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运动生理学18-20章复习试题及答案

(2007-06-18 09:03:36)
标签:

运动生理学

18-20章

答案

分类: 体育理论
 

运动生理学18-20章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正常人直肠,腋窝和口腔温度的关系是(    )。

A 直肠>口腔>腋窝            B直肠>腋窝>口腔 

C 口腔>腋窝>直肠            D腋窝<直肠<口腔

2. 日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表现为(  )。

A 清晨2~6时体温最低         B 午后2~4时体温最高

C 午后4~6时体温最高         D 午夜0时体温最低

3. 在高原,使人体机能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缺氧        B 低气压        C 低气温       D 生物节律的改变

4. 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机体主要通过何种方式进行散热(   )。

A 辐射        B 蒸发          C 对流         D 传导

5. 高原训练对人体的负荷有(  )。

A 运动缺氧负荷    B 高原缺氧负荷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

6. 一般认为骨骺与骨组织合为一体,骨化基本完成的年龄是(  )。

A 16~18岁       B 18~20岁        C 20~22岁        D 20~25岁

7. 耐力性项目选材时要求(  A  )。

A 心容量大,心肺功能发育良好      B 心肌收缩有力,慢肌纤维百分比低

C 脉搏安静时徐缓有力,运动时脉搏上升幅度较小

D 有氧氧化能力较高,运动时血糖水平降低较快

8. 短跑项目选材时要求(   )。

A 无氧能力较高,磷酸原供能系统较好    B 神经过程灵活性高,转换速度慢

C无氧能力较高,慢肌纤维百分比较大    D 糖无氧酵解能力较好,CP含量低

9. 人体运动时最重要的能源物质是( C  )。

A 脂肪          B 蛋白质          C 糖         D 维生素

10. 脂肪是下列哪项运动时的主要供能物质(   )。

A 长时间,中低强度                B 短时间,中低强度

C 长时间,大强度                  D 短时间,大强度

11. 可使骨骼肌的体积明显增加的激素是(  )。

A 雄性激素        B 雌性激素       C 生长素       D 孕激素

12. 卵巢除了具有生殖功能(即产生卵子)以外,还具有内分泌的功能,主要分泌(     ).

A 雌激素和雄激素                    B 生长素和孕激素 

C 雌激素和孕激素                    D 雌激素和孕激素

13. 女子无氧能力低的原因主要是(   )。

A 运动时的最大通气量比男子低           B 磷酸原和乳酸能容量比男子低

C 血红蛋白数值比男子低                 D 女子的胸廓小

14. 临床将基础体温的变化作为判断排卵日期的标志之一,是因为孕激素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约(   )。

A 1℃               B 0.8℃            C 0.5℃           D 0.3℃

15. 第一次出现的月经称为月经初潮,通常初潮年龄在(      )。

A 8~12岁          B 11~13岁         C 12~15岁       D 16~18岁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大气污染影响人体健康的效应有(  ABCD   )。

A 直接作用        B 间接作用        C 急性作用      D 慢性作用

2. 冷习服的标志是(  AC   )。

A 皮肤冷感觉阈上升,寒颤发生推迟      B 手、足温度下降

C 非寒颤传热增加                      D 路易斯反应时间延长

3. 要使高原训练取得理想的效果应处理好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ABCD )。

A 高原训练的适宜高度              B 持续时间  

C 强度                            D 高原训练后出成绩的时间

4. 通过体育锻炼,女子的力量可以得到提高,其原因是(  ABC  )。

A 改善了神经控制                   B 增强了神经冲动的转递

C 动员了更多的运动单位参与工作     D 骨骼肌线粒体体积最大,数量增多

5. 有人认为,女子比男子更适合从事耐力性运动,是因为(  AB  )。

A 女子体内脂肪贮备较多       B 女子的有氧氧化供能能力较有潜力和优势

C 女子的心血管供能较男子好   D 那自的屏息时间长于男子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水环境可使循环功能发挥更大的潜力。因此,在水中进行最大强度运动时,心率以及最高心输出量都高于陆上水平。(  × 

2. 训练效果会因空气污染而消退,污染程度越严重消退越快。(  √ 

3. 体温的日节律与肌肉活动以及耗氧量等因素有关。(  × 

4. 生物节律的存在揭示内环境的稳态呈现节律性的波动。(  √ 

5.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机体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是一个速度不均衡、波浪式增长的过程。(   √  

6. 儿童少年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因而,心率较快,且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 

7. 儿童少年肌肉发育尚不完善,表现为肌纤维较长。(   × 

8. 更年期是卵巢机能已完全退化,其他生理功能也出现低落。(  × 

9. 机体的体脂过低,可能导致月经失调。(  √ 

10. 妊娠期为维持母体和胎儿的内环境稳定,因此不应该进行体育运动。(   ×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下丘脑  ,受控装置包括  产热   器官和   散热  器官,受控对象为机体深部温度。

