溱潼古镇:一座穿越千年的历史文化博物馆
(2014-04-27 18:05:27)
标签:
旅游 |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宣传推介力度的加强,溱潼古镇的名气越来越响,特别到了春季,千年茶树王,万花竞放,花红如火的景色和全世界绝无仅有溱潼会船节的盛大场面,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被许多媒体报道后,更让人有一种非去不可的冲动。
2014年4月19日,一个细雨霏霏的日子,我有幸和几位朋友造访了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虽然面积不大,但却分布着院士旧居、山茶院、古酒坊、私塾馆、古契约文书馆、民俗风情馆、绿树禅寺、婚俗馆、高二适故居、水龙局、砖瓦馆等众多景点,其中花影清皋、禅房修竹、绿院垂槐在名闻遐迩的“溱潼八景”之列。沿着狭长、铺着麻石的街巷参观,如同走进了神秘的时光隧道,走进了穿越千年的历史文化博物馆。
院士旧居励后学
我们跟随导游,从院士旧居进入古镇。这是一座青砖小瓦、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勾心斗角的古代庭院式建筑。门阶硕重,门楣宽厚,大门两侧立有一对石当,表示当年古宅主人的身份高贵。门厅内是一扇屏门,经过门厅便可看到是一个天井,坡水内注,形似斗状,四檐交汇,水不外流。檐下回廊环抱,仰看知天,俯看如井,站在这里,才能真正领略“天井”二字的含义。
穿过过厅,便是李家的私家花园。花园中间,有一泓水池,水池旁边建有一座六角亭——“莲亭”,取名于李氏先人李白(字青莲居士)的字号和李家堂号“青莲堂”。莲亭西侧长着一棵千年桂花树,水面有一座石拱桥,前方圆门上砖雕着“睿园”两个大字,表现了宅院主人对子孙后代聪明智慧的期盼。南面墙面上的砖雕,像一把展开的扇面,上书“乐水”二字,取自老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池亭台,匠心独具,砖雕灰塑,保存完好,火巷密室,令人扑朔迷离。
据介绍,古宅为穿堂四进式结构,呈中轴线对称,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据今己有200多年的历史,占地2500多平方米,有正厅、照厅、堂屋、东房、西房、密室等共有房屋80多间。
老屋历经沧桑,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从道光庚子年间文科状元李承霖,到当今的李德仁、李德毅“弟兄二人五院士”,都是从这座老屋的大门走出。他们既是溱潼人民的骄傲,同时也激励着溱潼后生们,发奋学习,立志成才。古镇名人馆里,陈列着上百位取得重大成就的溱潼名人,就是最好的佐证。
千年茶花传佳话
从院士旧居出来,我们来到了李家的后花园——山茶院。只见不大的院子里,有数十株正在开放的各类茶花,其中如松似塔、傲然簇立的“中国茶花王”更加引人注目。茶花王高11米,栽植于宋代末年,据今已有800多年,历经磨难而愈加苍翠娇艳,每年清明节前后,万花竞放,争奇斗艳,如火如荼,大有“满树花开红胜火,残血烧红半边天”之势。树下,立着“花影清皋”石碑和一口古井。
说起这古井,还有一段神奇的爱情故事:南宋末年,离这里百步之遥的北禅院内有位了缘小和尚,他凡心未脱,与村里的姑娘小花在东汪塘附近井边幽会。两人常倚着井栏亲密私语。时间一长,走漏了风声,小花含羞投井,投井前与小和尚相约,来世与他仍在井边相会。了缘小和尚也受到了严重的处罚,被赶出山门。第二年井边长出了一棵山茶花,了缘就在井边搭起一座茅棚,一直养护着茶花。茶花成了美好爱情的象征。各地游客慕名而来,一睹古茶风采,据说,星光月夜,俯身石栏,从井底晃动的茶花中,有时还能看到了缘和小花的身影。人们为了纪念小花姑娘,塑起了这尊茶花仙子雕塑,茶花仙子花容端秀、裙裾飘逸、手执花枝、步虚凌云,仿佛在迎接八方旅客。
麻石老街话沧桑
离开山茶院,我们沿着古老的街巷去参观其他景点,从小青砖、麻石铺就的街道和青砖黛瓦、用料考究、精雕细琢的古建筑群中,领略到古镇的千年沧桑和悠悠古韵。
据导游介绍,溱潼古镇的古建筑面积有6万多平方米,古街巷32条,有的以水命名,有的以姓氏命名,有的以窑命名,各有底蕴。街巷依地形而建,九曲十八弯,而且又长又窄,一旦走进,如入迷宫。巷子里民居皆沿街而建,家家相通,户户相连,小桥流水人家,美不胜收。古酒坊、商店、私塾、寺院、水龙局(消防大队)星罗棋布,古色古香。鳞次栉比的烧饼店、鱼饼店、臭豆腐干店,香味在巷子里飘荡,让人流连忘返。
麻石老街如同一根金色的丝线,串连着民俗风情馆、私塾教学、契约文书、婚俗馆、秦砖汉瓦馆、酒坊、仪门、绿树院、绿树禅寺、高二适纪念馆、水龙局等一个个景点,引人入胜。私塾馆再现了古代溱潼私塾教学的教学场景,展现了古代溱潼人崇文重教的良好风气。契约文书馆陈列着宋代以来数百幅各种契约文书,特别是一份光绪三年二月五日签署的一份卖妻契约更引人注目,反映了古代政治、经济、法律情况。婚俗馆中陈列着历代结婚证书,还有一份清代康熙二十三年的《寡妇改嫁执照》,陈列着礼箱、婚服、洞房,展现了古人的婚俗习惯。砖瓦馆中,陈列着秦汉以来各个朝代的砖瓦制品,彰显了溱潼人民的聪明才智。我驻足在砖雕和瓦当橱柜前,仔细端祥着精美的砖雕和数百种瓦当图案,情不自禁地掏出纸笔,抄录着瓦当图案富含文化韵味的名称:文昌化解、同心之言、丹凤朝阳、金乌涉日、杞菊延年、耄耋重登、三多九如、喜报三元、苍龙献瑞、蟠桃献寿、鱼跃龙门…… 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溱潼古人文化底蕴的浓厚。
绿院垂槐成人美
在千年古刹绿树禅寺边上,有一个颇有仙气的景点——绿院古槐。除了苍老的槐树,绿院内还有“槐安亭”和“槐仙泉”。走近老槐树,铁栏杆上密密匝匝的红丝带,似乎在向人们讲述着老槐树的传奇故事。
绿树禅寺以老槐树得名,老槐因禅院而充满了灵气。说古槐有灵气,一是树龄高。据记载,老槐树栽植于唐代,距今有1000多年。二是树形独特。细看树根有如趴着一个光屁股的男孩。三是保健。用“槐仙泉”水和槐树花沏茶,有延年益寿之功效。四是成人之美。老槐树可以让有情人终成眷属,婚姻美满,让能婚后不孕的夫妇早生贵子,传说当年溱潼的牛郎董永路遇七仙女,还是老槐树保的媒呢!所以你看,成群的游客来到灵树下,都烧香许愿磕头扎丝带,祈求神树保佑婚姻美满、家庭幸福!
溱潼古镇,用保存完好的古镇古街古道古亭古宅古寺古树古诗古画古对联古书契,向人们展示千年溱潼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展示了溱潼人民的勤劳、智慧、敦厚、纯朴的品质和他们对古代文化的尊重、热爱、传承的优良传统。
览溱潼古镇,犹如读“清明上河”,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