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绿记--砍掉最后一颗树时

标签:
寻绿记入秋 |
分类: 不伦不类 |
http://s12/middle/4b27dfbegaccadbaf486b&690
都入秋了,还能看见满眼的绿色,果然,相片效果对比以建筑为底要令我兴奋的多。
-我眼中的绿:
若分时空来议。
小时候的绿色定是比现在要丰富的多,我一直单纯的存有疑惑,小时候想,树不是会愈加高大浓密吗,为何却渐感日不如前,上学了,学了大量有关工业化的词语。诚然,当我想象着一个人或一个以人为单位的群体站在一片绿色面前时,是怎样忍心挥斥方遒,添砖拔绿。
最直观的记忆,是小时候家乡的一任市长,为了扩建城市主干道而下令砍伐,昭著臭名。更近的,或许就是南京的梧桐了。
说空间,国内南北的绿色,是我喜欢的渐变色。。西行看去,欧洲植被覆盖率的内部差异很大,很多国家大相径庭,如果在我所走过的城市中感性的选出两个极值,大概是赫尔辛基,和巴黎。说到植被覆盖率,总要提到日本,虽未亲近,从一些朋友的镜头中,让我欣喜对于一个国家的判断有了优向的偏差,起因就是原由这满眼的绿。
东游望去,自然想到复活岛,巨人石像固然自古惊叹,离他最近的大陆以东近四千公里,孤岛一枚,何为。但若石像是谜,我倒觉得这儿的绿色与这石人一道组成了更为难释的命题。这里罕有绿植,无三米以上的树,然这种环境下,岛上有近400尊石人。高度重量更不用我赘述,远古,至今。一片连绿色都难觅的孤岛,如何接纳了这些神一般的客人。。
我想,每个人对绿色都有一份渴望,它就深潜在我们的本性中。
继续说复活岛,这里一定是有部族生活过的地方,若我能大胆的推测下,石像就像图腾,在远古简单的竞争机制下,它的高矮体积就是各部族间竞赛的方式之一,原始劳力自然不能完成这般规模的作业,必须砍伐巨木制作搬运工具,树木锐减,从而原始航行工具也就消失了,孤岛就真正的成了死岛。
但不吝自问,当岛上的居民砍下最后一颗树时,他们真的可以愚蠢到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行为把自己推向灭绝吗。。。
倘若若非要解释,就引以之前读过的一位学者的说法,叫做-"景观失忆"。意思是处在环境变化中的人往往会忘记原来环境的样子。
我自说自话的举个例子,例如若干年后的某天一名俄罗斯的朋友会忘记零下几十度白雪裹膝的冬天,只有游客会问一句,几十年前的大雪呢。
希望我的例子没有偏离学者有关景观失忆的本质意思。
结尾,留下这句名言吧
--人不能胜天,但人可以自杀。
入秋,我想用胶片留住绿色。
http://s10/middle/4b27dfbegacb95619fed9&690
http://s10/middle/4b27dfbegacb9560a5c39&690
http://s5/middle/4b27dfbegaccae4e8baf4&690
http://s3/middle/4b27dfbegaccadbddd9d2&690
http://s16/middle/4b27dfbegaccadbd9816f&690
http://s4/middle/4b27dfbegaccadbed4b43&690
http://s1/middle/4b27dfbegacb9560dcba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