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入选CCTV十大图片的藏羚羊经典照被证造假

(2008-02-19 08:18:22)
标签:

文化

分类: 经济评论类


最新进展:

《大庆晚报》就刘为强假照片事件发表公开道歉声明

针对近来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刘为强假照片获奖一事,刘为强供职的《大庆晚报》的编委会18日通过互联网发表了公开道歉声明。

《大庆晚报》在道歉声明中说:本报摄影记者刘为强于2006年发表的《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一稿,在全国多家媒体转载,并获得中央电视台《影响2006》年度新闻图片铜奖。经查证核实,以及本人确认,为PS合成图片。本报特诚挚向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以及发表相关新闻图片的媒体致歉,并为由此而造成的恶劣影响,向摄影界及广大读者和观众致歉。

2006318,《大庆晚报》摄影记者刘为强从大庆市启程奔赴可可西里,执行《大庆晚报》可可西里保护藏羚羊行动,大庆晚报及大庆社会各界对此次行动给予了全力支持。

《大庆晚报》在道歉声明中表示,虽然刘为强付出了300多天的艰辛努力,为藏羚羊保护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在新闻图片的表现上违背了新闻记者的操守和职业道德,运用技术手段处理新闻图片,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大庆晚报》有关负责人说,虽然刘为强参加中央电视台年度新闻图片评奖活动是个人行为,不是报社推荐的作品,但是报社也要负领导责任、教育责任和监管责任。

《大庆晚报》在声明中表示,为了吸取教训,维护媒体的公信力,报社目前作出三项决定:全面整顿新闻队伍,加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操守教育;刘为强退回在中央电视台获得的奖杯和证书;对摄影部副主任刘为强给予解聘处理,并取消所获荣誉称号。

据了解,《大庆晚报》现任总编辑王忠一在17日的报社内部会议上引咎辞职。

入选CCTV十大图片的藏羚羊经典照被证造假

当初看到它的时候曾让我激动:青藏铁路上的火车和野生动物通道上的藏羚羊在同一个时间出现在作者的镜头 之中,多么精准的一个决定性瞬间啊!所以之后照片入选CCTV影响2006年度十大图片……但前日我发现,在图片的最下方,有一道十分明显的线……”12 日,一个名为《刘为强获奖藏羚羊照片疑似造假》的帖子出现在了全球最大的中文摄影网色影无忌上。

网友质疑:获奖照片是PS

   
网友dajiala称,210日,当他经过北京5号线地铁的照片展出处时,偶然发现了这一疑点。我注意到照片因为斜着放置,上面积了一些灰尘,就下意 识地低头要吹一下浮尘,这个时候,我突然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细节:在图片的最下方,有一道十分明显的线,这个时候,我的心里突然一震……仔细观察,这明显是 一道拼接的痕迹,出现在照片的最下方……我当时突然冒出了一个让我不愿相信的想法:如果火车和藏羚羊是两幅照片,那么,那个决定性的瞬间不就成了很简 单的PS技巧了吗?……”

拍摄者:照片确系PS

   
这张照片的拍摄者叫刘为强,现任《大庆晚报》摄影部副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高级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昨日17时许,记者拨通了刘为强的手机。

   
羚羊是真的,桥也是真的,但是瞬间不是那么好赶。刘为强承认照片确实是PS(用Photoshop软件修改)的。刘为强说,这组照片拍摄于2006 年,这张照片也是一直作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宣传画、明信片素材出现。后来,由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将照片提供给了《中国环境报》,并刊登。照片公开发表 后被央视发现,并入选2006新闻记忆年度新闻图片,获得了铜奖称号。这张照片我从来没有以新闻图片的形式发表过,也没有将它用来参选荷赛、中国新闻奖 等新闻类图片大赛。对于为什么PS的照片能获新闻奖的疑问,刘为强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参评的评委们不了解藏羚羊的习性。

专家:央视应对此事负责

   
某资深摄影专家认为:新闻照片首先必须强调新闻事实成立,决定性的瞬间如果被偷梁换柱,那么,这个新闻事实就是不成立的,参选新闻图片奖显然也就是不符合逻辑的。这位摄影专家认为,不管拍摄者如何回应,作为颁发奖项的央视应该首先负起责任。
网友指出的三大疑点

    1.
此处有红色拼接线
    2.
火车经过时,藏羚羊依然呈直线前进,与其易受惊吓的习性不符
    3.
两张拍于不同月份的照片中,两块石头的形状和角度几乎一模一样

后续:刘为强正式回应羚羊照

对于这幅照片的发表,刘为强表示,这幅照片压根就没有作为新闻照片发表,而是将数十幅原始照片作为素材提供给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制作宣传画之 用,画面中羚羊照片、火车照片的确不是同一时刻拍摄,是本人在同一地点拍摄的,当时做为宣传画,大家以为火车和羚羊出现在同一画面中更有感染力七 手八脚合成在一起的,制作时有多人在场,并未有故意隐瞒。 照片公开发表后被中央电视台发现,并入选“CCTV影响2006年度十大图片,在中央电视访谈时,刘已经明确表示这是一幅合成照片,只是节目组认为这无关紧要,反而会削弱影响力才未在公开节目中播出。