2. 儿童少年与成年人相比较,骨含的   有机物   较多,    无机物    较少,导致骨弹性大而硬度小。

3. 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  卵子  和分泌   激素   

4. 运动性月经不调的发生与运动负荷、   体脂含量     运动项目   饮食营养和   应激因素   有关。

五、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10分)

1. 生物节律:生物体内的各种功能活动常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按一定时间重复出现,周而复始,则称为节律性变化,而这类变化的节律就称为生物节律。

2. 青春性高血压:青春发育期后,心脏发育速度增快,血管发育相对处于落后状态,加之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血压明显升高,一些人甚至出现暂时偏高现象,称为“青春性高血压”,其特点是收缩压较高,一般不超过20kP(150mmHg),具有起伏现象,舒张压则在正常范围。

3. 月经周期:女子在性成熟后,在卵巢激素周期性分泌的影响下,子宫内膜发生剥脱、出血、修复和增生的周期性变化,称为月经周期,也称女性生殖周期。

4. 运动性月经失调:由于训练的强度和训练的时间以及由训练引起体重降低,精神应激等因素导致女运动员的正常月经周期出现一定的紊乱,称为运动性月经失调。

六、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简述生物节律的合理利用及重要意义。

答:生物节律的合理利用就是使生物机体对外环境变化能做出前瞻性适应。人的生物节律有日节律、周节律和年节律。人的日节律表现在一天中出现两个功能高潮,一个高潮是生物9~11时,另一个高潮是下午5~6时;周节律和年节律也有一定规律,在一周节奏中最良好的工作能力表现在星期三和星期四,而年节奏中工作能力第一个高潮在5~6月,第二个高潮在8~10月。这些既为运动训练周期提高参考,也是重大比赛安排的参考依据之一。

 

2. 简述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

答: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是:

(1)身体素质自然增长,即各项身体素质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2)身体素质发展的阶段性,包括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

(3)身体素质增长的顺序性。各项身体素质增长的速度不同,增长的顺序有先有后。

 

3. 简述运动对月经周期的影响。

答:运动对月经周期的影响:

(1)长期训练可能影响初潮的年龄。

(2)经血量增加。

(3)理论上,适当方式和适量运动有助于调节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缓解紧张情绪。可调节月经带来的精神状态和身体不适。

(4)月经不调。

(5)可出现运动性闭经。

各点再做简单叙述。

 

4. 简述高原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答:高原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因海拔高度及运动项目不同而有差异。

(1)导致运动能力下降的临界高度大约在海拔1200m;

(2)运动持续时间超过1min以上的全身性耐久运动,到高原后运动成绩下降;

(3)短距离项目由于高原空气稀薄,减少了跑进时消耗在克服空气阻力上的能量,所以成绩有所提高;

(4)对速度与全身耐久力关系不大的项目受高原影响不大,需要利用空气升力的项目(如标枪等)可能受影响。

 

七、论述题(共10分任选一题)

1. 试述预防热危害或将热危害减少到最小程度的原则。

答:预防热危害或将热危害减少到最小程度的原则:

(1)保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身体状况,应该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直到运动员完全习服。

(2)在一天中较凉爽的时候安排练习和比赛。

(3)当湿度较高时,应修改或取消训练。

(4)安排有规律的喝水和休息时间,即使运动员还不觉得渴时也应鼓励他们喝水。

(5)饮料应较凉(8℃~13℃)、低糖(含糖少于或等于2.5g/100ml)、含少量或不含电解质。

(6)应鼓励运动员在运动或比赛开始前30min喝足水,大约400~600ml。

(7)皮肤上撒些水有助于蒸发散热。

(8)比赛或练习的强度应反映个人的适应能力,这一点对偶然参加运动的“娱乐赛跑运动员”特别重要。

(9)运动员应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训练,这将保证运动员的习服。

(10)在练习和比赛开始阶段应特别鼓励运动员补充饮料。随着运动的进行,内脏血流量趋于减少,这将影响肠道吸收水分。

(11)运动员每天练习开始前应称体重。任何运动员体重下降3%以上都不允许参加运动,直到补足水分为止。在热天中体重下降较大,应该密切注意体重的变化。

(12)应禁止服盐片,但应鼓励运动员在吃饭时摄入足够的盐。

 

2. 选拔一名少年足球运动员的主要生理学依据是什么?

答:选拔一名少年足球运动员的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

(1)运动系统:由于儿童时期其骨化尚未完成,因此应当选择那些骨的弹性和韧性较好,坚固性也相对较好的运动员。另外,足球运动要求运动员的关节灵活而且柔韧性好,在选材时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再者,在选材时应选择本体感觉较敏锐,对肌肉用力程度的精细感较高的运动员。

(2)氧运输系统:足球运动对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水平要求较高,在选材时往往选择心脏容积大,心输出量大,肺活量也大,且最大通气量和最大摄氧量的相对值高的运动员。此外,还要求运动员糖的无氧酵解能力较高。

(3)神经系统:足球运动员要求少年运动员神经过程灵活性高,时空判断力强,视觉功能正常,听觉与位觉功能良好。

综上所述,选拔少年足球运动员须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应当全面地评价运动员的生理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选拔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