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人工制造的男性生殖器。名字叫“祖”。
前几年在古玩市场,无意间发现了这个祖。它被随意的摆放在几件残破不堪的碎铜片之间-----------那些碎铜片是随葬的铜器杂件破碎后形成的。拿起来看看了看,发现着土的一面已经被腐蚀的很厉害了,一摸掉渣。表面浸着一层绿色,这是与青铜一起入土后,被铜锈长期浸蚀形成的颜色。根据碎铜片推测,它入土的时代大概在战国----秦汉,不可能晚于汉。仔细看看,居然是象牙做的,在没有被腐蚀的地方,居然可以看到清晰的牙纹。牙祖长约10公分,尾部有一公分直径的孔通道前面,最前端有尿道孔和冠状沟,及其像形。

就是一个男性生殖器,为什麽叫"祖"?为什麽用象牙这种高级材料制作?它的用途是什么?
古代的“祖”字作“且”,甲骨文中的且字,上面是尖的,像男性生殖器。古代生殖崇拜,要祭祀这个“且”。于是后来又在且旁边加了一个“示”字旁。示字是古代的祭祀台,像带腿的桌子上放着祭祀品。就形成了现在的祖字。人们把各种材料制成的男性生殖器统称作“祖”。又根据不同的材质,在前面加上材料的名称。石头做的叫“石祖”;同做的叫“铜祖”;陶做的叫“陶祖”;牙做的叫“牙祖”......

祖,一般有两个作用。祭祀和实用。史前时期的祖多为祭祀用。商周以后尤其是明清多为实用。这件牙祖与铜器一起随葬,虽然我们没有看到完整的铜器,但是根据使用象牙和铜器陪葬来看,墓主人应当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人。贫民老百姓是用不起象牙的,莫说陪葬了。

这件牙祖体积不大,比较接近真人生殖器。这样的体积不适用于摆放祭祀。因此我认为它是一件实用器。

由此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假设,墓主人是一位官僚或者富人的妻子或者小妾。年龄差距较大。也许男人太老了,也许男人去世了,总之,她需要这样的代用品。而家庭经济和社会环境又容许她使用这样的器物。古代尤其是汉代以前,人们视死如生,在阴间要过与阳世间一样的生活。因此他们要大量随葬生活用品。随葬这样的器物也就不足为奇了。
-----------------------------------------------------------------------
论语天天读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