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我花了几天功夫告诉女儿:上床和沙发就要脱鞋鞋,否则会把床搞脏;下地就要穿鞋鞋,否则肚肚会着凉会痛。女儿20个月就会自己穿脱鞋子了。今早女儿和我在楼上,我照旧在跑步机上狂奔,一边留意着女儿的动作。她把带上来的玩具盒子搬到沙发上(前几天都是坐在地上的垫子上玩的),然后爬上沙发,转过身坐在沙发边缘,三下两下脱掉狗狗绒布拖鞋,这才翻过身爬到沙发中央,开始摆弄她的玩具。我大声赞扬“乖”,她抬头看看我,给了我一个阳光板灿烂的笑容和一个飞吻,因为受到表扬便张开双手要我抱抱,一扬手把一个玩具碰掉了,她叫了声“掉”(她至今只会说一个字),我说等会妈妈跑完了就帮你捡起来,她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地上的玩具,叹了口气,就转身爬下沙发,我以为她会捡起玩具再上来,看她往上爬时手里拿的不是玩具而是狗狗拖鞋,只见她爬上沙发,转过身坐在沙发边缘,慢慢穿上她的鞋子,跪着转身爬下沙发,这次是捡起玩具再上来,上来后又重复了最开始的拖鞋动作。一切就绪,她穿着袜子坐在沙发中央守着那堆玩具,满意的开始玩。从始至终,捡掉地的玩具花了十秒钟,脱鞋穿鞋花了十几倍时间。在她小脑子里,妈妈说了“下地就要穿鞋,上沙发就要拖鞋,哪怕只是下地一秒钟也要遵守原则”。我对我的教导有方洋洋得意,同时被我乖女儿的自觉遵守原则感动的说不出话,跳下跑步机,满头大汗的亲她苹果脸蛋,她被我亲完后指着踏步机说“上”,女儿是我教练,每天跑步机一停,就让我上踏步机,踏步机停了就指AB椅子“逼”我做仰卧起坐,每天不做完一套程序就不放过我。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比成年人有原则得多。现今社会原则条款好象只是写出来应付国家政策的,而且有时方便了少数人打擦边球钻空子不遵守原则。先说小的,“禁止停车”就是最好的停车地方,别人都不停,这么大地方自己横着停竖着停多爽,结果不是占了卸货车位就是堵了别人家门口。公交有先下后上,就有人门一开就上,第一个冲上去抢座,结果是下车的下不来上车的被堵在外面。大的,禁制行贿索贿,越禁止越贿赂,成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了,有买的就有卖的,鸡生蛋蛋生鸡。有一方能像我乖女儿一样多花一些时间做到遵守原则,社会风气就会好很多。我教育女儿用的是最原始的方法,先是做榜样,她做事做对了大肆赞扬,要夸张的表扬,让她有做对事时的成就感;做错了要批评,而且是要有行动的批评,体罚制,不用一上来就拳打脚踢,先告诉做错了的后果及其影响,不要低估幼儿的理解力,他们远比你想象的成熟。然后告诉她如果她不遵守原则,妈妈不高兴了,不和她玩了。再犯并且不听话时再打手。一般对我女儿来说,妈妈不高兴了已经是最大惩罚了,而妈妈高兴是最大奖励。
对于成年人来说生活可惜不是这么简单,或者说其实可以这么简单,只是我们把生活复杂化了,要顾虑太多,似乎没有一个吸引人的奖励和让人畏惧的惩罚;随地吐痰罚一元,掏出五元来,没零钱,再吐四口痰不用找了。等车排队的人被插队的气死没人管,结果上不去车的还是排了对的人,一怒之下下次也不排队了,于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可作为成年人做事应该不再用物质刺激了吧,又不是马戏团驯兽,这么多年的教育应该心里有把称。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教育问题,我这里说的教育不只是学校里老师教授的,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榜样,经常看到大人当这孩子的面闯红灯抢座,这样的环境孩子怎么可能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那些约束不住自己的家长们,试着在孩子面前严于律己些,拜孩子为师,慢慢可以让自己改掉很多恶习。我以前经常手忙脚乱,因为要教给女儿有条不紊的生活方式,自己也慢慢变得有井有条了。所以先教孩子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再和孩子学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吧。用一句时髦的奥运话来说“每天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