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评文化杂谈 |
结局令人无言以对——汝州市小屯镇朝川村的一名11岁男孩,因喉部肿痛随妈妈到邻村的一家诊所就诊,不曾想在接受了不规范的治疗后,命丧诊所。事后发现,该诊所在当地行医多年,但没有任何手续,行医者也不是医生。而当地卫生监督所领导在闻听此事后,当即表示:“接到投诉将严厉打击”!
这样的表态,估计会令许多人错愕不已,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或者耳朵!这是一个监管者应该拥有的态度吗?莫非管理者的职能就是天天坐在办公室里,等着群众投诉或者举报,否则就可以任尔东西南北风?
众所周知,一个人想要获得医师资格是需要经过严格考试的,而要开办诊所更是颇费周折。然而,在严格审批的背后,却是如此脆弱的监管,一个没有获得医师资格的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无证开办诊所若干年,甚至小有名气了,却一直无人问津,这是怎么的不负责任,直至发生问题了,还要等到投诉才严厉打击,那还要之前的医师资格审核干什么,索性大家随便行医好了,一切都等到出现问题再解决好了!
有个成语叫防微杜渐,这其实也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将问题防患于未然,才可能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什么事情都要等到事后才想着去处理,这样的管理,必然是隐患不断。特别是医疗管理,往往涉及当事人的健康和生命,一旦发生了问题,人们付出的就是健康乃至生命的代价,这名11岁的小孩无疑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告诉监管部门,这里有家诊断是非法的。然而,这种状况难道不令人痛心吗?
表面来看,这名11岁的孩子死于黑诊所的错误治疗,死于动脉出血。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何尝不是行政不作为的受害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