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余少群铁定饰演成年贾宝玉的五大理由

(2008-05-09 16:14:21)
标签:

李少红

余少群

贾宝玉

红楼梦

娱乐

分类: 娱乐评论类

余少群铁定饰演成年贾宝玉的五大理由

余少群铁定饰演成年贾宝玉的五大理由 

昨天,新版《红楼梦》导演李少红做客新浪,宣布该电视剧将于 525日开机。虽然李少红导演对于该剧的众多疑惑作了解答,但对于成年贾宝玉人选依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答,她是要把这一最大的悬念放到522日主创亮相时隆重揭晓。

令人意外的是,最受关注的宝玉将由五人来饰演:一个含玉而生的;一个一岁的时候还爬着抓阄的,一个黛玉入府之前八九岁大的;一个是两小无猜跟黛玉一块儿长大的,还有一个就是成熟了的。

虽然悬念要等到22日揭晓,但成年宝玉的人选已经开始浮出水面,那就是被投资方内定的余少群。种种迹象已经表明,余少群是饰演成年贾宝玉的铁定人选。

第一,争夺贾宝玉的几位备选都已经各有归属。在之前宝玉的备选人选中,徐矗已经宣布饰演柳湘莲,另一位具有较强实力的车缙已经确定饰演贾蔷,剩下的余少群实际上成了唯一的竞争者。

 余少群铁定饰演成年贾宝玉的五大理由

第二,余少群符合李少红导演和制片方的标准。在宝玉最终公布之前,片方已经多次宣布宝玉的条件,比如制片方曾经宣布宝玉已经确定,其中一个特征就是“学习戏曲的新人”,余少群的科班出身正好符合;另外,李少红也十分中意余少群,多次找余少群谈话,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意图十分明显。昨天的聊天中,李少红也没有对余少群饰演贾宝玉直接否定。

第三,余少群的个人形象十分符合理想中的贾宝玉形象。原著中的贾宝玉是圆脸,当年欧阳奋强之所以是经典造型,就是因为他的脸型接近原著描写。在这方面,余少群最接近欧阳奋强的气质和脸型。虽然年龄偏大,不如当年欧阳奋强有优势,但是他的戏曲造诣、古典气质的优势十分明显。

 

第四,余少群自身具有强烈的红楼情结。余少群有很深的红楼情结,他看过四个版本的《红楼梦》,并多次在舞台上成功扮演贾宝玉。他曾杀入红楼选秀上海赛区宝玉组5强,后因为出演青年梅兰芳而放弃比赛。余少群对《红楼梦》也有自己的理解,从他把参加红楼选秀时的参赛感言编成诗句中可以看出,余少群不但外形好,文学功底也相当了得。这次在陈凯歌导演的介绍下进入《后楼梦》剧组可以说是一次圆梦。

第五,余少群具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和专家支持。余少群这个名字最初为人所知是因为陈凯歌导演的新片《梅兰芳》,当时他脱颖而出,担任少年梅兰芳的扮演者。目前在不少论坛上,余少群也是呼声最高的宝玉人选。另外,一批红学专家力推余少群,认为余少群是最接近原著描写、最符合宝玉要求的不二人选,同时也认为余少群是所有曝光人选包括红楼选秀选手中最佳宝玉人选。

 余少群铁定饰演成年贾宝玉的五大理由

【和贾宝玉神似】

余少群的成名之路

余少群14岁时不顾家人反对考取了艺校,学了整整6年汉剧。在校期间,他曾获首届武汉市艺术人才“艺蕾奖”,享受人才津贴。毕业后,余少群进入武汉市汉剧院青年团,2004年拜师汉剧艺术大师陈伯华,成为其关门弟子。

第二年,23岁的余少群成功举办了个人艺术专场演出。不久,他被上海越剧院相中,作为特殊人才被引进上海,转行学起了越剧。

2007年初,余少群被陈凯歌导演的《梅兰芳》剧组看中,出演从学戏到成名阶段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对于这部电影,余少群表示没有太多的压力:“我的经历和梅兰芳的经历有些相似,我们都是唱戏的。我不质疑自己的能力,虽然经历不算丰富,但毕竟也在舞台上站了10年,所以比较容易进入状态。对于这部戏,我没有压力,反而有股冲劲。”

余少群铁定饰演成年贾宝玉的五大理由

 余少群铁定饰演成年贾宝玉的五大理由

【余少群的梅兰芳剧照】

由于没有学过京剧,所以余少群目前在北京封闭训练苦学京剧和表演。而余少群的一位朋友告诉记者,电影版《红楼梦》已经开始进入筹备阶段,投资方和导演已决定邀请余少群出演贾宝玉一角。

2007年的“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余少群也参与了上海赛区贾宝玉组的比赛,并闯进赛区前5名。

余少群说:“我对选秀不‘感冒’,不会到处参加,但我很喜欢《红楼梦》。”不过,在接到《梅兰芳》剧组的邀请后,他不得不放弃比赛。问他是否后悔,他表示:“不后悔,如果再选择的话,我肯定还是会选择《梅兰芳》,因为梅兰芳的经历和我相似,我们对戏曲的感情都很深。”至于今后的发展道路,他一口气说出三个“不会”:“我不排斥影视剧,但我不会离开越剧团,不会离开本行,不会放弃戏曲事业。”

余少群铁定饰演成年贾宝玉的五大理由 

【个人档案】

生日:1011日星座:天秤座

爱好:游泳、羽毛球、上网、看书

荣誉:2000年主演《抢伞》一剧获首届武汉市艺术人才“艺蕾奖”;2002年就职于武汉市汉剧院之后,同年荣获武汉市文化局优秀团员,并享受武汉市艺术人才津贴;2004年因主演《玉簪记》被汉剧艺术大师陈伯华收为“关门弟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