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个人收藏 |
寻根源
利益博弈酿监管漏洞
“红心鸭蛋”之类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暴露出监管漏洞,但这漏洞是如何形成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永建认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些食品生产标准滞后、企业管理能力不强、不法商贩见利忘义、政府有关部门执法不力等因素导致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但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管理体制不顺、有关部门利益色彩太重,而部门利益博弈造成了监管漏洞。
专家指出,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以“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在“从田间到餐桌”整个链条中,农业、质监、卫生、工商等部门对不同阶段的食品安全进行监管,难免出现条块分割、沟通不畅、互相推诿等弊端,造成监管上的漏洞甚至“真空”。我国目前关于食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达1000多项,应该说不少了,问题出在一些法规的部门色彩突出。如果法规是多个部门利益博弈的结果,其公正性就会打折扣,执行起来就要出现种种问题,就避免不了漏洞。
据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计国副教授认为,应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对食品、化妆品、食品添加剂、饲料等关系健康的产品实行“品种统一管理”的办法,我国现行“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体制应该逐渐向“品种管理为主、分段管理为辅”的体制转变,对食品安全重点领域,由一个部门统一执法,一管到底,以此堵塞监管漏洞。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