1、作者本人并未将这幅照片作为新闻图片发表,也并未刻意隐瞒后期合成的事实,作为非新闻图片,并不排斥后期处理。

2、听说已经有数万人点击质疑其照片作假的帖子,说明了大家对摄影作品真实性的关注以及对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关注,如果因此能让更多人关注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关注藏羚羊,那么本人不在乎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3、本人在进入可可西里拍摄藏羚羊的初期,的确有猎奇、摄影获奖等个人目的在里面,当在自然保护区奔波数百个日日夜夜之后,心态已经完全改变,目前正致力 于尽自己之力帮助藏羚羊的保护事业,正在组织大规模的捐助活动,既然作假已经澄清,希望关注作假朋友们也都来关注藏羚羊保护事业,伸出自己的援助 之手。

央视回应:作者自称图片为原创

针对近日有媒体发表文章称,《影响2006·CCTV 图片新闻年度评选》铜奖作品《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存在造假一事,央视国际网站216日独家采访了央视相关部门负责人。

这位负责人表示,《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之所以能够入选,一是此前该新闻图片已经新华社等媒体公开发表;二是作者本人认为该图片为原 创,均符合评选细则规定。针对该图片是否为原创,记者还专门调看了当时颁奖晚会的节目资料。以下为央视主持人李小萌与刘为强在颁奖现场的对话——

    李小萌:刘为强,首先祝贺你,还要跟大家透露的是,刘为强是我们今天所有的获奖者当中最晚得到消息的,你是在哪一天得到消息的?

    刘为强:前一天。

    李小萌:前一天才知道,当我们的工作人员给您打电话的时候,您正在哪儿呢?

    刘为强:在无人区,可可西里无人区。

    李小萌:所以您赶到这儿也是几经周折吧?

    刘为强: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本打算没有时间到这儿,因为现在正是藏羚羊交配的季节,这个瞬间很难得,但是我想既然能给我一个机会,能给中国藏羚羊一个机会,我还是赶到这儿。

    李小萌:你觉得你领奖是藏羚羊一个机会。

    刘为强:应该是吧。

    李小萌:你看你这张照片,在海拔四五千米的无人区,你和火车,和藏羚羊同时出现在一个时间和一个空间的这个机率有多大?

    刘为强:这个用摄影的语言说是一个瞬间,很短很短,因为藏羚羊这种生灵,它本身就是生性特别胆小,人离得很远的情况下,它已经跑掉了。我拍 这张照片的时候是在前面挖一个掩体,半米多深的一个掩体,我在掩体当中,上面盖上东西,所以藏羚羊才能有幸从我的对面冲到我的镜头跟前,实际藏羚羊经过的 时候大约也就是几秒钟,但是我在掩体当中等了八天时间。

    李小萌:八天?

    刘为强:对。

    李小萌:八天,八天的意义是八个日夜吗?八个24小时吗?

    刘为强:几乎是八个24小时吧。

    李小萌:当你等到第七天的时候,你怎么知道到第八天这个羊一定会来?如果第八天还不来,第十天还不来,怎么办?

    刘为强:我还会等下去,实际上我也知道,就是等到八天,甚至等到十八天也不一定能等到这个瞬间,但是作为一个记者,我就应该坚守在那儿,就是为一个美好的瞬间,我可以等,别说是八天、十八天、二十八天我也会等,因为从3月份一直等到现在,我一直在拍摄藏羚羊。

    李小萌:藏羚羊是你拍摄这组照片的主题,你选的这个地方,火车和铁轨是很重要的一个主体,你在这儿要拍这张照片的目的是什么?

    刘为强:我想在200671号的时候,能把藏羚羊、火车、人和自然的这种和谐,我想用我的一张图片表达出来,因为地球是大家的,人和动物这种和谐也是大家所期盼的。

    李小萌:你是风尘仆仆赶到我们这个现场领奖,领过奖之后你是马上就回去,还是回家看看?

    刘为强:我明天的飞机,我还要飞回到格尔木,因为藏羚羊交配的季节很短暂,一年当中我把藏羚羊的四季的生态都已经拍完了,就差一个最后的藏 羚羊谈情说爱的场面,我想把它拿到,明年这个时候我还要以《大庆晚报》的名义,号召270万大庆人为中国藏羚羊捐款,只要我的这张图片能让大家更多地理解 藏羚羊、了解藏羚羊、关爱藏羚羊,我这个辛苦就没白费,谢谢大家。

    采访中,该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央视高度重视媒体相关报道,正会同评委会组成机构和专业人士密切关注事态进展,并将依据调查结果作出进一步回应和处理。


推 荐 阅 读

《士兵突击》沦为烂剧亚军的四重诱因【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61c3001008j0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