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貌小锋
貌小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26
  • 关注人气:6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佤邦印象:佤邦归来不看云(二)

(2015-02-03 20:37:19)
标签:

情感

佤邦

云海

分类: 缅甸风情
    佤邦这里的参天大树且高且多。许多寨子前的大树称得上是“独木成林”,有次,见一棵大树应该十几个成人搂不过来吧。我甚为惊奇,拿起相像就想拍照。随行的一位朋友上前偷偷对我耳语:“听说这里有‘鬼树’,可别这是‘鬼树’哦。拍着‘鬼树’不吉利!”听此言,我惊出一身冷汗。之前好像在书上听过有“鬼树”之说法。经他这么一提醒,忘乎所以的我再也不敢随便拍任何大树了。因为我从小坚信这世界上真有“鬼”之说。有些科学家说什么“宗教迷信”啥的。其实我倒认为:科学也是只是另一种名副其实的宗教迷信而已。
    既然怕无意间拍着了“鬼树”中邪,大树的图片,网友们当然不能再欣赏了。在此,我还是重点说一说佤邦的云。佤邦各处云海壮丽,简直能被誉为“世界仙境”。
http://s2/mw690/001njbcdgy6PH4bljJT31&690

    有位江西省网友告诉我说,看佤邦的地图,就像一块抹着各种颜色的花布。是啊!佤邦这里生活着有近18个民族,是一个民族聚集地,也是一个文化多元区。由于目前佤邦没有工业或任何污染业,所以,估计这里的云海和数百数千前的云海也差别不大。佤邦的精魄,从人文角度讲,肯定是佤族文化。若从自然角度讲,当然是良好的生态。而良好生态的呈现,除了青山绿水外,便是这动人的云海。云海下面生活着的那些穿着五颜六色服装的质朴佤民族近18个支民族部落当然就构成了一副绚烂多姿的人文风光和谐图。
    在佤邦,感觉当地人对云海太熟悉了,有点熟视无睹的地步。估计他们从生下来就见到的太多了。但这些云海对我来讲,却是百看不厌。天天出门或呆着屋子里就不自觉的留恋一眼那云海。这般风景却不是在哪都能看到的哦。也只有在佤邦才能看到。那雾气的蒸腾,是水与空气的恋爱和缠绵,相拥为柔软。书上,有人形容某地风景美的用语是“三步必有美境”之言之句。但我认为佤邦这里就算静止不动,也随处风光美景。每一幅画面均能足以打动内心。佤邦对面的中国云南省大理有个洱“海”,其实是个湖;云南省会昆明有个大湖,却又称作滇“池”。为什么当地人会这样来命名这些湖呢?“穿着棉袄想裙子”、“过着夏天盼冬天”!估计是常年生活在高原山地之间的人,多少对大海有些期许;反过来也是一样,生活在平原大都市的人们,看惯了车水马龙,也想寻求大山般的这片宁静。所以,才得出这样的感慨呗。或许这也是我喜欢上佤邦的原因呗。
    快过春节了。这期间,国内有不少朋友电话问我:“你啥时回来啊?今年春节回来吗?”我竟然脱口而出:“不晓得。今年春节不回克!”朋友迷茫:“缅甸那么穷,呆在那里做什么?”
    说真心话,佤邦这里仍很贫困落后,百姓们有的也很苦,但感觉他们生活的幸福指数高且从不抱怨什么。对于百姓们这种思想,我一直找不出答案在哪里?是佛教或宗教影响?仔细观察好久,显然不是。是他们不愿意过幸福生活?当然也不是。
    苦思冥想中,无意抬头看了一下天空。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在佤邦各处,蓝色是底板,云海便是点缀这蓝色的精灵。而在每个太阳升起的日子,这样的画面均如约而至。试想:看惯了这云海的佤邦各族人民,心里还能藏下任何的怨念吗?他们和这云海一般质朴素雅,包容着一切。假如说佤邦云海无边无际,那么这里的云海也熏陶我了大海一样的宽阔胸膛。因此,我愈发喜欢上了这里。当然,我也思念我出生的农场和生活成长过的武汉郑州昆明北京拉萨广州南京厦门等地。
    佤邦本地人真的很善良,很质朴,但有些家庭生活也很苦。所以也有百姓家的孩子为让家里生活好一点,不安心本职工作而“向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初来时,发现单位大院内有同院其他单位的许多十五六岁小兵们在“蹭网聊天”。忽然间,有一天却注意到几个熟悉的面孔不见了(每经过他们身边,他们爱对我露出朴实的笑脸,我印象极为深刻)。问一小兵。答:“昨晚,又有七个人逃到中国打工去了!过几天,我也想跑克中国,听说广东那里赚钱。一个月能得二千哦。”听此言,我暗吃了一惊,细打听,才知道原委:对面云南省的招工贩子们时常微信加这些小兵聊天,大讲中国如何钱好赚。于是这些涉世不深,对外人不设防且文化程度低又不怎么会讲汉语的孩子们就动了心,商定好时间或再受单位班长挨了后,脑子一热,就跟着潜入佤邦来接他们的那些个云南省的招工贩子们跑了。没有身份证如何能到中国广东?答:出境、坐车、进厂、发工资等招工贩子都早就踩点好了,全是“一条龙”式服务,出了事,也能找人摆平。
    唉!我无语!了解到这些后,我竟然有些心酸。我倒不是痛恨那可恶的中介贩子们,而只是担心这些佤邦孩子们去了外面,尤其还是治安特别不好的广东省。以前,国内我去广州采访或办事时,出站有专车接、有专人陪,我就不敢轻易去广东省。因为那里治安太乱了,人心也坏。佤邦这些去了天真无邪、没文化没证件的孩子们去那里打工,还不是会被中介贩子牢牢地控制着?听说他们这些孩子所得的工资不由厂里发,而是直接由中介贩子们替他们结。只每月给二千。据我了解,广东省工资待遇高,二千的工资绝对招不到工人。很显然,这些孩子们的辛苦赚得钱,有部分被带他们去的中介贩子头给盘剥去了。
    这种事的发生,我虽无能为力,但我也不鼓励。因此,又有小兵们主动告诉我萌发要想去中国打工的念头时,我就用“佤邦明天会更美好”“一两年后在佤邦打工也能赚很多钱”来劝导他们。好在,在我的劝导下,有几个彻底放弃了去中国打工的想法。但近日,又有几个小兵跑来给我报信说,别的班里,有两个已谋划好了跑中国去赚钱的计划。唉!真希望这些单位要加强对战士们的思想教育。同时,极个别班长也不要随意责骂孩子。因为15岁左右的孩子们正是叛逆期。这边骂,那边拉,稍有不慎,这些孩子就会被对面云南的中介劳务贩子们趁机拉走。
    时间久了,与大院内几个小兵也熟悉起来,他们见我二楼宿舍爱停水,时常还爱结伙来替我去一楼打水。一战士问我:“老师!您还回中国吗?”何时回?至少目前我还真没这念头或想法。于是,我故意问:“假如我回了中国,你们会想我么?”答:“当然想啊!”其实,目前我也已渐渐喜欢上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喜欢上了这里质朴的民风,假如万一我回了中国后,我也会想念佤邦这里的一切的。
    有时,我也在想一个问题:人对一个地方萌发思念的想念,除了爱上当地的民风外,还有就是体验过那此生未曾体验过的感觉。就比如佤邦这里,远山雾,近山雾,人在云中住。就在这云雾之巅,你有一所住处,开门见山,云海卧于其上,根本就是一副无法言语的动人画面。所以,喜欢佤邦,有时有理由,有时也没有理由,总之就是喜欢这里。
http://s8/mw690/001njbcdgy6PH4nFILd07&690

