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 |
分类: 娱乐评论类 |
《五星大饭店》剧情发展的三大硬伤
作为海岩转型之作的《五星大饭店》已经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一段时间了,很多人推崇,很多人批评。这都是正常的,有争议对一部电视剧终归是一件好事。我也看了一段时间了,说实话,我对这部电视剧还是比较推崇的,电视的画面很美,看着非常舒服。
不过,我还是想表达自己的一些看法,关于电视剧的好我就不说了,很多人都说的太多了,我就谈谈我的思索。《五星大饭店》是海岩根据自己从事饭店管理的实际出发的作品,应该说不会脱离实际太多。当然,作品要高与生活,我们不能要求故事情节都是真实的,可作品的基本脉络总不能脱离我们的实际太远。我认为该剧有三点值得讨论。
第一,对于五星饭店的从业者来说,到底应该不应该树立“顾客都是对的”的理念。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顾客就是上帝,作为服务业的酒店来说,顾客就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必须对每一位入住的客人细致入微、宾至如归。使顾客获得最大程度的满意可以说使最大的目标。从这个程度上来说,树立“顾客都是对的”、“从不对顾客说不”是对的,可是,从实际的情况分析,这个理念其实是伪概念,难道顾客的不合理要求也要答应?潘玉龙在剧中担任韩国时代董事长的贴身管家时,面对有点人性的金志爱,处处执行“不对顾客说不”的理念,陪客人吃饭、陪客人出去玩,甚至在客人的要求下和客人同睡一个房间,这和三陪有什么区别?难道顾客提出更严重的不合理要求业务条件满足?
第二,潘玉龙式的爱情选择可以代表80后的爱情观吗?在《五星大饭店》中,潘玉龙游走于三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子之间,由于偶然的机缘,潘玉龙和活力四射的汤豆豆成了邻居并成为恋人,他们很少见面,但是每晚十二点的时候,同一首音乐把两个人的心仅仅的拴在一起,他们的爱情真实热烈,彼此忠诚,毫不怀疑;同样的,潘玉龙毕业后进入当地的五星级饭店工作,由于送茶的时候排在第一个人成了韩国时代董事长的贴身管家,每一个人几乎都在看潘玉龙的笑话,除了同样在饭店实习的杨悦,她总是对潘玉龙默默的支持和帮助。长期的贴身服务使得潘玉龙和金志爱逐步走近,他们的拥抱叫汤豆豆碰巧看见,爱情就这样戛然而止。最终,潘玉龙没有因为自己的贫穷选择和金志爱走得更近,反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走进了为他残疾的杨悦。潘玉龙说这是责任。我想说,如果一个现代的80后面对这样的爱情,会选择谁?真的会为了责任选择一个自己并不十分爱着的杨悦?海岩要通过该剧传达什么洋的主旋律?
第三,五星级饭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氛围?在《五星大饭店》中的1948楼层,每一次人们走近去的时候,音乐都会想起,不是舒缓的,而是紧张的,而楼层的灯光十分的昏暗,看着十分的不舒服。也许,导演们是想以这样的表达方式剧情的紧张激烈,这本无可厚非。在五星饭店之外,你完全可以这样,但是,有必要在本应舒适温馨的饭店里这样紧张吗?很多人都去过五星饭店,每一个楼层里的光线都会调试到最舒服的程度,人们进去之后会十分的放松,这和电视中的五星大饭店形成强烈的反差?看过无形大饭店之后,谁还敢去五星饭店?
这里只是剧情发展上的几点败笔,难怪很多观众看几集之后批评说太假,就是再高于生活也不能这样发展啊;也难怪有评论者说海岩在走下坡路,这点海岩也有所承认。我想,故事情节可以虚构,但剧情的发展不能完全和现实脱钩,谁愿意电视剧把自己当作傻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