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90后个性 |
分类: 生活随想类 |
90后,历史总有属于你们的天空
不管你的态度是宽容还是批判,都必须承认,“火星文”、“脑残体”最近实在是风头无两正劲。当人们的视线还被“80后”牵绊时,谁会想到,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孩子们已经开发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字”。这就像是他们对大众文化的一次逆袭,同时发出提醒:“90后”长大了!
小时候,他们看的是小神龙俱乐部,玩的是《四驱少年》里那样能上天入地的玩具车。上学了,他们赶上韩流大热,当然还有周杰伦。互联网和手机早早嵌入他们的生活,课堂上的小纸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短信和QQ聊天。
再大点儿,“粉丝”被他们分化成“玉米”、“荔枝”、“花生”,他们也逐渐从80后身后的跟屁虫,成长为了流行文化的中坚消费力量。他们是QQ帝国和动感地带的利润提供者,是选秀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论坛里见谁都敢乱拍的弄潮儿和cosplay舞台上的大主角。
自打90后记事起,他们就一直和互联网斗智斗勇。无论是宽带还是手机,90后对网络世界具备着空前的接受力和亲切感。而与全世界的网络联通,则让90后早 早国际化。90后中年龄最大的即将迎来18岁,与父辈相比,他们视野开阔、独立自信,但是却又因为生活常识匮乏,让人对他们的未来更为忧心。
90一代他们从小接触网络,成长在新世纪,正是青春得意时,他们从小的理想就是要做老板,做企业家,做领袖,要有汽车、洋房,某种流行意识从父母、学校、 社会那里潜进他们内心了。90后相对缺乏一种对团队组织的忠诚感,社会上的某些现象也让他们对忠诚不太感兴趣,而是以个人和个性作为追求和崇尚的目标。事 实上,一些90后孩子的父母也会自觉不自觉地鼓励他们做出体现个性的行为,而不是对团体做贡献。他们对新媒体的熟悉程度和亲和力远远超过上几代人。他们是 全球化时代中最易感染和吸收的人群。他们视野更开阔,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更多元化,心智发展超前,知识面、早熟度也远远超过父母辈。当然,这也容易让他们 中的一些人在似乎是知晓一切的同时产生一种空虚感。他们中一些人的虚拟沟通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现实沟通能力。一些社会现实让他们很早就明白应该把价值取向 关注于具体的事情,而不是关注抽象的哲学。他们更关注工具理性,而不是信仰层面的东西。他们中的一些人更关心自己怎么舒服地生存下去,熟练掌握社会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