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者之声46  手工加号

(2016-02-11 11:14:12)
标签:

医改

号贩子

时评

      自从东北女孩怒斥医院号贩子的视频发布以来,国家卫计委对此高度重视,并对社会做出了对号贩子“零容忍”的承诺。之后多次组织北京市的各家医院,展开了打击号贩子的相关活动。如今,又出台了8条措施,其中包括统一号源管理,取消医生个人手工加号条,利用医院信息系统严格加号管理等锋头直指号贩子,对于卫计委各级部门表露出来的决心,确实没有理由不点一个“赞”字。
 
  但这些措施是否真能遏制号贩子的猖狂行为,怕是还值得推敲。医院号贩子之所以猖獗,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医院优质就诊资源与广大患者巨大就诊需求之间严重不平衡下的市场选择。
 
  当然,不能排除医院内部人员与号贩子勾结情况的存在,但是不是与医生的手工加号有关,却值得怀疑。因为,一个医生如果已经发展到自己的号源被高价炒作的地步,一般都是具有良好口碑的医疗专家,他们一般不会下作到与号贩子勾结赚取“黄牛费”的地步,因为这种没有技术含量,也不具备隐秘性行为非常容易暴露,极其“得不偿失”。事实上,这些年,打击医院号贩子的行动中,似乎也没有发现太多医生与号贩子勾结,通过手工加号来完成“黄牛”超号的行为。
 
  事实上,现在很多专家手写加号条,在很多时候是面对那些远途而来的患者的哀求,出于人文关怀而给出的爱心。假如把这样的机会也给禁止了,除了减少专家出诊的号源,能給患者带来什么利益呢?如此看来,取消医生手工加号,更像是给咳嗽患者开了一剂退烧药,虽然有力,但并不对症。
 
  要减少专家号供需不平衡,最重要的还是应该在合理分诊方面下功夫。例如建立专家号门槛,保证真正需要看专家的病人就诊,而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随意去寻求专家号。针对这个问题,此次的八条措施中包含了“对于在市属医院挂不上普通号的患者,可在其他市属医院的同专业普通号内进行调剂,尽快让患者得到相应的医疗服务”的措施,这是个进步。然而,即便是市属大医院,普通号都不是太紧俏,一号难求的主要还是专家号。有些医院已经探讨出了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那些顶级专家的号源,不直接对社会开放,只有经过本院普通门诊就诊,并被认定为疑难杂病,才能由门诊的普通医生为他预约专家号。这个方法对于减少盲目寻求专家号的就诊方式,具有非常有效的分流作用。
 
  有关部门有必要在目前的就诊体系下,探讨类似的分流措施,甚至可以利用现有的医联体构架,将知名专家的号源在医联体内开放,让那些到社区就诊的患者有机会通过社区门诊预约大医院中的知名专家号,如此,对于减少号贩子,缓解患者挂号难,可能更有现实意义。

 

发表于《新京报》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6-02/10/content_622270.htm?div=-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