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喜欢日本

(2007-07-21 12:30:58)
 日本,一个和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一个在历史上与我们恩怨情仇的邻邦,一个曾经象我们一样在世界足球底层挣扎的邻邦,一个如今已经昂首阔步踏上正确发展道路的邻邦。谈起他们,我的心情很复杂。

   除去经济,在体育竞技领域中国是日本的老师,在我们的运动健儿扬威奥运赛场的时候,日本体育还在举步维艰的发展中,但作为亚洲的传统劣势项目:足球,两国堪称难兄难弟。随着韩沙伊等国在世界杯的赛场上频频亮相,中日却难以获得足球方面长足的发展,足球领域的“弱势”与两国在政治经济领域的亚洲强者地位极其不符,甚至成为拖后腿的项目,这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于是时光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这个十年之初,两个国家足坛内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北京西郊的红山口,举行了后称“中国足球遵义会议”的“红山口会议”,中国足球职业化联赛开始了,一年后,日本职业联赛也正式创办,这两个国家的足球在亚洲率先走上了职业化之路。

   足球职业化带给这两个国家足球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足球竞技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进一步强化,都带给这两国巨大的利益,优秀运动员得以前往欧洲高水平俱乐部踢球,这在前几年几乎不可想象,两国的足球都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但是这里有一个细节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在两国都快速发展自己的足球水平的时候,日本的发展似乎更有人为确定发展方向的痕迹。日本人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自己民族的体质特点,身体力量的缺陷使得日本足球从发展之初就和力量型打法无缘,他们明白自己的队员的和对手拼体力、拼对抗、拼速度上非常吃亏,所以他们选择的技术型的发展道路,于是日本从上到下全国明确了这个目标,所有了梯队教练,所有的足球从业人士都从这个大前提出发选材施教,各个俱乐部队也统一阵型和战术思路,保证了所有同位置的队员从小到大都有一贯的要求,虽然这样的强行规定有抹杀其他风格的嫌疑,但是在一个低水平国家足球发展之初,这样的“强行干预”反而明确的发展思路,实施了“快加速”。

   于此相对,中国足球在职业化的道路上也曾经红火,但是过于放任自流的发展,全行业没有对发展方向没有统一的认识,这样势必会导致某些为了成绩急功近利的行为,说的好听是风格的“百花齐放”,说的不好听就是“名次决定前途”,看看国内俱乐部三天两头的更换教练,梯队建设成为俱乐部负担,一个队伍的打法经常改变,队员无所适从,就可见这样发展模式的弊端。

   1990年代以前,中国足球对于日本有着理所当然的优势,可是从1990年代开始,几乎同时开始职业化的两国足球却表现出巨大的差距,如今日本足球已经稳居亚洲前列,正在向世界准二流前进,而他们统一的思路得到成绩的印证,更加坚定了前进方向,所以说日本人将会越走越快。

   过去的四届亚洲杯,日本人拿到了三次冠军。

   日本队在场上的风格,更加让人神往。这才是身体不占优势的亚洲足球发展的正确方向。

   我喜欢看日本人踢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阴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