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曾记得梦想开始在哪年,但知道它伴我走到今天。
为了寻求梦想,我来到了这小城,一待,竟然是八年,八年啊,青春阳光焕发的岁月,就这样淡淡的流走。但,在我小城的故事,是一生也诉说不完的。往往有些事,今生难忘。
在这八年里,几乎一半的时间,是从公司到家的路上,路过这饭店,进来就吃,吃完了,从来不给钱的,抹一抹嘴,笑嘻嘻的离开。
昨天从上海回来总部开会,今天大会结束,我在寒风中卷缩着身子,冷风吹得我直发抖,心里泛起一丝丝凉意,我慢慢地走进了饭店。
今天的午餐很简单,一盆红烧新鲜海鱼,一盘炒茭白,虽然老板娘和老板依然象往日一样,始终微笑着,但我吃得有些伤感,以前一从公司一下班,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只要进店,都有两个厨师或者服务员在招呼我,老板或者老板娘,都会在吧台站着,微笑着对我说:
“今天吃什么?”
这么多年,始终是这样,就跟家一样,而今天这菜,是老板娘亲自下厨房烧的,因为厨师已经离开这里了。厨师的离去,不足为奇,这么多年,换了一次次的厨师,也换了一次次的服务员,但让我诧异的是老板和老板娘决定要走了,他们要回到市里去。始终没换的,是老板和老板娘那善良和蔼的为人态度和他们始终的微笑。但,几天以后,这里即将也要换了。明年的今天,或许我会站在饭店门口感慨“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是否笑春风?”
刚大学毕业,公司轰轰烈烈的去招聘我们的时候,,用车子不远千里去北方把我们拉到苏北来,来苏北的第一站,就是饭庄,饭庄只对公司内部服务,不能对外营业。那时候,公司蒸蒸日上,各个景象气派非凡,人们的精神时刻焕发出傲慢的神情,进到饭庄,我们看到迎面而来的老板娘:她身高匀称,长相美貌,行走时身如落花流水,又如春风扶柳,笑迎宾客,还说第一次见到那么多大学生来她家做客,我们一看象个年轻的小姑娘,后来才知道,那时候的她,已经三十又四五了,他们的女儿也十五六岁。那天在她家喝的啤酒,是我在大学毕业之前从来没见过的高档啤酒,颜色险黄,口感冰爽。她家的菜,味道鲜美,品种繁多。给我们留了不少美妙的印象。
真正进公司后,在车间跟着大家一起混,屁颠屁颠的,没什么大的起色,也跟饭庄疏远了,每次我们只能从集体宿舍,经过老板娘的饭庄,去她们家饭庄的背后的公司食堂吃饭,每次路过那里,看到领导们豪情爽快的陪公司客人吃饭,我们心里总是不平静,暗自发誓:将来我也要带客人进去猛吃!
有理想,有追求,应该就会实现目标,于是乎,我开始进军国际贸易队伍,开始了我的营销之路,人道是,运气好的人,就犹如洪水猛兽,来势凶猛,势不可挡,我的业务量做大了,客人来的也多了,渐渐的,我和老板娘,老板他们熟识起来。每天去他们家吃饭,我大笔一挥,签下我的名字,抹抹油腻的嘴唇,推开老板家大门,迎风而出,乐不可阻,我的签名练习得好,也是跟在老板家吃饭有关系的。
公司光景好的时候,我签名无所谓了,公司渐渐的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我的业务一落千丈,又道是:人倒霉的时候,喝水都塞牙,要想陪客人吃饭,就只能到公司去拿限制额度的饭票来吃饭了。
习惯了签名的我,不太愿意厚着脸皮去办公室主任那里拿饭票,我都是让我的客人自己去拿的,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我并不是刻意要去老板家混饭吃,公司有客人来,陪他们吃饭,是天经地义的。但后来,渐渐的,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生意惨淡了,我的客人也来得少了,我一个光棍,吃饭问题何去何从?我每天正因为这个事发愁的时候,老板娘和老板看出了我心思,大方地说:
