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城探寻古迹之旅】

(2014-09-09 07:12:29)
标签:

旅游

哈尔滨

历史

文化

阿城

分类: 流年往事VS读书生活感悟

                  ——————距今237年阿城清真寺——————

这些年来,去阿城的次数已经无法计算。每每有朋自远方来,就会带到金上京遗址转一圈,以为这就是阿城的全部历史遗存了,没想到这一次的深度挖掘让我对阿城的印象来一次刷新!

阿城清真寺是东北地区颇负盛名的建筑,是龙江四大清真古寺(依兰、宁安、齐齐哈尔)之一。这不仅是阿城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更因其历史悠久,构思独特,建筑精美,已成为黑龙江省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城清真寺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77年),当时仅有平房数间,寺址设于当时的阿勒楚喀城的西部高地(俗称西岗子)。嘉庆七年(1802年)由管寺乡老杨华先出面,耗白银三百余两,以满人名义购买块地产:一块(约800平方米)用于建寺:另一块(约10900平方米)则作为回民公墓。清真寺又经道光、咸丰几十年间不断扩建,已具相当规模。当时寺内有瑶殿、卷棚、南北讲堂、对厅、淋浴室、教长办公室、学员宿舍,厨房等三十多间房屋,回族人平时星期五聚礼日或本民族节日等宗教活动都在寺内举行。同治五年(1866年)以马震龙(绰号马傻子)为首的农民义军,攻陷阿城,清真寺部分建筑,毁于兵乱。同治十二年(1873年)一场大火烧毁了这座辉煌壮丽的建筑,光绪十六年(1890)年于旧址重建清真寺,二十六年(1900年)竣工。重建后的清真寺,为殿式建筑,古雅浑厚,造型精美,由主体建筑大殿和附属的对厅及南北讲堂组成,大殿由瑶殿,中殿和卷棚组成。中殿五间东西宽8米,南北长17米;卷棚三间,东西宽7米,南北长11米,瑶殿、中殿、卷棚紧紧相连,栋、梁、桷彼此牵制,结为一体,古典彩绘,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金碧辉煌。三殿统称为大殿,共323平方米。大殿左右两个月亮门和水泥板块甬路将大殿北、西、东三面花园连接起来。

 





清真寺的拜殿和遥殿



瑶殿底层三间,东西宽10米,南北长11米,上两层塔楼,又称望月楼,楼顶斗拱飞檐。
顶端的宝葫芦锡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十分威严庄重。顶上面是伊斯兰标志的第一弯月牙。


寺的正门正中悬挂“大可参悟”木质匾额,长2.4米;右侧悬挂“西域宗风”木质匾额。 据说是清代古匾







百字赞


细节之美
大殿山墙磨砖对缝,木兰花是砖雕的精华,十分精美,望月楼全为木制结构,近30米高,巍峨峥嵘
站在地面仰视,可见雕刻于栋、楹、梁、桷、板、槛之上彩绘的藤条、仙桃、葡萄、荷花、山水亭阁等等,
十分细腻,别趣生动,国色天香。 




清真寺内百年古树



——————距今109年阿城糖厂遗存折衷主义老建筑群——————
 原阿城糖厂始建于1905年,是我国第一家机制糖厂。厂内一个欧式折衷主义建筑群,包括厂房、办公楼和住宅等等,其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已有百年历史。史料记载,1905年波兰人留布林制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柴瓦德夫在阿什河西岸投资建设糖厂,1934年由日本人接收,称北满制糖株式会社阿什河制糖厂。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进驻阿城,将糖厂委托给哈尔滨秋林股份有限公司代管,11月,苏联红军将日本人股份售于老巴夺经营,成立松江制糖股份有限公司。1950年新中国全部收回老巴夺股份,改为全民所有制,隶属黑龙江省制糖工业公司。该厂现存的7栋欧式建筑,记录了哈尔滨市工业发展历程,见证了百年风雨历史,也丰富了阿城地区历史文化的内涵。   
   
