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去黄山,虽说是炎热的夏天,却让我在山上被细雨淋了两天.心情颇为不佳.带着疲惫的身体在蒙胧的雾里看完黄山景色,我们便下山了.听说去黄山比较有名的佛教圣地---龙山寺
进入寺庙,我看到的是"宝鼎呈祥香结彩",寺庙虽小,人却不少,寺庙前大大的摆着横幅,曰:开寺若干年以来,今有来自全国的著名主持为游客开光去灾求灵!我心灵为之一动,在这感触较深的季节,我也想为自己求点什么.
一个年轻的和尚彬彬有礼的接待了我们一行人,他首先告诫我们这是佛教圣地,因此一切外界杂音都最好不要带入寺庙,听他这么一说,我们的呼吸声似乎也要停止.便轻轻的跟了他,随他那不标准的普通话,慢慢认识起寺庙来.那和尚一只手掌始终放在胸前,似乎要告诉我们,他永远都在念"南无阿弥托佛".
经过他的轻声介绍,我了解起寺庙来.该寺庙建于唐朝,原名"仁寿寺".古人有诗云:"山荫道上人如织,唯一禅林是小龙".寺庙不大,因主殿背后的山形状很象张牙舞爪的龙,而龙爪下刚好是主殿,主殿里供奉着"千手千眼观音菩萨".西边是地藏王菩萨,东边是弥勒佛和南海观音殿.
主殿门口有一个相传几百年留下来的香鼎,听说有"千手千眼观音"守护,世间万物都会随之幸福和善,于是每个游客都需在鼎前烧香磕头,还得摸摸香鼎,因为我信奉观音,意念里永是如此.我自然也不例外摸了起来.
在主殿里安静的祈祷后,我们大家走出正门,于是朝那个巨大的横幅走了去,横幅的背后,听说是有名主持在那里念经诵文之地.既然听说有三个著名的主持开光为行人祈祷,而且是三百年来唯一的一次,于是我们便兴奋的走了进去.
进去需要排队领一个香包,香包里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内容.我们随手拿,看看自己的运气似乎会随着手的随意而变得好起来。
三个主持其实都是年轻的和尚,年龄大约都在30左右.这让我们一行人中有人开始怀疑起横幅里的内容来.三个主持有一个还戴了眼睛,另外一个似乎胖得出奇,还有一个瘦的坐在中间.
每个主持都津津乐道的替游客人打开香包,并用手摸起游客的手,知呼者也起来!.......结束的时候都在香包上用笔画了一下,于是对游客耳语起什么来,其他的人也听不清楚.
轮到我的时候,我把香包递给了中间那个瘦的.他打开看了,跟我也含糊的说了些佛教用语,在香包上面签了名,跟我说:"你到外面卖香火的地方买香买纸,去香鼎那里再祈祷一次你的愿望,结束后来我这里,",在他的阿弥勒佛声结束后.我出去好不犹豫的买了160元的香纸.又去祈祷了半天.回来时他告诫我说"看你模样,很憨厚,也许你现在事业不顺,也许你很顺,但是在今后,你的人生中,你一定要记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他说完这句话后,把一个很漂亮的红色包装袋轻轻的递入我手,按住说:这是我们三大主持开光祷告的观音护身护,希望给你人生带来好运!"我听了,很激动,那种激动是我这几天没有的,就算游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神奇黄山后,我也没有这种感觉.
当我出来的时候,发现那些被主持在而边耳语的人,站在"龙山寺"前笑我,我很意外.他们都没有去买香火.他们的笑声让我感觉受到了嘲讽......
我后来才知道,他们传说,这里的和尚每天都挂这样的标语,每天都拉着游客说经论文,欺骗着游客......我不在乎他们说什么,我只信奉我的意念,人就是这样的,信佛也好,信鬼也好,你心里有则有,你心里无则无.佛主有时在我们心中,有时却离我们很遥远,但我们依然朝拜着,为自己,为家人,为一切和善的祈祷.有时候人生宁可甘愿被骗,因为这样的骗局一生没有几次,而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和心愿,却是永恒的.
那个护身护我至今仍放在钱包里,时刻伴着我,因为我知道,那是我在千年古寺前,在观音面前所祈祷而来的.......是心灵的祈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