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下)上演东方版“迷失”

标签:
娱乐 |
分类: 娱乐评论类 |
《赤壁》(下):迷失的中国大片?
今天是女儿一周岁的生日,所以,家里人特意在《赤壁》下集第一天公映的时候到家门口的万达看《赤壁》,人的确不少,看来大家对吴导演很是捧场。在看电影之前,还后悔没有把家里的《赤壁》上再看一次,好连起来看。
不过,对上部分说什么的确没有什么印象了,不温不火的,据说下半部分很震撼,就凑活看吧。说实话,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在万达这么优良的观影环境下,效果的确不错,尤其是长时间的火攻,让人大气不敢出。
看完了,回想一下除了场面大一点,好像也没有什么,哦,还有一些另类的说辞,最典型的就是“别闹”,虽然有笑料,但放在史诗大片中总会觉得有一点别扭。我不是忠实的三国迷,对吴导演怎么改变都没有意见,只要把一件事情表现出来就好了。
吴宇森导演此前也说过,这不是历史,是娱乐。我深表赞同,电影本来就是让人娱乐的,要想忠实于原著,最好看电视剧《三国演义》,我不想纠缠于历史的真相来看《赤壁》,那样的话这部电影必定会被批得体无完肤,胡闹的剧情太多了。
早上看报纸,高军预测3.5亿元,想象上部分全球7亿元的票房,这或许不是笑话,吴宇森导演加上三国历史加上一大批的重量级明星加上沸沸扬扬的炒作,《赤壁》下的确很有潜力,但票房能算成功的标志吗?
早年的《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都获得不错的票房,制作也都很精良,但口碑好像都不怎么样,那时有评论说这是国产大片虚妄的繁荣,也是中国大片和中国导演的悲哀。想不到事情在几年后依然如此,依然习惯使用大场面来刺激人们的视觉神经,但却不会让一个民族思考点什么。
还有,早些时候看到报道介绍了所谓的激情戏,但看后都名不副实,如果这都算激情戏,那不知道《色戒》算什么了,不知道为何吴导演也要演戏这样的炒作思路,激情戏开道,实际上却子虚乌有。还有弄的众多情节都给人一种断背的嫌疑,好像成了《断背山》了。
吴宇森导演曾说,这部《赤壁》是拍给全世界观众看的,我们也常说,民族才才是世界的,但吴导演好像忘记了这一点,把世界的当成民族的,本末倒置,也难怪惹的那么多的人不满,那么多的情结背离国情,成了向好莱坞献媚的工具。
《功夫熊猫》为何会在中国大获成功而且口碑不错,为何是一位出自于国外导演之手,这部虽然带着好莱坞和美国痕迹,但却展现了中国雄风;还有《卧虎藏龙》,这部很好诠释中国的电影依然风行西方,国外的观众或许想看看中国到底是什么样的,什么才是中国精髓,而我们的导演却要在拍摄中国电影时考虑国外一些偏执的观众,岂不是悲哀?
有评论说中国电影时说,“一昧地靠武侠来释放东方文化魅力的大片,还未跳出模式单一这一怪圈。东西方文化差异和观影方式不同让东方文化不断萎缩,影片自我约束迎合商业模式,大片导演只能上演貌合神离的影片,于是大部分靠本土风格的妥协换取国际市场的票房,尝试一次次地落败,而顶着大片帽子的国华语影片只能在国内市场换取商业票房和成就,而其中的艺术和文化早已遗失殆尽。”我认为的确一语中的。
美国电视剧《迷失》在中国风靡一时,现在看,吴导演也迷失了,迷失在商业化和国际化的选择上,但文化的传承却没有了底气。我的看法或许让醉心于娱乐为王的时候多少不合时宜,但只是略微抒发一下心虚,还望喜欢《赤壁》的观众见谅。
吴导,“别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