“没事,你一个人,光棍一条,不好做饭,就来我家,随便吃,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老板姓刘,我总是叫他老刘,他长相帅气,咋一看,象刘德华,仔细一看,还是象刘德华,他喜欢独自坐在吧台那里喝茶,看报纸,更喜欢在好的天气里,凌晨四五点起来,到海边或者河边钓鱼,每天能钓很多野生的,一进饭店,就把那些活腾腾的野生鱼往鱼缸里一倒,满足的又坐下来喝起茶,看起“扬子晚报”。
老板娘,则喜欢抱着她的那只黑白相间叫“花花”的猫,在饭庄大门口晒太阳,她已经有个漂亮的女儿了,她就总是把“花花”当她儿子,抱着亲来亲去,实在是舍不得放手。突然有一天,花花被人家一闷棒打死了,红烧了,她哭了很久很久,后来又养了两只,都死翘翘了。她终于伤心到了极点。决定不养了。她喜欢穿名牌的衣服,穿起来,跟个小姑娘似的,花枝招展,婀娜多姿。他们的宝贝女儿琦琦,天真可爱,聪明漂亮,在南京读书一回来,就先和老板娘吵架,吵得两个人都哭了,才在老板老刘的劝说下,慢慢开始母女俩的秉烛夜谈。
我去她家吃饭,总喜欢先跑进专门展示菜的地方,看见很多海鲜、猪蹄和很多蔬菜,就很兴奋’客人不来的时候,我总是照样跑去吃。公司的龌龊制度,限制客人的金额吃饭,一个客人一顿15元,总是不够吃的,老板他们也无所谓,反正自己不能亏本,就做15元的给客人吃。我的客人,从06年开始,几乎长年在这里吃,客人每天吃老板家的饭,都是超标的,老板他们都是亏本的,但是老板他们总是笑着说:
“凡是小虎的客人,不能亏待”
有的客人还比较脸皮厚,吃了饭还要拿走一个西瓜,或者冰冻可乐,王老吉什么的,老板娘他们更是亏了,更何况,还有我这个整天在他们家白吃白喝的混子。
那么多年的混吃混喝,在老板他们脸上,始终表露出的是善良的微笑。这一点,我感觉他们的修养很高,不是一般的高,是相当的高!
有一年,我还没有房子,住的是集体宿舍,为了省钱,我没有回家过年,老板他们也要回家过年,回家前,他们给我准备了七八天的菜,都是给我弄好了的,比如凉拌好的猪蹄,咸鱼和咸肉,还有他们亲自包的肉丸子以及很多蔬菜,我那时候没有冰箱,每天就不停的吃,吃了睡,总是吃不完,都吃叟了,舍不得扔掉。
太多的回忆在这个把我养胖的饭庄里,他们的为人,乐观,豁达精神,是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值得学习的。尤其是老刘的深沉、稳重和老板娘那始终微笑的乐观境界。
今天的菜虽然少,但恰恰是象我们的友谊一样“君子之交淡如水”,不必奢华,不必刻意夸张,恰到好处。
他们真的要走了,在这寒瑟的秋天,枯叶一片一片,吹落在饭庄的门前,街口的冷风,时不时灌进饭庄的客厅,增添了几分悲凉的寒意。看见老刘和老板娘很黯然的环顾饭店的一切,也许,他们感觉是和我一样的,毕竟他们在这里待了快10年了,10的光阴,如箭飞驰,转眼人已消瘦.
秋天到了,春天还会那么遥远吗?希望老板他们在离别后,不管干什么,生意永远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今后也不管我身在何方,我不会忘记他们这么多年的“养”我之恩。而我,则希望国际经济形势赶紧好转起来,好起来了,我还可以依旧留在这个小城市,每次回去,能看到一草一木,能再让那些刻骨铭心的回忆增添一些色彩。
在这小城,八年的青春,没有灯红酒绿,一切如昙花一现。但,发生的诸多事,记忆总是如潮水般,令人愁肠百结。青春,似忽明忽暗的火,化着一首首美丽的歌。
别了,亲爱的老刘,别了,亲爱的老板娘,还有你们的饭庄---这个我曾经吃了八年的地方!青春散场,你们用微笑和美食迎接了我!感激不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