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楹联、家规看刘青霞的家庭教育

(2018-11-06 20:45:07)
标签:

文化

          从楹联、家规看刘青霞的家庭教育 


刘青霞,之所以从一个名门闺秀、大地主、大富商而成长为与秋瑾齐名的辛亥革命女杰,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妇女解放活动家,除了她自身的叛逆不羁的性格因素外,也与她的家庭文化的熏陶和严格的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刘青霞光,本名马青霞,因嫁入蔚氏县刘姓大地主,随夫姓刘。从刘青霞南阳西蒋村故居的楹联和家规家训中,就可以看到刘青霞家庭教育一瞥。

在河南安阳县西20公里的西蒋村有一座古朴典雅、雄浑庄重的庄园,这就是清末头品顶戴光绪帝师、两广巡抚马丕瑶的府第——马氏庄园。马氏庄园由北、中、南三区六路22个院落组成,主要建筑有厅、堂、楼、廊、房、门等,占地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其中建有房屋308间,被誉为中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封建官僚府第建筑标本中原第一官宅1877年,刘青霞便出生在这里,度过了她18年美好的青少年时光,并且在这里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

 

 

走进马氏庄园,不独让人们感受到它的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更多的是让人看到庄园里积极向上的家庭文化氛围。庄园里简直就是楹联、匾额、题壁的世界,那包含着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儒家思想,不仅成为这个家族兴盛、人才辈出的密码,而且也成为刘青霞走上革命道路的桥梁。

在中区二号院第四进院落,有一座五上五下的楼房,门楣上悬挂着“修身堂”匾额,大门两侧有这样一副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马丕瑶要求自己并教育子孙,在朝为官要忠于朝廷,居家为子要孝敬父母。做人要忠孝两全,这就是一等人。同时要做好两件事:读书和耕地。马家是耕读之家,秀者读、普者耕,对子女因材施教,方能持盈保泰、传家久远。

 在中堂客厅的对联是:天道无私,用力须从根本处;圣言可畏,求安只在隐微中”这副对联教育子孙,自然规律公正无私,做学问须从基础做起;圣人的教导不可违背,求平安得从慎独开始。显示了马家的立身和行事准则:从严要求自己,恪守正人先正己的家风。

中区二号院第二进院落客厅中堂对联:不爱钱不徇情,我这里空空洞洞;凭国法凭天理,你何须曲曲弯弯?”这是马丕瑶始任山西平陆知县时编撰的一副楹联,此后在官宦生涯中,他一直携带着这副楹联,挂在客厅之上,告诉那些来往的人,我不爱钱,也不徇私情,但我办事要依据国法、天理,体现了马丕瑶一生的为官之道。

中区一号院第四进院落,“养正堂”匾额下镌刻着静以修身俭以养性;入则笃行出则友贤的楹联。上联意为清心寡欲坚定志向,安定清静实现远大理想;下联意为在家要尊敬父母,态度恭顺,话语和逊,坚守孝道,在外交友要结交正直、大度、博学多才的朋友。

南区第二进院落三进门,悬挂着“敦品”二字的门匾和“世事如棋,让一步不为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的楹联。意思是说,处事如下棋,让一步不算吃亏;心胸似大海,能容人方显雅量。人间百态,吃亏是福,不与人斤斤计较,礼让他人,犹如宽广无垠的大海,容纳百川溪流,显示出马氏家族为人处世的大气与魅力。

中区一号院第四进院落四进院的楹联是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上联的意思是温暖的春风雅量高远,有包容接纳世间万物的大爱情怀;下联的意思是文辞笔墨如秋水一般清澈明净,不沾染半点世俗尘埃,其深刻的潜藏蕴涵了一种脱俗无尘的境界。该联意在教育马家后人清心寡欲、胸襟宽广、超凡脱俗。

中区四号院第二进院落“聿修堂”,是马丕瑶家供奉祖宗的家庙正堂,庙堂的楹联是勿徒跪拜趋跄,要体先志守先规方是敬宗尊祖;不在富贵贫贱,能做好人行好事乃为孝子贤孙。意思是说,祭祖时不能光有跪拜的姿势,要遵守祖先定的规矩,这才是对祖先的尊敬;富贵也好贫穷也罢,只要为人清清白白,能做好人好事就是马家的孝子贤孙。马丕瑶要求子孙们不仅注重外在行为上的三叩九拜,更强调思想上的用心和行为上的行善,这才是对列祖列宗最大的敬重。

“致爱则存致悫则著;不辱其身不羞其亲。”这副楹联的是说,能爱人以真、诚实守信,实乃安身立命之本,不投机取巧、自取其辱,不让列祖列宗蒙羞,表现了马氏家族做人的真诚和胸襟。

中区中路二门,悬挂着“清节皎然”的牌匾,门内设置木屏门一道,四扇屏门上刻有马氏家训,为次子马吉樟所书,主要内容为《易经》“家人卦”。大意是:女主内,男主外,老幼有序。家长对家人要严格要求,不失法度。全家人都要诚信庄重,各尽其责,各尽其道,和睦相处。

中区二号院第二进院落仪门上,镌刻着“刚健笃实”四个大字,楹柱刻有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人生最难得者弟兄的联语上联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对父母尽孝是我们的本分事,即使父母有不是,我们仍然要一如既往地孝养他们;二是马丕瑶在朝为官一直把老百姓当作自己的衣食父母,这也体现了他浓浓的公仆情怀。下联则力在表达兄弟之间的手足情深。

东券门外的一座牌坊上,门楣及两侧刻有“日新其”、“惩忿窒欲”的匾额,颇耐人寻味。“日新其德”源于《易经》“大蓄卦”,有自强不息之意。《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此匾旨在激励马家后人每天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品德修养,弃旧图新,自强不息,与时俱进。“惩忿窒欲”源自《易经》“损卦”:“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惩忿,在于去除心中愤怒,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窒欲,就是要抑制无限欲望,清心寡欲,无欲则刚。此匾旨在告诫马氏后人,不强求,不奢求,淡然就好。

除了这么多楹联额语外,马家还有很严格的家规。有资料记载马丕瑶曾撰写四种条规,分别为家庙条规、祠堂条规、家塾条规、义庄条规,具体内容未能流传。后来,人们在马氏庄园二道门东西两侧门楣上方,意外地发现,两边各四块方砖,每块砖上刻四个字,西边是“劳谦惠迪,睦于居常;德厚量深,保完家室”;东边是“敬让宽简,唯诚所至;慈和勤俭,积善降祥”。

正是这些积极向上的家庭文化的熏染和严格的家庭教育,使马家四男三女七个子女都学业所成,在事业上颇多建树。刘青霞长兄马吉森是河南近代工业的创始人,当时河南著名的发展民族工业的实业家。因为受父亲在沿海地区做官,较多接触工商界的影响,以振兴实业为救国良策,在河南兴办过不少工商企业。次兄马吉樟,考取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任国史馆协修、会典馆总校等。四兄马吉枢深谙医术,悬壶济世,常年免费为百姓行医治病,本人却过着节俭的生活……

有道是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家庭则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学校”良好的教育环境依赖“老师”全力打造。因此,父母、家庭对子女的成长、成才、成功、成就至关紧要,愿千千万万的家长从刘青霞父母的家教及家庭文化的营造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教育!

 

 

 

 

 

 

                                 2018年11月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麦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