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在英语班读牛津英语,我去接时早了点,于是在窗外看了看。听不见声音,只见一双双小手高高地举着,女儿也不例外。没有叫到她,她的手臂失望地放下。当回答的同学刚一坐下,她赶忙重新高高举起,又没叫她,如此反复了六七次,她脸上满是气愤失望的表情,很强烈。我在窗外看了心疼,心里对她说:别举了,换作妈妈的话,早就放下了,不举手不发言至少还保留着自尊。
她还在举着手,一遍又一遍,在老师几乎叫遍了全班同学时,才把目光投向她,女儿很激动地在读着什么。我却在外面捂着胸口。
回家的路上,她有点沮丧。她说举手举了半天才让她回答,而且对于她较好的回答老师没有表扬。我违着心鼓励她说:真了不起,一直不气馁地坚持到最后,终于成功了,多好啊!
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孩子,有时候要学会放弃。高高举的手也许直到最后也未被发现,你会很累、身心疲惫。大人们也经常会高高地举着手却从未被叫到的,也有人象你一样坚持,可妈妈不,适时地放下自己的手能保护自己少些受挫。
我不知道真实的想法对还是不对。所以没对女儿说。
在我的人生中,对许多问题有精彩的答案,却因为拒绝举手而失去了回答机会。我想,女儿也许是对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