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听说蚂蟥在吸人血的时候,会用吸盘紧紧地附在人的皮肤上,不吸个圆滚滚绝不松口,绝不离开.如果发现蚂蟥叮上身体的时候,必须用火烤或用鞋底使劲抽打,才能让它离开.千万不要用手去扯,这样可能把它弄断,而想取出留在体内的那一段则难上加难了.
1. 听说蚂蟥在吸人血时会钻进皮肤里,吸饱后才会出来.而且由于蚂蟥的吸盘具有麻醉的功能,通常被吸的人都没有什么知觉.待蚂蟥钻出来后,伤口要2个小时左右才能止住流血,这也许是因为伤口过大,或者是破坏了皮下组织造成的.这期间,人没有任何疼痛感.
在Nagarkot便遭遇到了蚂蟥,这要从尼泊尔的天气说起.纳加科特有着"喜玛拉雅山观景台"的美誉,一个藏在山中的小地方,有着众多的渡假旅馆,据说这里适合看雪山,睡觉,还有发呆.
2. 九月初恰好是尼泊尔的雨季,小雨总是哩哩啦啦地下个不停.透过拥挤的巴士车,可以看到山谷中一片清翠. 3. 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们只好坐在房间里,透过玻璃去想象远处的喜玛拉雅山是如何的美丽.也只能如此地意淫一下,然后再听一下别人描述的喜玛拉雅雪山是何等的壮观. 4. 趁着雨暂时歇息之时,出来透透气.山坡上,几个孩子在放风筝.后来一夜相安无事. 5. 第二天仍然是阴雨菲菲,喜玛拉雅山似乎永远地躲了起来.山顶的渡假旅馆很多,也有这种比较简陋的,不过倒是生活气息更浓些.
与其在旅馆里想象喜玛拉雅山的美,不如出去走走.于是听从当地人的建议,向山谷深处走去,那里有一个蒙古村落,生活着一群相貌上与本地人截然不同的人.据说便是当年成吉思汗南征时遗落的部族,经过几百年的岁月沧桑,现在讲的已经不是蒙古话了.
山路异常泥泞,走起路来非常艰难.北京的同伴大Q就是在这时中招的,他突然跌了一跤... 6. 这是当地人屋中挂的画像,上面是近代尼泊尔的各位国王.
跌了那跤后很久,大Q觉得手上粘粘的,这才发现血在一直向外冒,是黑色的,怎么止也止不住.当地人告诉我们,这是被蚂蟥咬了,不要紧的,过会就好.他们还给我们看他们身上被蚂蟥吸血后留下的痕迹,有很多,甚至可以说是密密麻麻.但我们是第一次见识到这种情形,还是感到有些恐惧,分明有一条虫子就在大Q的皮肤下啊! 7. 在蒙古村落呆了一阵子后,动身回往山顶的旅馆.天儿还是阴沉沉的,山坡上有人在放牛,伴着浓雾,我们仍然憧憬着远方,似乎忘了刚才被蚂蟥亲吻过.
回到旅馆后,大Q觉得鞋里好象进土了,有一种摩擦的感觉.但这里一直在下雨,哪里有什么土呢?脱下鞋一看...这不是土!是血液凝固干躁后形成的血粉!原来也是刚才摔的那跤时,被蚂蟥爬进了鞋里.大Q有些颤抖,却也找不到那条饱吸了他新鲜血液的蚂蟥.
我其实自从有了记忆后,便对软件爬虫有一种莫名的讨厌,更何况蚂蟥可以吸人血,还可以钻到人的身材内.看着大Q的颤抖,我也"舞蹈"了起来. 8. 终于有一点阳光在傍晚时出现,但那也成了夕阳,远处依然是云雾缭绕.每年的10月和11月,才是观赏喜玛拉雅雪山的最佳季节,最好时可以看到二十左右个山峰,这其中就包括珠穆朗玛峰.没办法,谁让这才是9月初呢.
也有听说蚂蟥无孔不入,有时候即使衣服穿得好好地,开口处都遮得严严实实,蚂蟥还是能够钻进去. 9. 左边是雨中的渡假旅馆,一到晚上Nagarko便寂静得无声无息,偶尔可以听见几声犬吠.而我们的枘加科特记忆是无法与蚂蟥分开的.(P1图片中的蚂蟥来自于网络,在此谢过图片的始作者)
在之前研究西藏的时候,据说在徒步墨脱时,翻过雪山后便是一片蚂蟥区.之所以称那个地方是蚂蟥区,是因为蚂蟥的数量非常之多,多到可以说是扑天盖地.穿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有一段因为气候温暖,也是蚂蟥的超生区.真的不知道此生是否有机会去徒步墨脱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因为蚂蟥吗?
寒江独钓参加了新浪原创摄影之星评选活动,喜欢寒江博客的朋友们,请投寒江独钓一票,谢谢您的肯定!
回望来途之西藏:
珠峰大本营体验高海拔 扎什伦布寺的芸芸众生 江孜过后我看到了天眼 玛吉阿米和仓央嘉措
心中的圣湖纳木措 哲蚌寺里初窥虔诚 羊卓雍措的蓝水蓝天 然乌湖慑人心魄的水和冰川
更多精彩尼泊尔:
尼泊尔神庙很黄很暴力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