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家离黄河边较近,自行车大约10来分钟的路程。黄河边上有一片湿地。前几年改建成了湿地公园。有木质栏桥蜿蜒水中。湿地中多芦苇,蒲,睡莲和野花草。许多种水鸟栖息。最多的是野鸭。野鸭原是一种警惕性很高的水禽。这几年加强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加上收缴猎枪,野鸭的生存环境大为改善。湿地公园水中又有许多鱼和浮游生物,小岛上有各种草籽,人们又不惊扰它。野鸭自由觅食嬉戏,自在生活。生活一好,索性不走了。有几个不同的家族就成了这块湿地的常住居民了。

去年我曾经给他们拍过照片。远远的,不肯近前。镜头焦距够不着,拍得很小,不中看。

今年好了许多,可以在十来米的距离上拍照了。他们的宝宝出世后。老鸭子领着小鸭子在木桥附近的水面游戏觅食。工作人员便给他们一些吃剩的碎馒头等食品。大鸭子警惕性高,不敢取食。小鸭子初生牛犊,全然不惧,争相吞食。我要拍他们,也学着带些馒头大饼给他们吃。慢慢的混了个脸熟。大鸭子也不太惧怕了。每次我去,不管它们在不在跟前水面,我只站在桥上对这芦苇吆喝:鸭---------鸭鸭鸭鸭--------鸭鸭---------那些大大小小的鸭子便从芦苇荡里游了出来。这时如果你抛出手里的碎馒头,他们的游速立刻加快许多,水面泛起许多三角形的涟漪。那些迫不及待的便飞起来。哈,这时就可以尽情发挥相机连拍的功能了。

和鸭子熟了他们能够听出我的的声音来。似乎也熟悉我的身影或者面容。我走,他们也跟着走。有的鸭子甚至会摇摇摆摆的爬上岸来。一伸手就可以抓得到。我怕惊了他们,忍着不抓。只拍照。

对鸭子来讲,我以前是个恶棍。曾经以拥有三支猎枪为自豪。射杀了不少动物。后来在猎回的兔子的母体中发现了小兔子。感触颇深。写了篇文章发在报上,从此再没有打猎。我不晓得自己为何变得善良了。前几日去榆中青城古镇拍荷花,见到一群游人买了一只羊,要在野地里杀了煮肉吃野餐。那羊被捆在地上,也不挣扎,似乎在流眼泪。我不忍心看,转身离去。拍了一阵又走到那群人附近,羊的尸体已经掉在了树上,屠夫正在掏肠子,皮已经摊在了地上,上面放着羊的胃。大家围着看,并且欣欣然议论着。
我无语,默默离开。

我不是佛教徒。
我喜欢动物。今后绝不会再猎杀它们了。
野鸭子真好。
愿它们家族越来越兴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