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对非主流钱币很感兴趣,根据手头现有的一枚钱币,介绍一下另类材制的古钱币--玳瑁钱,众所周知一般古钱币均为金银
铜 铁 锡 铅 等金属铸行,其他材质也有,比如陶土 瓷 玉石
贝类等,在这里,我主要想谈谈玳瑁类钱币,何为玳瑁呢?
玳瑁是一种个体较小的海龟。它的甲壳上的盾片呈覆瓦状排列,总盾片数为十三枚,所以又称“十三棱”。成年玳瑁的甲壳是鲜艳的黄褐色。而美丽的玳瑁,其甲壳的装饰花纹常为其招来“杀身之祸”;又由于玳瑁壳具清热解毒功能,可以入药,所以用玳瑁制造的工艺品,据说就有了“避邪祛病”的功能。
本人近日藏得玳瑁钱币一枚,此钱径2.8CM.重0.9G
厚0.5MM,正面图案四朵缠枝花卉,外缘刻五对小叶子,背面为四只卷叶纹,此钱打磨成当时现行流通钱币的特征,凡内穿,内郭,外缘均一一刻出,其雕刻的阴线手法细腻,文饰古朴典雅.而且在光线下具有美伦美幻的奇异色彩,令人赞叹.从形制和雕刻文饰看,根据以往所见唐代铜币刻花钱,以及出土地点看,推断此钱为唐代中早期遗物,用途为撒帐钱或古典礼仪用钱,同类材质的钱币,仅见于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玳瑁钱13枚,为正面刻有开元通宝字样,与佛教有关.由于本人未曾到过法门寺地宫博物馆,暂没有第一手数据,有机会再查寻一下地宫的出土报告.本人藏得的这枚钱出土于北京市牛街地区,西邻崇效寺,东邻法源寺和礼拜寺,此地为唐故城幽州所在地,应为中心地带,基于以上原因初判断为唐钱,具体可参考相关图片,此钱的面世又给钱币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某种意义上说,应该是纯花钱的范畴,不是用于流通,可能作为宫廷赏赐或配合庆典礼仪而特殊制作的,它的加工成本要远远高于普通铸行钱币,其珍贵程度至少不会低于铜钱类雕母钱的价值,制作它的工人也非一般能工巧匠,必须具备钱币知识,和熟知钱币的规范的人,才能做成.所以也可以说是一枚手工雕刻的母钱.此为本人观点,意思是它的珍惜程度.据传几年前有人获得类似钱币,但是两面都为素面,本人也未曾见到,是否为同类钱币当不能断,至少两面有工的钱,这枚是头一遭,希望有类似资料的朋友发于我做参考,此类钱币经历千载能留到现在也实数不意.又给古钱币种类增添了一个新的品种.
由于出土资料甚少,关于此类钱币的介绍也很少,即使在一般墓葬和古代文化遗址范围内也很少出现,它的出现很可能于地域有重大关系,比如宫廷寺院府邸,总之非贵族所不能.对于此钱还应该更近一步的研究,从中发现更多信息.
关于刻花类钱币,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其价值不仅仅是钱币的属性,更是一枚古朴端庄的工艺品,使人爱不释手.在以后的文章中,继续探讨本人所搜集到的有关刻花类钱币知识.
上图为本人收藏的钱体背图
此图为唐法门寺故址出土玳瑁钱币
以上为本人收藏的刻花开元,均为唐人所刻
以上为唐代刻花铜钱 仅做参考之用 图片提供方 古泉园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