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吃哪些食物可以健脾胃?

(2008-08-05 07:40:49)
标签:

育儿

分类: 小儿健康、教育及其他
    目前,小儿脾虚证在临床中越来越多,所谓“脾虚”即指小儿面色萎黄无华,体倦乏力,形体偏瘦,厌食或拒食,或稍微多食大便中即有不消化残渣,大便多不成形,易出汗,平时易反复感冒。要彻底治愈脾虚证,需服较长时间中药,小儿多不能坚持,所以家长就非常关心平时多给孩子吃哪些食物可以起到健脾的作用。下面,将日常生活中有健脾作用的常见食物介绍给大家:
 
 (1)五谷杂粮:
  1 粳米:又名大米。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壮气力,强肌肉之功。用于脾虚烦闷,泄泻,消瘦,下痢。
  2 玉米:又名包谷。味甘,性平。有补中健脾,除湿利尿之功。可用于泄泻,痢疾等病。
  3 粟米:又名小米。味甘咸,性微寒。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肾之功。用于脾肾不足所致的纳食少,烦渴,反胃呕吐及病后体弱等。
  4 高粱:味甘,性平。有健脾益中,渗湿止痢之功。用于小儿
消化不良,湿热吐泻下痢等。
  5 糯米:又名江米。味甘,性温。有暖脾胃、补中益气之功。用于胃寒痛,消渴,自汗,便溏,
腹泻
  6 小麦:味甘,性凉。有健脾养心益肾,除热止渴之功。用于口干咽燥,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等。
  7 大麦:味甘咸,性微寒。有益气健脾,止渴除烦之功。用于脾胃虚弱之
消化不良,呕吐泄泻等。
  8 甘薯:又名红薯。味甘,性平。有健脾胃,润便之功。用于形体消瘦,
便秘等。
  9 黄豆:味甘,性平。有健脾宽中,润燥之功。用于疳 积瘦弱,腹胀泻痢等症。
  1
0蚕豆:味甘,性平。有健脾利湿之功效。用于脾虚食少,便溏等症。
  
11豆浆:味甘,性平。有润燥补虚之功。用于体弱不健,肠燥
便秘等。
  12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止泻,利水渗湿之功。用于泄泻,食欲不振之症。
  13莲子:味甘涩,性平。有健脾止泻之功。用于脾虚久泻,食欲不振。
  14荞麦:味甘,性凉。有消积下气,健脾除湿之功。用于胃肠积滞,腹胀满,及脾虚而有湿热的
腹泻、痢疾。
  15芝麻油:味甘,性凉。有润肠通便,解毒,生肌之功。用于肠燥
便秘,蛔虫,食积腹痛,溃疡等。
  16菜油:味辛,性温。有润肠健脾之功。用于脾不健运,食少乏味,肠燥
便秘等症。
  (2)肉蛋类
  1 猪肉:味甘咸,性平。有滋养脏腑,补中益气,滑润肌肤之功。用于气血不足,病后体弱消瘦,血少津枯之
便秘等。
  2 猪肚:味甘,性温。有补虚损,健脾胃之效。用于虚劳瘦弱,胃
疼痛胃下垂,小儿疳积等。
  3 猪脾:味甘,性平。能健运脾胃。用于脾胃气虚引起的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腹胀,便溏之症。
  4 牛肉:味甘,性平。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之效。用于虚损消瘦,食少纳呆,脾虚水肿等。
  5 牛肚:味甘,性平。有补脾胃,助消化,益气血之功效。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
消化不良,气血不足的体质虚弱。
  6 狗肉:味咸,性温。有补中益气,补肾助阳之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胀满,饮食减少之症。但一般不宜于春、夏服用。
     7 鸡肉:味甘,性温。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之功。用于虚劳瘦弱、中虚食少、泄泻等病。
  8 鸭肉:味甘咸,性平微寒。有滋阴养胃,补血之功。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厌食等症。但外感初起,或便溏、
腹泻者不宜。
  9 兔肉:味甘,性凉。有补脾益气之功。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体倦乏力,或消渴口干。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10 鹌鹑蛋:味甘,性平。有补益气血,强筋壮骨之功。用于小儿
营养不良,食少,倦怠,腹泻,幼儿发育不良等症。
  11 鹅蛋:味甘,性温。有补气血和胃的作用。用于病愈后体质虚弱,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者。
  12 鹅肉:味甘,性平。有益气补虚,和胃之功。用于消瘦乏力,呃逆等症。
  13 鹌鹑:味甘,性平。有补五脏,益中气,清利湿热之功。用于
营养不良,虚劳瘦弱,久泻久痢,食欲不振等病。
  (3)水产品类
  1 草鱼:味甘,性温。有补脾暖胃之功。用于虚损,少气乏力,饮食减少之症。
  2 鲫鱼:味甘,性平。能益脾开胃,利水除湿。适用于脾胃虚弱,少食乏力,或呕吐、干哕。
  3 鳝鱼:味甘,性温。有补虚损,补气血,强筋骨之效。用于小儿久病,气血不足,脏腑虚弱,出现疲倦食少,肚腹冷痛,肠鸣泄泻等症。
  4 黄花鱼:味甘,性平。可补虚,开胃。凡小儿久病体虚,面黄消瘦,饮食减少者,皆可食用。但体胖有内热者慎服,多食易发疮助热。
     5 带鱼:味甘,性温。有补虚损,益气血之功。适用于久病体弱小儿,症见食少,消瘦,皮肤干燥,气短乏力等。
  6 鳙鱼:又名胖头鱼、大头鱼。味甘,性温。可暖脾胃,益脑髓。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而致的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
  7 平鱼:味甘,性平。有补益气血,健脾益胃之功。用于小儿久病体虚,气血不足,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症。
  (4)蔬菜类
  1 番茄:又名西红柿。味甘酸,性微寒。有健脾开胃,生津止渴之功。用于食欲不振,热病,口渴等。
  2 红萝卜:味甘,性平微凉。有健脾化湿,润肠通便之效。用于
便秘,久痢,肠胃不适,消化不良等病。
  3 白萝卜:又名莱菔。味辛甘,性凉。有宽中下气,消食化痰之功。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等。
  4 生姜:味辛,性温。有温中止呕之功。用于
胃疼腹痛、呕吐等。
  5 大蒜:味辛,性温。有醒脾、健胃、消积、杀虫之功。用于泄泻,痢疾,食积,虫积等病。
  6 韭菜:味辛,性温。有温中行气之功。用于反胃呕吐,误食铁钉、铁针等。
  7 山药:味甘,性平。有健脾益气,养阴之功。用于脾虚气弱,食少便溏或泄泻。
  8 大头菜:味苦辛甘,性平。有温暖脾胃,顺气开胃,解毒利湿之功。用于食积不化,寒凉饮冷所致的
腹痛,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症。
  9 芫荽:又名香菜。味辛,性温。有健胃理气之功。用于脾胃不和,食欲不振,恶心等症。
  10 莲藕:味甘,熟用性微温。有补益脾胃,止泻之功。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呕吐反胃,
腹泻等。
  11 甘蓝:又名蓝菜、包心菜。味甘,性平。能益脾和胃,缓急止痛。用于脾胃不和,脘腹拘急
疼痛,可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12 南瓜:又名窝瓜。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驱蛔虫之功。用于脾虚气弱,或
营养不良;生南瓜子可驱蛔虫。
  13 香菇:又名香蕈、冬菇。味甘,性平。能补脾胃,益气。用于脾胃虚弱,食欲减退,少气乏力之症。现代用于防治
佝偻病胃癌
  14 猴头菇:味甘,性平。有补脾益气,助消化之功。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
消化不良,或体倦乏力。
  15 芋头:味辛,性平,有小毒。可以补益脾胃,适合食少瘦弱,大
便秘结者食用。
  16 扁豆:味甘,性平。有健脾开胃,和中益气,消暑化湿之功效。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便溏,泄泻水肿等病。
  17 蘑菇:味甘,性微寒平。能健脾开胃,增进食欲。适用于体质虚弱,饮食不香,胃胀不适之症。
  18 白木耳:又名银耳。味甘淡,性平。可养胃生津。适用于体质虚弱,久病、热病后饮食不香,精神不振,大便干燥者。
  19 辣椒:味苦辛,性大热。能暖胃祛寒,适用于过食生冷所致的胃寒
疼痛、不思饮食,以及呕吐、腹泻、下痢,还可开胃助消化,增进食欲。多食对胃有刺激性。有内热、痔疮、溃疡病者应少食或忌食。
  
