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以色列耶路撒冷哭墙西墙犹太人犹太教所罗门第二圣殿阿拉伯 |
分类: 亚洲-Asia |
以色列东西向不宽,最窄的地方1个小时就可以驾车穿越。我们的车也只花1个小时多点,便来到耶路撒冷。
从海拔下400多米,到海拔700多,竟似穿越了两个季节。刚才还是短打扮,到达耶路撒冷的橄榄山时,却恨不得把能穿的衣服都穿上。瑟瑟冷风中,夕阳把最美的时刻留给了我们。
耶路撒冷老城就在眼前,金顶寺是那么地耀眼,耳边萦绕着颂经的声音。
这就是耶路撒冷,一个让肃然起敬的城市,一个倍受瞩目的地方,一个圣地,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朝拜圣地。太多太多的故事发生在这片只有1平方公里的土地,我的足迹就要留在真真切切的耶路撒冷。
我有一点晕,眼前就是一条时空隧道,我就要穿越。
耶路撒冷Jerusalem是由Jeru城市和Salem和平两个词根组成,意为“和平之城”。自公元前10世纪,犹太大卫王在耶路撒冷建都,所罗门圣殿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的信仰中心,犹太人心中最神圣的城市。但几千年下来,特别是在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前,耶路撒冷的和平难以实现。
公元前586年,巴比伦灭了犹太国,所罗门圣殿被毁,犹太人第一次大流亡。
公元前515年,圣殿重建。第二圣殿在希律王时扩建。
70年,罗马帝国占领耶路撒冷,摧毁第二圣殿;135年,犹太人起义失败,第二次大流亡。
622年,耶路撒冷开始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伊斯兰教时代。
1917-1948年,英国托管耶路撒冷。


第二圣殿被毁时,有天使在一段西墙上哭泣,后来只有这段不到50米长,18米的残垣断壁存留下来,又叫西墙为哭墙。伊斯兰教后来在圣殿山上的圣殿原址修建了金顶清真寺,以至于犹太教的圣殿无法再重建,因为重建意味着拆除现有的伊斯兰教寺院。
相传圣殿山是穆罕默德登天与亚伯拉罕对话的地方,在伊斯兰教朝麦加方向礼拜前,都是朝着耶路撒冷的方向朝拜的。
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博物馆里,有老城的微缩复原模型,最大的建筑就是第二圣殿。
小男孩一直坐在男女分界线的栏杆上。
有人在哭墙下哭泣。
一阵轻风拂过,我的眼泪再也无法忍住。
我为什么哭泣?
我不是犹太教徒,也不是一个有信仰的人。
犹太人有一个心灵的家园,在哭墙下,他们可以离上帝很近,可以和上帝对话。犹太人经过两个世纪的颠沛流离,二战中被屠杀六百万人,换来今天的以色列,他们终于可以有一个自己的国家。我不懂希伯莱语,更无法理解犹太教徒的精神世界。
我在那里有一种感动,莫名的。为犹太人的坚韧?为自己无法读懂生与死?为自己的心无归处?
那天,我始终没有勇气将镜头对准哭墙下犹太人祷告的脸,不想过多地打扰那份让我动容的虔诚,只是任两行泪水,在西下的暖阳中,静静地流淌。
老城外,就是橄榄山。犹太人都愿意死后葬在橄榄山上,这里的墓地大概有15万之多。橄榄山被约旦占领时,大量的墓地被破坏,许多墓碑被用来修路和建军用厕所,要知道,有些墓和墓碑都有上千年之久。
哭墙下,有位犹太人问我为什么流泪,我告诉他我从哭墙上读出了一些东西。
“世上有十分忧伤,九分在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我们不哭!
更多以色列及近期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