http://s15/mw690/001njbcdgy6PH4o7vUq2e&690

http://s5/mw690/001njbcdgy6PH4ot7so54&690

    佤邦的云海,浓密而均匀,壮阔而平缓,随处可见的瀑布云犹如电影《阿凡达》中“哈利路雅山”一般,让人感觉踏步于空中;而环顾四周连绵不断的群山错落有秩,层次分明。而翻滚的云雾之下,群山怀绕。四季盛开不败的成片茂盛而艳丽地各种叫不上名的花盛开在山之巅,与森森、奇峰、云瀑浑然天成。站在山顶环顾四周,看脚下云海、云瀑,时而如丝般柔滑,时而如潮水般汹涌,其壮观的云瀑更是无以能比;看四周群山环绕层次分明,有日月同辉的天象、远外大金塔身散发的佛光、彩虹、霞光相伴。在不同的季节,可以看到不同而美丽的景色,有金色的群峰,有云海的飘渺;有炫丽的霞光,有连绵的群山,有满山的鲜花,有盘山的公路,有那散放在山上成群的悠闲吃着草的牛羊,让人感到自己已经步入了仙境。
    独特的地貌造就独特的气候,独特的水土养育独特的佤邦各民族。佤邦的云海,在风的作用,在阳光的作用下,幻化成雨露,回归,又滋养着佤邦的一草一木。有时候,觉得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会笑,那或许是因为它们也尝过了云海的味道。
    有时候会想,神创造这个世界,却是这般绮丽多姿,每个地方都若有不同,却又让人从这到那,不断迁移,体悟人生。说是行走越多,视野便越广,看到了云海,也会看到人生。
    云雾之上,是自己,是站在天地之间,亦是在秘境云端,感受浮沉,这是大自然的把戏,也是神的礼物,让人带不走,也离不开,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黄山归来不看岳,佤邦归来不看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