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医申正议
医申正议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10,264
  • 关注人气:7,5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者之声43  医疗失误或意外

(2016-01-26 09:10:43)
标签:

时评

医疗

意外

针对“北医三院产妇死亡”事件,北京市人大代表、国家卫计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在23日接受新京报专访时,明确表态,该事件就是一个普通的医疗纠纷。

一个普通的医疗纠纷,为什么在短短的时间内,渲染的如此沸沸扬扬呢?

应该说,当事双方在各自领域所处的特殊位置,本身就是引发关注的重要因素;事件发生以后,双方又均高调行事,对关键问题的观点针锋相对,加之公函大战、主动脉夹层等较为敏感的字眼,这些无疑都是这个事件在传播中被广泛关注的重要原因。

但是,这些虽然可引发关注,却不是广泛争执的因素。每次涉及医疗问题,引发的总是不同群体间的隔空论战,其中必然还要其他的原因。

医者与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认识存在巨大的定位偏差,才是事情的关键。

患者走进医院,就等于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了接诊的医生,他自然希望自己得到的医疗是最合理的,也是最安全的。对于医院管理而言,也是这样设计的。但是,一次医疗行为的品质,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事医生的判断与决策,这除了取决于这名医生的个人能力之外,还取决于他是不是处于最好的状态,是否会发生错误的逻辑思维。

  在患者眼里,医生是不该犯错误的,因为这是医疗安全的基本保障。但真实情况确实医生是凡人,不是神,也不是一台精巧的机器。是人就会犯错误,这又是一个无法改变的现实。有研究显示,医生不但犯错,而且犯错的概率高达15%。这些错误,在很多时候并非源自于他们的水平不济,或者责任心不强,而是来自人本身具有的某些不可确定的诸多因素。这就如同一个技艺高超的足球运动员有时会把点球踢丢一样。

  所以,英国作家弗农·科尔曼(其本人也是一名医生)写了一本书叫《别让医生杀了你》,其中披露了一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2006年,在拥有世界上最先进医疗技术的美国,居然有近10万人因为误诊而死,平均每天300多人,比癌症还厉害。这个数字是不是完全真实,可能存在不同的解读,但医疗过错在各个医院都难以避免却是不争的事实。

  从医院管理来讲,如何解决各类医疗失误,也是个非常头疼的问题,如果不处理,显然有违公平。如果惩处过重,不但所有的医生都可能无法规避,而且也不利于医学的发展。因为,每个医生在回顾自己的行医之路,都有这样那样的教训令自己刻骨铭心。不少医学大家的成长,也多多少少是源于这样那样刻骨铭心的教训。

  也正是这样一种现实,医疗界与患者对于医疗过程的解读,必定是不一样的。患者方面,付出的是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自然需要对医疗方面存在的不足讨要说法。而医疗界对于可能存在的问题,更希望能够成为一个经验教训引以为戒。而不是对当事的医生课以严刑峻法。如此巨大的定位偏差,当然会让彼此在对同样一件事情的解读上出现较大的不同。

  而且,有些医疗失误,还可能并非源自医生的水平,而是源于人体或疾病本身的千差万别。就以主动脉夹层这个疾病而言,虽然早期也可能有腹痛的症状,但是,腹痛又是非常常见的症状,具体到孕妇身上,更是如此。因为孕妇诉说腹痛而没有引起医生对于主动脉夹层的认识,就判断值班医生贻误病情,对于当事医生未必公平。

  此外,在我们国家,医生的工作量巨大,一个值班医生常常面对好几十名患者,这也无法让医疗界承诺更高的医疗服务。如果一名医生在忙碌一天,处理了一大堆医疗问题之后,仅仅盯住了他的失误,这也不被医疗界认可。在北医三院这起风波中,当事医院之所以如此高调回应孕妇单位的公函,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出于对本院医生辛苦付出的一种申诉。

  所以,发生在北医三院的孕妇风波,其本质是如何认识医生的失误,也可以说是如何看待医疗过程中的各种意外情况。对于社会而言,要更加客观公正地认识当前的医疗效果,对于医院而言,则是要进一步提高对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的客观解读。要逐步缩小医患双方对于医疗问题的巨大认识差异。

 

发表于《新京报》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6-01/26/content_620412.htm?div=-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