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有近400万的本地人口,90%左右的人信奉印度教,而印度尼西亚其它大多地方,早在许多许多年前改奉伊斯兰教。印度教的神灵众多,节日也是众多,路过的村镇正在热火朝天地准备即将到来的节日。
妇女们是准备节日的主力。
有的民居可供游人参观,门口的标牌介绍里面住了几户人家、及男性与女性的居民数字。据说这是村里的“中产“院落,很期待里面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节日前的佛像也花枝招展起来,对印度教了解不多,还真讲不出众位神灵的名字。
不知那是祭祀用的,还是供人食用,就觉得妇人旁边的搪瓷水盆比较眼熟,细看上面有汉字红双喜喜。
卧室。
灶台所在的厨房。
我有些怀疑导游的介绍了。
去火山的途中有许多的手工艺品店,也有画店和风筝店。
摩托车在巴厘岛是交通的主力,不光是本地人,外国游客也多选择摩托车感受岛内独有的气质。乌布是外国游客最早定居的地方,也是背包客更愿意聚集的地方,只是随着大量游客的涌入,乌布也吵杂纷纷。
乌布皇宫位于繁华地带,16世纪时乌布王朝聘请著名艺术家规划设计而成,今天正在筹划节日,并未对外开放,许多人被拦在宫门之外,据目测皇宫的规模很是不大。
乌布的阳光火辣辣的,外国游客的短打扮与巴厘岛人们的保守穿戴倒也相映成趣。


找个安静的地方,喝上一杯冰咖啡,真是不错。
仔细看下,最大杯的拿铁还不到25元人民币哈。
海岛的阳光就是好,朋友们责怪我又自己出去躲霾了,能躲几天是几天吧。

有了阳光,觉得树的影子和落樱都好看了起来。
这样的地方很容易让人流连,更象个冥想园,连睡佛也妖娆了起来。
街边的巴厘岛小吃,外国MM吃得还很香。
德格拉朗梯田是最经典的巴厘岛田园风光,椰林与稻田完美地交相辉映,实为独特,徒步于其中,享受着阳光、微风,大汗淋漓过后,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能实现你的所有户外梦想。
一直觉得这老伯很有福气,能与不同的美女拍照,手还可以放在不同的地方。

有人讲其它地方的梯田更有气势,也没这么多的游客。不过,游人多了,小贩也多了,想要买点纪念品也很容易。
两位小女孩儿特别聪明,笑咪咪地、静静地坐在公路的涵洞下面,等待游人的快门按下,然后便是推销手中的画册,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成交!
继续前行,圣泉寺到了,天空的云厚重起来,没一会儿便大雨倾盆而落。想来也是,海边、山中本来就是天气莫测,可能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过会儿便会象孩子一般地变了脸,这时带上一件Goretex的防水冲锋衣非常有必要。圣泉寺上方是印尼总统的府邸,除了这里,雅加达还有两处。
位于印尼巴厘岛中北部坦帕西林的圣泉寺建于962年,寺院规模是岛上诸多庙宇中最大的一个。佛教岛屿对着装极为严格,进入寺院不能露腿,游客们都被要求系上免费提供的一块花布才可以入内,现在看上去可是妖气森森啊。
圣泉寺依地下泉眼而建故而得名,每个泉水口都代表一种神灵,除了有两个是为逝去的人祈福,其它的泉口都可洗礼。
将头埋在水中洗礼,许下心愿,以得到神灵的庇护和去除疾病。

也有人将圣泉水带走。
圣泉的源头就在水池的上方,泉水不断涌出,通过十几个不同的出水口注入前面的池中。
洗礼完毕后,在寺中祭司的带领下敬拜神灵。
终于来到巴都火山,暴雨过后,一片青翠。
京打马尼是远望巴都炎山最佳的场所,导游告诉我,大雨过后不适合登山,这让我很是难受。京打马尼海拔有1200米,是巴厘岛最凉快的地方,现在的温度不到20度,已经有当地人穿薄羽绒服了,气候凉爽适宜疗养。
巴都火山海拔1717米,最后一次喷发是在1994年,终年有云缭绕,从登山点到火山口,速度快的人只需要不到两个小时即可登顶,慢的人也只需不到三小时。京打马尼有有眺望台,可以看到巴都鲁山与亚邦山之间的巴都湖,湖水清澈平静,风景十分迷人。看来我的巴厘岛户外火山之旅,也只停留在观望了,where
is my 户外梦想?在4至9月的旱季,遇到如此大的暴雨,看来巴厘岛的火山注定与我无缘啊。
在神灵的庇佑下,品着“椰风海韵“,远观巴都火山。
其实巴厘岛上最高的火山峰是阿贡,海拔3142米,上山至少需要6个小时。阿贡火山十分暴虐,在1963年的一次喷发中,让山尖的海拔矮了126米。在穆丽雅度假村的海滩,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阿贡火山。
无奈只好返回,努沙杜瓦的海边已经曼妙起来,乌云过后,一轮晓月安静地挂在天边。

穆丽雅度假村的美食美酒又在等待着人们,泳池一直开到夜里9点,从火山的户外梦想到海边的惬意,时空的转换真是快啊。
我喜欢徒步在巴厘岛的火山之间,那是一种粗犷又不失精致的快乐,总能让人意犹未尽,我也喜欢穆丽雅度假村的天堂海边,品尽椰风海韵,静享岁月安好。我又想起去年9月的第七届“体验无止境--戈尔特斯户外梦想实现“活动,野外穿越组冠军团队历经12天,深入人迹罕至的西藏荒芜之地,却不知道今年又会去哪里,无人区?戈壁滩?原始森林?我要参加【2014戈尔特斯户外梦想实现】,提交梦想方案,赢取出行基金,让我的户外梦想再次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