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语语言的表现美

(2011-06-07 18:40:31)
标签:

杂谈

分类: 理论积累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表明,想象力的培养是靠美育而不是靠智育来完成的。因为智育一般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和大脑的左半球的功能相联系),而美育则培养想象力(与大脑右半球功能相联系)。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发展学生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培养美感。反过来,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创造冲动,培养学生装的想象力和直观洞察力,而这些能力对感悟语言是至关重要的。至于英语的表现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赏析:

(一)几何美。包括对称美和形态美。

1、对称美。对称美是几何美中最圆满的、最匀称的美。人体是自然界中对称美的典范;中国古代建筑多崇尚对称美;在科学领域对称美给科学家们以启迪和灵感,激发其探求未知世界的精神。同样在英语学习中也体现出对称美这一美学观念。比方“eye”这一单词就是以“y”为对称轴的绝美对称,两边的“e”不就是以鼻子对称的美目大眼吗?成语heart  to  heart 中 “heart”以“to”为轴对称。学生以此大胆推测是不是还有face  to  face,  back  to  back ,  eye  to  eye ,head  to  head ,nose  to  nose这样一些对称的成语呢?这些成语从视觉上就能给人以美感,容易记忆,一读到这些成语一个个动作便跃然纸上,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正是由于对称美这一美学观念,帮助学生作出了正确的预测和推断。而推测力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力和判断力是大有裨益的。如果没有对称美的联想,就失去了活力和创造力,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更是无从谈起。

2、形态美。英语字母本身就是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许多字母可以代表各种物体或形状。反过来由实体又可联想到各个字母。通过字与形结合,使枯燥的字母变成生动的画面,从而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看似无味的学习中找到快乐,变苦学为乐学。如T表示T恤衫的形状;S表示崎岖的盘山公路的形状;O是张开的大嘴;I是工字尺的形状;Y是树丫的形状等等。更有趣的是英语中的一些字母成语,在形态上颇具特点。如:not  know  from  battledore,  battledore 是键子戏中的打键板,形似大写字母B,意思与汉语中的“扁担倒下不知是‘一’”如出一辙;fit  to  T,  T是设计人员用的T字尺,大小长短好象人用尺子量过似的,不就精确极了;dot  one’  i’s   and  cross  one’s  t’s,英语启蒙老师在小学生写字母时常告诫他们:“不要漏掉了字母I上面的点,千万要划上t的一横。”它的意思是要求人们做事时要一丝不苟;最有趣的当数成语catch  some  z ’s ,在漫画中常用Z来表示打呼噜,那成语的意思不难理解为“打瞌睡”。通过分析不难发现成语的含义与字母的形状紧密相联,由此及彼,相形见“意”,相得益彰。

(二)韵律美。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以首韵和尾韵的韵律美最为突出。

1、首韵的韵律美。在短语或句子的开头重复相同的字母或读音,使表达韵味十足,节奏和谐,强化了语用效果。在帮助学生练习发音时,我们可辅之以绕口令进行操练。通过这种有趣的形式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学习效率。如练习辅音/P/的绕口令:Peter  Piper  picked  peck(啄)of  pickle  peppers(泡胡椒).A  peck  of  pickle  peppers  Peter  picked. If  peter  piper  picked  peck  of  pickle  peppers,  where  is  the  peck  of  pickle  peppers  Peter  Piper  picked?这种练习与汉语中的“瓶碰盆,盆碰瓶”的游戏一样滑稽可笑,所以学生的兴致很浓。在词组中存在大量押首韵的成语,如“遍体鳞伤”我们可用  black  and  blue 表达达,成语以/b/押韵,把受伤的状态描述得淋漓尽致,似乎一闭上眼就可想象得到伤者的惨状。首韵成语的鲜明特点是言简意美,语音流畅,有如行云流水,令人击节叹赏。

2、尾韵的韵律美。在短语或句子的末尾重复相同的字母或读音,通过押韵的方法使表达有如诗一般悦耳动听。学生在学习短语here  and  there时,他们可以体会到其中的韵尾连绵重叠,具有强化语意的功效。其实英语中有很多类似的表达:near  and  dear极亲密的; fair  and  square光明磊落。这类押尾韵的方法在谚语中特多,其特点是语音押韵,结构对称,语意简明和谐,让学生在韵律美中感受情感教育。例如:No  pains, no  gains  不劳不获;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Well  fed ,well  bred吃得饱,知礼节;Harm  set,  harm  get害人反害已。这些词组读起来琅琅上口,出口成诵,表意深刻,可谓学生的营养大餐和精神食粮。

(三)内涵美。包括诙谐美(双关语、笑话)、含蓄美(委婉语、暗喻)。

1、诙谐美。它是最高层次的美,最能反映人的思想品味和文化素养,也是人们渴望达到的精神境界。在一对话课中有几段顾客与侍者的对话(Waiter-and-Customer  jokes),就应用了双关语。如CUSTOMER: What’s  wrong  with  these  eggs? WAITER: Don’t  ask  me , sir. I  only  laid  the  table. “Lay”在英语中有“下蛋”、“放置”两种截然不同的含义。“I  only  laid  the  table”的潜台词为“I  don’t  know  what’s  wrong  with  these  eggs. Ask  the  hen  that  laid  the  eggs” 读后令人捧腹。英语中的幽默与笑话更是不胜枚举,它们集中反映出英美人的机智与风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谐趣文,品味其中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激活其“幽默细胞”,并恰如其分地表现幽默,做一个品格健全的人。

2、含蓄美。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生活中可以用一些比如委婉语或暗喻等手法,达到“明话暗说”的效果。既传达了信息,又避免庸俗和尴尬。譬如英语中表达“上厕所”、“死”、对职业的称呼多用委婉语。《迪斯尼乐园》的对话课中有“rest  room”一说,以之代替“toilet”;《中国日报》课后练习中有一句“Programmes  for  the  aged”用“the  aged”代替“the  old”;一对话课中医生用“you  have  weight  problem”对病人婉言“you’d  better  lose  some  weight”。由此可见含蓄的魅力。相反,在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多由锋芒毕露或用词不当而引起的。社交需要含蓄美,外交更需要含蓄美。作为英语学习者不仅仅是学习语言,还要锻炼自己对外交流的能力,在交往中善于含蓄是语言美、休养高的表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