(5)水果类
  1 苹果:味甘酸,性平。有健脾益胃,生津止渴之功。用于中气不足,
腹泻便秘等。
  2 香蕉:味甘,性寒。有清热润肠之功。用于实证
便秘
  3 荔枝:味甘微酸,性温。有补脾益肝,养血安神之效。用于脾虚久泻,
胃疼腹痛,呃逆等。
  4 橙子:味酸,性凉。有健脾和胃,止呕宽胸之功。用于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呕吐,
便秘等。
  5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有健胃消食,活血化瘀之功。用于小儿
消化不良,食积内停。
  6 木瓜:味甘,性平。有健脾胃,助消化之功。用于胃痛,
消化不良等。
  7 桃子:味甘酸,性温。有补气生津,活血消积之功。用于津伤肠燥
便秘,瘀血肿块,肝脾肿大等。
  8 甘蔗:味甘,性寒。有清热和胃,除烦止渴之功。用于热病口渴,反胃呕吐等。
  9 柠檬:味酸甘,性寒平。有祛暑止渴,和胃生津之功,可解暑热,除烦渴,增进食欲,止呕恶,下气和胃。用于治疗胃脘不适。
  10 椰子:味甘,性温。椰子肉补虚,强壮身体,用于治疗小儿疳积黄瘦;还可驱虫,对绦虫、姜片虫有效。
  11 无花果:味甘,性平。有健脾开胃,清热润肠之功。用于食欲不振,
便秘,泻痢等症。
  12 石榴:味甘、微酸、涩,性温。能生津止渴,收涩止泻。甜石榴用于胃阴不足,口渴咽干,小儿疳积;酸石榴可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石榴皮杀虫、驱虫,治虫积
腹痛
  13 栗子:又名板栗。味甘,性温。可健脾养胃。适用于饮食少,身体瘦弱,经常
腹泻的小儿。
  14 大枣:味甘,性温平。有益气养血,补脾健胃,生津止渴,强神壮力之功。适用于脾胃虚弱,纳食不香,大便稀溏,气血不足,
贫血缺血,面黄肌瘦,睡眠不安者。小儿不宜生食,熟食每次不宜过多,食入过多则助湿生热,胃胀中满,损坏牙齿。
  15 落花生:又名花生、长生果。能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不和,胃腹胀满,不思饮食者。
  16 榧子:又名香榧子。味甘涩,性平。可杀虫,润肠通便,消食化积。适用于小儿黄瘦疳积,对蛔虫、蛲虫、钩虫等虫积
腹痛有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不容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