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文回顾之四:叫我Michael

(2007-11-20 08:23:37)
标签:

it/科技

明基中国

总经理

曾文祺

分类: 文祺·文祺其文

叫我Michael,重点不在于职称,重点在于亲切感。面对一群知识工作者,亲切比敬畏来得有用得多。

 
文/曾文祺 Michael   讨论请至 Michael论坛

 

刚到美国留学的时候,原本不想取个英文名字,堂堂中国人,干嘛用英文名字。后来发现,“文祺”的拼音,使用台湾惯用的拼法拼成Wen Chi,缩写是“W.C”,跟厕所的英文缩写同名。当外国同学一天到晚“W.C”,“W.C”……的叫,我就知道该取个跟厕所不一样,比较好叫的英文名字。刚好那一年的法国网球公开赛,破天荒地让一个17岁的华裔小子张德培拿了个冠军。我喜欢打网球,把张德培当作偶像。偶像英文名字叫“Michael”,就把自己的英文名字也叫“Michael”,过过干瘾。

 

叫了“Michael”之后,才发现叫Michael的名人还真多,而且都是偶像级的人物,除了网球偶像Michael Zhang之外,NBA篮球的天王巨星Michael Jordan,流行音乐歌坛的天王巨星Michael Jackson,电脑业界的天王创业Michael Dell,都让我这个Michael与有荣焉。后来发现,除了偶像叫“Michael”之外,广大的人民群众,叫“Michael”的一大堆,算得上是菜市场名字,也就是到菜市场里一喊“Michael”,回头的人一大堆。光光公司内部,叫Michael的就有几十位。开会的时候,总有好几个Michael,让大家一边开会,一边认人。

 

公司规定称呼同仁以英文名字为主,禁止使用职称。使用英文名字是因为公司从小就立志要做国际级的企业,既然是国际级的企业,就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员工,大家互相的称呼,要依照国际惯例,以英文名字为主,最好是不要从中文名字直接音译,否则一天到晚出现“W.C”的问题。中国人把取名字当作一件大事,代表着父母对子女的期待,取个好名字,以便未来儿子争气了,能够光宗耀祖。现在是新时代,光宗耀祖的思想太过沉重,年轻人应该以世界公民自诩,取个英文名字,方便让其他地方的人称呼你,是一种礼貌,也是拉近彼此距离的基本做法。

 

公司开年会时,BenQ海外的老外众多,开会的外国人超过百分之二十。公司规定使用英文作为官方语言,上台报告的人一律讲英文。在会议过程当中,坐在我旁边的德国人很讶异地跟我说,他没想到BenQ的人英文讲的那么好。

 

“BenQ国际化已经十几年了”我跟他解释,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但是你们是中国人啊。”他还是很讶异地说。

“BenQ是中国的国际公司。”我坚持地再说一遍。

  

文化融合的契机,始于一个简单的英文名字。名字的背后,代表全球化的基础,起源于一个共同的沟通平台。德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印度人、中东人、日本人……所有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语系的BenQ人,在英文这个沟通平台上,没有障碍地一起交流。我是中国人,在中国工作,平时使用中文跟人沟通,但是在BenQ的网络里,我是世界公民,有个英文名字,使用英文思考,使用英文写E-mail,跟全世界的BenQ人沟通。因为平常就习惯用英文,在会议上遇到世界各国的同事,就可以很自然地用英文沟通。

 

东方人比较害羞,害羞是东方人英文说不好最主要的原因。虽然英文高考分数很高,大学里四、六级考试轻松过关,每当面对老外,总是结结巴巴地说不出口。除了害羞之外,平常不习惯用英文思考,临时要用英文对话,就得在脑子里不断地英翻中、中翻英,容易紧张,紧张就容易出错,害怕出错就更不喜欢用英文跟老外交流。如此一来,恶性循环,愈不敢交流,英文就讲得愈差。

 

为了提高同仁们英文的水平,我极力鼓励大家使用英文写E-mail,因为写E-mail没有时间压力,可以慢慢地写。写的同时使用英文思考,养成习惯,日积月累,就可以像我一样,虽然平常没机会使用英文与人交谈,临时碰到老外时,却可以不假思索地使用流利的英文沟通。

 

叫我Michael,除了一个全球化的基础外,还有许多好处。同事们叫我Michael,比较亲切,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职称代表官僚,官本位主义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形成;Michael代表朋友,工作上大家专业对口,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工作以外大家是朋友,是好朋友。要知道,老朋友,跟老妻,老本一起,是老来人生最重要的三宝。工作的时候可以交到好朋友,好朋友培养成老朋友,是人生一大乐事。朋友之间的交流,属于非正式沟通,没有障碍。没有障碍的交流,是学习型组织的基础;而学习性组织,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具有竞争力的组织。

 

叫我Michael,重点不在于职称,重点在于亲切感。面对一群知识工作者,亲切比敬畏来得有用得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