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赵怡凌
赵怡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103
  • 关注人气:179,2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名状》:恢宏之下难掩八大败笔

(2007-12-17 09:49:32)
标签:

我记录

感动瞬间

影评/乐评

投名状

败笔

分类: 娱乐评论类

《投名状》:恢宏之下难掩八大败笔

 http://s4.sinaimg.cn/orignal/4b261c3044171a476cfa3

在《投名状》上映的第一天,我就凑热闹的去电影院欣赏这部已经未映先热的贺岁电影,说实话,在电影院看就是过瘾,身临其境啊,所以,深深的被其中的战争场面和人物关系吸引,佩服陈可辛导演的功力,不愧为贺岁大片。

这个周末在家无事,看见路边有出售《投名状》的碟子,就花了5元钱买了回去和家人再次欣赏了以此这个影片,说实话,还是很震撼的。不过,这次我看的时候开始慢慢发现,《投名状》恢宏的战争场面背后,却存在不少败笔,叫人感觉有点遗憾。

第一,徐静蕾和李连杰在影片开始时候的床戏太过突兀。这部影片纯粹是一场男人戏,不过,徐静蕾扮演的女人戏对剧情发展有很大作用。可是,在影片的开始,李连杰受伤后被徐静蕾救下来,可是,两个人很快就发展到上床的地步,这么快的发展不显突兀?怎么可能?导演不能纯粹为了激情戏而激情戏啊。

第二,影片的色彩太过灰暗。整个《投名状》下来,色彩基本都是比较灰暗的,人们都灰头土脸,穿得破破烂烂,脸上乌漆妈黑,身上全是泥巴。也许导演是为了烘托当时的困难和战争的残酷弄得人们人不像人,可是总得尊重一点历史吧,人们再穷也不能整天脸都不洗吧,看着有点不舒服。

第三,部分台词不符合当时的背景。比如《投名状》中有一位首领说了句“狗日的”这句骂人的话,多少感觉不伦不类。我们平时都心知肚明,这句话是骂日本人开始的,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人们为了表达不满才说出这句脏话的。可太平天国时候怎么也会这样骂人,太新潮太超前了吧?

 http://s11.sinaimg.cn/orignal/4b261c3044171a489ceaa

第四,有些场景狗尾续貂。斗鸡场面略嫌多余,导演为了向大家表达兵不厌诈的道理,就安排了这个场景,我看却是没有必要的,难道观众看不出来还要你去专门提示?把观众想的太弱智了吧?

第五,穿帮镜头比较明显。我看到的几处,刘德华开始的时候胡子拉碴的,但投靠清军之后没有了,这怎么回事?斗鸡场面中,明显的有一个人提前出来,但马上退回,有群众演员在笑;在唱戏的场面中,有一个唱戏时被推开,有群众演员窃笑,在官员们在的时候,这些下人太不严肃了吧。

第六,庞青云上任苏州巡抚的椅子是什么样子?电影中的座椅是一个非常大的、黄色的龙椅,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皇帝坐的椅子一样,我平时去北海公园也看到这种椅子供游人拍照,电影中的是怎么回事?

第七,苏州太平天国首领之死叫人想不通。这个首领和刘德华见面后,两个人莫名其妙的比武,最后自己把自己插进了刘德华的剑上,说为了城中百姓投降,显得十分大义凛然;还有,那么多的士兵怎么全部到了一个四门封闭的围墙里?是在莫名其妙。

第八,李连杰最后被金城武杀死更和剧情发展背离。李连杰一心巴结朝廷,为了自己的目标敢于践踏任何原则,他敢于把几千手无寸铁的士兵全部杀死,敢于背弃自己的兄弟情义杀死刘德华,在可以完全有把握的情况下,站着不动被金城武一刀刀的杀死,实在叫人想不通?难道良心发现了?还有,既然是上任江苏巡抚的典礼,怎么在金城武杀他的时候没有一个兵来阻拦?太虚假了吧,就是为了表达被判兄弟就要死的理念,也没有必要叫李连杰以这样的方式死亡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