现在这里还有部分老职工在居住


       据这里老住户、糖厂老职工杨女士(1995年退休)介绍,这三栋老职工家属房分别是波兰、日本、俄罗斯三个国家先后建起来的,风格大体一致。

http://s15/mw690/001nknQgzy6LHd49JaCde&690

http://s13/mw690/001nknQgzy6LHd2VpXSdc&690

http://s10/mw690/001nknQgzy6LHd3jjRL89&690



http://s10/mw690/001nknQgzy6LHd3jos969&690

http://s13/mw690/001nknQgzy6LHd4h4Fm6c&690

http://s8/mw690/001nknQgzy6LHd4ntL907&690

糖厂老厂房,当年还有铁轨直接通到这里,可以想象当年鼎盛繁荣景象

http://s15/mw690/001nknQgzy6LHd83Gpgce&690

http://s13/mw690/001nknQgzy6LHdSUvaQ5c&690

http://s9/mw690/001nknQgzy6LHd2ZTdK08&690

http://s9/mw690/001nknQgzy6LHd8hGzec8&690

http://s15/mw690/001nknQgzy6LHd4O2jY2e&690

糖厂正门雕塑 

http://s15/mw690/001nknQgzy6LHd4sWWW2e&690

住宅楼对面的办公楼,据说当年不少厂内年轻人周末到这里跳舞


http://s11/mw690/001nknQgzy6LHd57ExA7a&690

老建筑内部原汁原味的细节,100余年老物件,岁月斑驳痕迹在这里随处可见

http://s7/mw690/001nknQgzy6LHdSQhmu16&690

http://s7/mw690/001nknQgzy6LHd3Kitoc6&690

http://s2/mw690/001nknQgzy6LHd3P6YV11&690

用手感受一下百年木质质感

http://s3/mw690/001nknQgzy6LHd3IAx402&690

http://s3/mw690/001nknQgzy6LHd3vlKi62&690

http://s11/mw690/001nknQgzy6LHd3Ft8K1a&690

http://s11/mw690/001nknQgzy6LHd4cvay8a&690

http://s8/mw690/001nknQgzy6LHd3d6ibe7&690

http://s1/mw690/001nknQgzy6LHd3UwYE40&690

http://s16/mw690/001nknQgzy6LHdTawRF3f&690

http://s1/mw690/001nknQgzy6LHdSYwz620&690

http://s6/mw690/001nknQgzy6LHd3sONvb5&690



刚一出了糖厂正门,就看到马路对面,有一栋掩映在破旧低矮临时房里的一栋红色砖瓦结构的小楼,
格外显眼,一看便知还是百年欧式建筑风格遗存。穿过这条小径,临近拍摄

http://s1/mw690/001nknQgzy6LHd4zfA4c0&690


http://s15/mw690/001nknQgzy6LHd4U5Bk3e&690

老糖厂正门外的阿什河 
       阿什河是黑龙江省境内的一条河流,为松花江的支流。历史上又称阿勒楚喀河、按出虎水,都为满语“黄金”的意思。该河有两个源头。右源为阿城河,发源于阿城市山河乡大个岭南麓。左源为阿什河,发源于尚志大青山的尖砬子山南麓。两河均流向西南,汇合后先沿尚志市和阿城市边界,后沿阿城市和五常市边界流向西北,在哈尔滨市东郊注入松花江右岸。全长257公里,流域面积870平方公里。阿什河流域是金朝的发祥地,金朝前期都城上京城建于阿什河左岸今白城村。并于白城西开凿运粮河(俗称“金兀术运粮河”)西通松花江,长96.5公里,为金代都城漕运河道。建有阿勒楚喀城。其流域多古迹,有松峰山道教遗址、金代上京会宁府遗址、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址、金齐国王完颜晏墓、亚沟石刻等,均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http://s12/mw690/001nknQgzy6LHd4TolZdb&690

在阿城铁路北,还有一处百年俄式建筑群,继续见证着阿城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

http://s13/mw690/001nknQgzy6LHjjkXveec&690

http://s7/mw690/001nknQgzy6LHd4YujA36&690

——————距今187年阿城文庙——————

       阿城现存的文庙(位于阿城市文庙胡同6号)始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咸丰元年(1851年)至同治元年(1862年),历时三个朝代建成,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是黑龙江境内文庙建筑较早的一座,比哈尔滨文庙早建100多年,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历史遗迹。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重新修建,使之成为一处完整的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清代建筑群,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为两进庭院式建筑,四周环以砖构围墙,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庭院面积为0.33万平方米。建筑的中轴线上,自南向北整齐地排列着影壁、泮池、泮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大成殿前置东西两庑厢房,后置崇圣祠,啓圣祠,布局规范严谨,是一座建筑规制非常完善的祭祀孔子的庙宇。民国初期这里仍继续祭祀孔子,1945年由人民政府接管后改为它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1995年6月6日经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文庙在修缮中,禁止入内,只好请那里工作人员帮忙拍摄

http://s13/mw690/001nknQgzy6LHd5quII6c&690

http://s7/mw690/001nknQgzy6LHd5oO7sc6&690

    城市化进程如同汹涌的海浪,将一个个老建筑吞没,如今,200余年的文庙被钢筋水泥重重包围着,遥遥无期地修缮中。

http://s15/mw690/001nknQgzy6LHd5kujI8e&690

——————距今900年阿城金上京城墙遗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