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血、尿指标的应用

(2007-11-18 20:57:53)
标签:

运动生物化学

分类: 体育理论
 运动时体内代谢过程加快,代谢产物增加,内环境发生暂时的改变,从而使血液、尿液中某些成分会发生改变,甚至出现某些异常成分,因此,常以血液、尿液中某些成分的变化,作为评定运动负荷和身体状态的重要内容。

    1.血乳酸

    乳酸是人体供能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它既是糖酵解的产物,又是有氧代谢氧化的底物,还可以经糖异生途径转变成糖。因此,运动时乳酸生成和乳酸清除的代谢变化,成为7解运动时能量代谢特点,掌握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正常安静状态时血乳酸浓度在2毫摩尔/升以下,运动员血乳酸安静值与正常人无差异,但是在赛前情绪紧张时,血乳酸浓度安静值有可能升高到3毫摩尔/升左右,这与肾上腺分泌增多有关。

    运动时血乳酸浓度上升,上升的起始运动强度约在 50%—60%v02max,耐力运动员由于有氧代谢能力强,升高的起始运动强度推迟到60%—70%V02max左右。运动时血乳酸浓度的变化与运动强度有关。在短时间激烈运动时,如 400米、800米跑后,血乳酸浓度可达到15毫摩尔/升以上;短时间间歇运动时(1分钟运动—4分钟休息)最高可达32毫摩尔/升。在长时间耐力运动后血乳酸浓度上升较少。

    训练水平影响运动后血乳酸浓度。在速度耐力项目运动员中,训练水平高者运动成绩好,血乳酸最大浓度也高;在耐力项目运动员中,在完成相同亚极量运动时,优秀运动员的血乳酸浓度相对较低,这一特点可用以评定运动员训练水平或选材。若对同一个体大运动量训练前后血乳酸浓度比较时,则可用以评定训练效果。运动后血乳酸浓度的恢复速率还可以反映机体有氧代谢能力,恢复速度快表示有氧代谢能力强。

    2.尿蛋白

    正常成人尿中蛋白质含量很少,其浓度在2毫克%左右,日排出总量不超过150毫克。运动员安静状态下尿中蛋白质含量也很少,采用一般方法检查不出来,故称为阴性尿。   

    运动会引起某些人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多。由运动引起蛋白质含量增多的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与病理性蛋白尿不同的是,运动性蛋白尿在运动后能迅速地自行复原。运动尿中蛋白质排出的数量和组分可作为评定运动负荷强度和

 量,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的指标。可在运动后约15— 20分钟取尿测定,以了解运动负荷对肾功能的影响。运动强度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无氧供能为主的运动,血乳酸值较高,尿蛋白质排出量相应较多。若在运动次日晨测定,则可用以评定机体的恢复状态。虽然运动性蛋白尿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但同一个体在完成相近的运动负荷或相同项目比赛时,尿蛋白量相对比较稳定,如果出现尿蛋白增多,往往是身体机能下降的表现。当运动负荷明显提高时,尿蛋白排出量在运动后增多,并一直延续到次日晨或更长时间,这是机能不适应或疲劳未消除的表现;当运动后尿蛋白增多,4小时后或次日晨完全恢复到安静时水平,表示运动负荷对身体有较大刺激,但机能状态保持良好,能及时恢复。

    3.血清肌酸激酶

    人体骨骼肌、心肌和脑中都含有肌酸激酶,其中骨骼肌中最为丰富,约占全身总量的96%。骨骼肌肌酸激酶是关系到短时间激烈运动时快速合成ATP、运动后ATP恢复的重要代谢酶,与运动时和运动后能量平衡及转移有密切关系。血清肌酸激酶主要来自骨骼肌和心肌,在正常生理活动情况下,其数量很少且无重要催化作用,正常安静值范围:男子 10—100单位/升;女子10—60单位/升。

    运动可引起血清肌酸激酶升高,其原因可能与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或损伤有关。运动强度和负荷量对血清肌酸激酶活性都有影响,一般认为,负荷强度的影响大于负荷量,当负荷强度和量都大时,其升高最明显。目前认为,运动强度小、持续时间短时,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变化不大,较大强度运动后可增至100—200单位/升;极量运动后可达500— 1000单位/升。当运动后达500单位/升以上时,同时出现血清谷一草转氨酶活性升高。所以,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的测定能反映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及运动后身体恢复状况。

    4.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俗称血色素,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其主要功能是作为红细胞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载体,又有维持血液酸碱平衡和恒定pH值的作用,故直接影响人体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尤其对耐力运动员更为重要,是有氧代谢运动的有意义的指标。正常人每100毫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男性为12—15克,女性为11-14克。运动员与正常人值相近,或位于正常值的高限,有氧耐力项目运动员可高达每 100毫升血液中17—,18克。

    当持续的激烈运动或运动员机能状态较差时,可观察到血红蛋白值降低,这种由运动引起的血红蛋白下降被称为运动性贫血,一般在全身激烈运动的项目中较多见,尤以田径项目居多。在贫血时,无论是极量运动还是有氧代谢运动,均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如果运动员血红蛋白值持续下降超过10%以上,就应调整训练负荷或采取其他针对性措施。当运动员机能状态较好、身体对运动负荷适应时,血红蛋白值较高,训练和比赛可出现较好的运动成绩。因此,常用晨安静时血红蛋白值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此外,血红蛋白值也可反映体内缺铁状况,是评定运动员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

    5.血尿素

    尿素是人体内蛋白质代谢的评定指标。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尿素的生成和排泄处于动态平衡,血尿素浓度相对稳定,其安静值约在1.8—8.9毫摩尔/升。运动员安静时血尿

 素浓度偏高,为5.5—7毫摩尔/升,原因是受训练的影响体内蛋白质代谢旺盛。

    血尿素指标在运动时可用以评定运动负荷量·。运动中血尿素浓度升高一般出现在运动后30分钟,绝大多数出现在 40—60分钟左右。若一次大运动量训练后,血尿素超过8毫摩尔/升,是训练负荷过大的表现。若在训练或比赛次日晨测定血尿素浓度,可以评定恢复状况,值低表示代谢平衡恢复,即运动负荷适宜,身体机能良好。运动次日晨或第三日晨仍超过正常值水平,则表示机体对负荷不适应,身体机能较差。在安排训练周期负荷量时,血尿素浓度变化大致有三种情况:如在训练周期中基本不变,、说明运动负荷量小,未能引起机体足够的应激;在训练周期开始时上升,然后逐渐恢复正常,说明负荷量足够大,但机体能适应;在训练周期中始终升高,说明运动量过大,身体还未恢复,这时应注意运动负荷量的控制,否则易造成过度疲劳。

    6.血睾酮/皮质醇比值

睾酮是雄性激素,除了具有促第二性征发育外,可促进蛋白质合成,使肌肉壮大和体重增加;可刺激红细胞生成,加速血红蛋白合成;可加速体内抗体形成,增强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因此,训练期血睾酮升高有助于运动后恢复过程加速,机能提高。皮质醇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它能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睾酮的分泌,并可加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代谢,有利于运动时的供能代谢,但运动后恢复期应尽快降至基础值范围,以免能源过度消耗。因此,测定血睾酮/皮质醇比值,可以了解体内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平衡状态,是目前公认的评定和监测过度训练、疲劳恢复状况的最灵敏的指标。比值高时,是机能状态好,对运动负荷适应的表现。当身体疲劳或对负荷不适应时,其比值下降。一般认为,当比值变化与原比值相比下降值大于30%时是过度训练的警戒值。但要注意运动员是否曾补充外源性睾酮,以免掩盖体内自身的实际变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很丢人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