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抑郁症医政时评黄花菜 |
京华时报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6-04/14/content_294881.htm
附件:为同一话题撰写的网文(新京报沸腾公众号)
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g1NzY4Ng==&mid=403860409&idx=1&sn=42b3
黄花菜治抑郁这事反正我是信了
昨天,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召开了例行的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了甘肃在健康促进以及中医药发展和中医药对外合作方面的有关情况。其中甘肃卫生计生委的刘维忠主任在会上的发言,又一次引得人们脑洞大开。
为什么呢?因为据他介绍,在舟曲泥石流中,他听从一位老中医的建议,调集了两吨的黄花菜给灾民熬汤喝,结果很好地预防了抑郁症的发生。
对此,舆论肯定是要哗然的。因为黄花菜归根到底是一个菜,虽然中医很讲究食药同源,药与菜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但菜与药之间,还是有一些本质上的不同。黄花菜归根到底是要到菜市场购买,药店恐怕是不会将此与精神类药物放在一起的。
而且,黄花菜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菜,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止一次两次的吃过,据说这个菜还有一些醒酒的功能,因此,在一些地方作为压轴菜最后端出来。我们常说黄花菜都凉了,就是说连最后一道菜都凉了,约等于委婉地告诉你,耽误的时间太长了。
以此推理,那些以黄花菜为解酒菜的人,大概心理都会比较健康,很少得抑郁症了。想到这些,酒徒们可以兴奋起来了,谁说不能借酒浇愁了,只要能有黄花菜解酒,问题就好办了。
这样的推断很滑稽,舆论的哗然也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逻辑推理。但依据这样的逻辑推理来来否定刘维忠主任的结论,恐怕也不靠谱。
其实,用黄花菜治疗抑郁症,存在一定的中医理论基础。久居都市的人肯定都忘记了,黄花菜又名忘忧草,顾名思义是吃了可以令人忘记忧愁的,在《本草纲目》中也明确记录此菜具有“疗愁”的作用。而如今日益增多的抑郁症,归结起来,就是因为忧愁得不到宣泄,累计以后产生了心理上的异常情绪。吃黄花菜到还真属于师出有名。而且,近来有日本学者研究后得出结论,黄花菜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属于补脑的佳品,使用它有健脑安神,调节情绪的作用。这真的是一道不该小视的神菜啊!
看来,用黄花菜熬汤来预防抑郁症,还真不属于拍拍脑袋后的突发奇想,至少是可以找到理论根据的。不属于那种异常飘忽的偏方,只有神奇的疗效,却让人摸不着头脑。
尽管这样,刘维忠主任如此高调的宣扬喝黄花菜汤能够抗击灾区抑郁症的说法,还是不那么令人信服。因为,不论是西医还是中医,最重要的不是理论,而是效果。并且,是通过实实在在对比出来的效果,因为现代的研究方法,非常信奉“就怕货比货”这样的判断格言,没有对比的效果,是得不到认可的。作为卫生厅长不仅仅是要宣传舟曲这个地方喝了黄花菜汤之后人们的心理如何健康,还需要找到一个与舟曲灾害差不多的地方,没有服用黄花菜汤而出现的心理状况如何不健康的反例,否则,这样的结论就站不住脚。
刘维忠主任有一句话,中医再不喊就可能消亡了。反映出这位卫生系统的领导干部对于中医执着的忧患意识。这些年,我们也多次听见了他的呐喊,例如高调宣称可以通过猪蹄食疗治疗尘肺病,令很多呼吸科大夫都瞠目结舌。继而又说组织了40多人练功,成功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时令人不知所云。他自己也因此获得“猪蹄厅长”“任督二脉厅长”的赞誉。虽然,他把甘肃的卫生工作做的不错,其中医看病全额报销的做法,如今也得到了国家卫计委的认可,并将全国推广。但作为一名卫生官员,他的行事方法,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争议。
为中医呐喊没有错,但要遵循一定的韵律,这样才能传得远传得广。如果只是高喊,就可能让人捂住耳朵不愿听了。对于黄花菜预防抑郁症,我真的很相信,但是,希望刘维忠主任能拿出更多的数据,不然就可能再一次陷入当初曾经红极一时的“绿豆”“茄子”论的漩涡之中,成为反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