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在热议(补漏)碱性食物两篇

(2018-12-11 15:49:29)
标签:

碱性食物

原标题:中国“酸碱体质之父”为何依然底气十足

http://n/translate/246/w670h376/20181108/iPnA-hnprhzw1899949.jpg酸碱体质理论之父罗伯特·欧·阳 图片/新京报我们视频

  这些天关于酸碱体质理论创始人在美国被判罚巨额赔偿一事,引发了舆论的热议,作为一个风行一时,被很多人奉若神明的养生信条,在发源地被判定为骗局,按说也该一锤定音,不该再有针对它的是非争论。然而,在远隔重洋的中国,有一个号称中国“酸碱之父”的梁双林依然对媒体大言不惭地称酸碱体质理论“不会错”。

  在如此敏感的时刻,为什么还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死抱着酸碱体质论不放?这与梁双林有这方面的“自信”有关。但凡能够成为养生忽悠中的“翘楚人物”,一般都有较强的诡辩能力和宣传能力,在他们的逻辑体系中本就不存在什么正确与错误,他们所擅长的就是把他们认为是“正确”的东西说成是对的,把忽悠装扮成金玉良言。因此,他们曾经把酸碱体质论说成是对的,现在依然还是会把它说成是对的。

  重要的是,梁双林与酸碱体质理论有牵扯不清的利益关系。既然敢以中国的“酸碱之父”自居,他们的利益自然与此密切相关。现在这个理论被判定是错误的,这意味着他不但失去了今后敛财吃饭的一大块领地,保不齐还会有人找他维权,所以在这个时候唯有保住酸碱体质论才能够保住他们的既得利益。所以也不妨把他们的争辩视为困兽犹斗。

  更大的原因还是社会给了梁双林们争辩的“余地”。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养生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不断曝出各类出事的养生大师的缘故,比如李一、王林等大师,以及宣称靠发功可治疗幼儿脑积水的闫某等等。

  当然,这也与司法对靠忽悠而成名的养生大师惩戒力度不够或缺失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我国一些所谓的养生大师得以前赴后继。而就酸碱体质理论来说,在发源国都被判定是骗局,当事人也已认罚的现实之下,我国也该有权威机构的“官宣”——毕竟其影响之众,难以计数。遗憾的是,现在所有的批评和争论,更多的还是集中在民间。因此,相关的利益人站出来当辩方选手,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在我们的学术理论中,证伪往往只需要一个反证就够了。关于酸碱体质理论的这种说法,虽然不排除有服用碱性食物受益的例子,但食用醋对身体有益也得到了认可。类似这样的“万金油”,就像此前宣传绿豆可包治百病一样,越是邪乎的越说明其不靠谱,而将其无限拔高显然涉嫌虚假宣传。

  因此,针对这类虚假宣传的信息,甚至明显有漏洞的养生理论,相关职能部门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更进一步说,对任何一个大肆传播的养生理论都该有一个论证真伪的决议,进而正确引导民众养生。在我国公众更加注重养生的当下,权威机构理该承担起引导民众正确养生的责任,而不可让民众自身当试验品。

  与此同时,针对这类所谓的养生大师的忽悠行为,司法部门也应该协同跟进。不妨借鉴一下美国的惩治措施,依法严惩,该赔偿的赔偿,该追究刑责的追究刑责,起到以儆效尤之效果。否则,所谓的养生大师们还会继续创造新的理论来忽悠迫切需要养生的民众。

  郑山海(医生)

新京报 11.11http://news.sina.com.cn/c/2018-11-11/doc-ihmutuea9205699.shtml

养生岂能一招制胜

2018-11-12 02:1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郑山海(医生)

  “为什么得癌症,因为是酸性体质;如果常吃碱性食物,就会健康长寿,远离疾病。”类似这样的宣传,可能很多人都听过,并且还信以为真,有的人甚至奉若神明。然而最近,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

  据媒体报道,这个所谓“人体酸碱理论”的创始人罗伯特·欧阳,近日因为自己的这一理论被美国圣地亚哥法庭判决赔付给一癌症患者1.05亿美元。巨额赔付后面意味着惊天骗局,原来,这个神奇的酸碱体质理论不过是一个漂亮的肥皂泡。

  养生领域向来是各种诱惑陷阱、伪理论的重灾区。即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一些根本经不住认真推敲的健康忽悠仍会风靡一时,让人迷信甚至因此受害。

  究其原因,首先在于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活得长久,获得健康,不遭受重大疾病的侵扰,几乎可以说是一个人最本能的诉求。但是,人体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体,很难完全搞明白内里的各种道理。因此,一些严谨的养生知识,常常很难使人明白,实施起来也不大容易,甚至因为需要与人的惰性相抗衡而难以坚持。这导致一些听起来简便易行或者一劳永逸的养生忽悠,特别容易占领市场,类似于吃碱性食物这样的所谓治疗办法。

  其次,信息孤岛效应日益显现。当今科技日益发达,信息丰富且畅通。但也因为如此,人们在海量信息面前,反而难以了解并掌握事实或事件的全貌。换句话说,我们了解到的某些信息,可能只是这个专业中的某个孤岛,难以链接到关联的信息对其进行证实或证伪。就以此次被曝光的人体酸碱理论来说,人们尚且不知该如何将其归入知识和经验框架,更遑论对其进行验证。所以,不但很多公众信以为真,就是很多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也信以为然。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信息一旦进入传播通道,多会不受约束,快速蔓延。

  还有一点值得思考,那就是养生忽悠的危害不易界定。为了各种私利而编造出来的养生忽悠,对人究竟有什么危害,很多时候不易界定。已经被拉下神坛的张悟本曾忽悠说吃茄子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这一“药方”固然没有那么神奇,但其实也不会给人带来具体的伤害。罗伯特·欧阳宣扬人们要多吃碱性食物,虽然效用夸大其词,但对普通人来说危害似乎也不明显。这也是诸多养生忽悠可以长时间存在的一个原因。

  由酸碱体质理论吹嘘出来的惊天骗局被揭穿,它其实再一次告诉人们,世界上本没有什么一招制胜的养生方法,塑造健康的身体需要人们掌握更加专业的健康知识,根据各自的实际状况进行严格调控。如果不树立起这样的意识,下一个酸碱体质理论或者打鸡血式的健康忽悠,很可能随时钻进你对健康的渴求之中。有关部门也要积极行动,严厉打击各种养生骗局,主动“扫雷”,共同守护公众健康。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12日 02版)

http://news.gmw.cn/2018-11/12/content_31947474.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