为了调节一下气氛,就跟亮亮说:“舅舅教你学韩语”
于是我把《集结号》里一句台词“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思密达”念了出来。
小屁孩眼睁睁看着我,不说话,我又说了一遍:“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思密达”,他还是没反应。我就不信了,于是一个下午,我都重复说这句话,小凤和妹夫要疯了,我一个下午在念叨“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他们一个下午几乎都要崩溃。。。。
晚上到上海,进门,我又讲了一句:“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还没等我把“思密达”说完,小外甥在他妈妈怀里忽然冒出来一句:“达”,众人愕然!
看样子,2岁的小孩说“思密”比较困难,直接就“达”了。
第二天,去世博园,我一直在说“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小外甥很配合!我“前轱辘不转”,他“达”,我“后轱辘转”,他“达”,而且边“达”边得意地笑。气氛很热烈!

(小屁孩喜欢玩水,投入后,一屁股下去,裤子湿了,被我们扒下,只露个小JJ)
二 娘子的发音
经常和娘子抢着玩电脑,有时候发现她上班累了,回来懒得跟她抢,让着她,她玩她的,我看我的电视,一天,我正在看《非诚勿扰》,看了很久,娘子忽然扭头对我说:“老公,你王八!”
我没搭理她,结果,她反而来劲了,又说:“老公,你王八!!!”
我淡淡的回应了她一句:“你王八!”
我话音刚落,她跑过来,扇了我一巴掌
有一天,她回来,发现桌上一大桌菜,高兴得对我说:“去,帮我拿一个网”
我说:“拿网干什么?”
她说:“盛汤”
我说:“用网盛汤会漏出来吧?”
结果,挨了她一巴掌!
还有一天,她弱弱的问我:“狗行会吃人吗?”
我说:“狗再行,它也不吃人,吃屎”
结果,又被老婆一巴掌!唉,郁闷了,她打了一巴掌,还得意地跟我说:
“不跟你这种人一帮将士”
。。。。。。
不能说太多,老婆发现,又要吃巴掌的,她警告过我,以后再学她讲话,她在衣柜里“翻出讲刀,一讲刀把我舌头讲断!”
其实老婆的普通话发音,是通常把“安”读成“昂”,“熊”读“行”,她是西北人,发音确实要考验我,所以,她说“你王八”=“你玩吧”,“去帮我拿一个网”=“去帮我拿一个碗”,“狗行”=“狗熊”。。。“我不跟你一帮将士”=“我不跟你一般见识”,“讲刀”=“剪刀”
有一天,我为了刺激她不标准的发音,跟她说:“来,跟我读下面这段话”,于是我接着说:
“我攀上黄山,发现风景很美,于是我还过来横过去看风景,一边看一边往上攀爬”
娘子听了,当场晕倒,不知所措!全是“安”和“昂”的发音。比“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到吐葡萄皮”还难。
最近,又发现她有新词了,有一天,她让我涂点润肤露在脸上,我不涂,她说:“看你这副宗容”。。。
----“看!你这副尊容”

三 双胞胎姐妹
昨天下楼去小区逛,遇到一个约莫一岁的小孩,是我们楼上的,被一个老人家抱住,见我下去,小孩深情的看着我,爬在老人肩膀上,对着我大喊一句:“爸爸”
我很诧异,不知所措,正准备跑,小孩又瞪大眼睛深情地喊“爸爸”。。。
发现情况不妙,我拔腿就跑,我已渐渐走远,忽然扭头,那孩子还挺执着,一直盯着我背影!以后得防着这小家伙,千万别当着他爸爸面喊我,更不要当着我娘子的面喊,以免误会。
在小区活动区,一对双胞胎姐妹在玩荡秋千,我站她们旁边,仔细观察,看看她们谁是姐姐,谁是妹妹,我问其中一个说:“你是姐姐吧?”
小朋友说:“不告诉你”
我又说:“你肯定是姐姐,穿的鞋子都比较大”
结果另一个说:“不告诉你,你猜”
我说:“嘿嘿,姐姐旁边是妹妹,妹妹旁边是姐姐”
那个小朋友一下蒙了,拉住我说穿鞋子比较大的那个小女孩说:
“姐姐,被他猜对了”
其实,我根本不知道谁是姐姐,结果,那小姑娘一喊“姐姐”,我自然知道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