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性论文的阅读重点

(2009-05-26 22:26:34)
标签:

实验处理

参考文献

段落

论文

体育

分类: 体育理论

注:阅读了[浪漫咖啡]的原创文章【关于实验性文章写作模式的探讨(系列一)】,很有感触,特分享台湾EPSPORT网站上的郑景峰(很酷的一个人)老师一篇文章! 
 
  近年来研究所数量的遽增,研究生人数随之倍增,指导教授的负荷也随之增加。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英文文献的阅读是必备的功课之一。然而,这对于初次接触学术研究领域的硕士生而言,撇开研究文献的重要发现不说,密密麻麻的蝌蚪文,便往往让这些新鲜人一个头两个大。当然,这对于指导教授而言,应该也会造成不小的困扰,毕竟指导教授在学术研究的指导之外,并无法一一指点英文学习的问题。根据笔者就读研究所的经验来说,第一次阅读英文文献时,花了一、二周的时间不说,阅读完之后,除了英文单字之外,对于文献中的内容,也还是一知半解,无法找出其中的重点。因此,希望透过本文来归纳出科学类原创性论文的阅读重点,以期提供就读研究所的学生作参考。
  在投稿科学性的原创性论文时,每种期刊都会有各自的投稿格式。格式的订定,除了可以维持整本期刊的一致性之外,也可让读者轻易地从既定的格式中,获得想要了解的相关讯息。文献的格式不外乎前言(introduction)、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讨论与结论(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以及最后的参考文献(references)等段落。也因此,我们便可从中找出各段落的重点,以下便根据笔者这些年来阅读文献的经验,提出一些关于科学性论文的阅读重点,供大家参考。  
1. 前言 
  可从中了解研究问题的推导,该作者如何证明所欲研究的问题,在目前的研究领域上,真的会是一个问题,可能是先前的研究尚未解决这个问题,也可能是先前的研究已经解决了,但是在实验设计上仍有疏漏等等,而研究生也可从这个部分学习如何撰写前言与问题背景的写作技巧。
  从作者的引用文献中,也可大致了解先前的研究在这个研究领域中,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

  可从中了解作者的研究目的为何?
2. 方法
  受试者的对象为何?老年人、成年人或小孩,亦或是坐姿生活者、病人或运动员等。未来在引用这篇文献时,可能会是一项归类的依据,也可在此得知,本篇文献结果的适用对象。

  实验是如何设计?在这个部分中,我们必须了解整个实验的流程是如何?包括如何分组或如何分实验处理。这个部分一方面可以让我们判断实验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可解决作者想探讨的问题?另一方面,未来我们在设计自己的实验时,也可以作为仿照的依据或参考。

  实验的介入或实验处理是如何操作?例如强度是多少?持续时间是多久?整个训练时间是多长?训练课表的变化性?或者是实验处理药物或安慰剂的配置方法等等。这个部分在我们自己未来的研究中也可做为实验处理或介入的参考,以及整理各文献结果的变项之一。
  测验的方法有哪些?特别是那些之前没见过的测验方法。例如最大摄氧量测验的步骤是引用哪些学者的方法或是作者自创、每种测验有哪些标准的程序、血液分析的方法与步骤等等。若能了解每种测验的方法,以后便能仿照与引用这篇研究的测验方法,而如果测验的方法是引用自其它学者时,便可依据其参考文献所列的出处,继续往前追踪文献,直到找到最早提出该方法的文献为止。由此,以后便能慢慢累积自己的检测方法,未来要针对某些能力或变项作检测时,便会有更多的选择。
  统计方法是什么,这个部分会与实验的设计有关。一般而言,文献已经刊登在期刊上了,表示已由研究同侪审阅过,统计方法应无问题。倘若未来采用类似的实验设计时,便可参考其统计方法。

3. 结果
  可从中学习结果的呈现手段与表达方法,包括图、表的制作。
  在阅读研究结果时,通常会先着重于达到统计显著水平的变项上,由此,我们便可明确得知哪些变项是有差异的或是有相关性的,而这些差异或相关程度,是否与作者的假设吻合或拒绝。

4.讨论与结论
  通常,讨论的第一段会是本研究的重要发现与说明,我们可从这个部分来了解整个研究结果的概况。
  讨论的部分通常是研究生较不易撰写与学习的段落。因为讨论需要许多的背景知识,而对于研究结果的说明,也必须合理且没有过度推论。事实上,对于一件事情或事物,我们可以从许多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因此,讨论的部分,我们可以从文献中学习各种不同作者的写作与推论技巧。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从作者所引用的文献中,累积许多关于该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背景。

  结论通常在最后一段,目的在总结本篇研究的重点,通常,也是未来在引用该篇研究时,可供抄录的文字或句子。

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有助于后续追踪先前的研究之用。
  虽然目前网络上的搜寻引擎相当方便,但有些相关的文献,可能会因为关键词的设定问题,而有漏网之鱼的情形。透过作者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有时可发现许多在未来研究中的重要文献。所以不可为了省钱,而不影印参考文献的部分。
  透过文献的阅读,可提升研究生的研究能量,文献的阅读除了可了解研究的重要发现之外,另一方面也可做为未来写作技巧的范例。而研究生在阅读完文献之后,应至少能说出上述的这些内容,因此,未来在阅读文献时,应针对这些重点加以了解,便不会如无头苍蝇一般,读完跟没有读一样。本文的撰写,目的在抛砖引玉,而撰述内容主要是依据笔者的阅读经验,势必尚有许多疏漏之处,还请各位先进不另赐教,加以补充,以提升国内研究生「做学问」的能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