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最后3天 复习方法指导+复习必看资料!
(2014-06-20 19:16:16)
标签:
中考 |
分类: 中考学习方法指导 |
温馨提示:下面的博文只写出了考前冲刺方法指导,如果需要下载考前复习资料请点击:《最后3天复习秘笈!各科负责人带你最后冲刺!》
数学篇:中考最后冲刺:考前三天复习要领
——贾子豪老师
距离中考只剩下最后3天了,贾老师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这3天里的复习要领:
1、复习有针对性。中考前一天的复习和三天考试期间的复习绝不能贪大求全,而要有所侧重,重点回顾老师反复强调的内容,以及自己最薄弱和在平时考试中经常犯错的章节。
2、一定要保持手感。有 些考生认为,考试前几天应该彻底休息,彻底放松,其实,彻底放松会使生物节律发生变化,不易使考生进入考试状态。彻底休息不如练练手、热热身,找找考试感 觉。最后几天复习的时候应该对错题进行整理,保证错题在中考时不再出错。考生最好不要再做没有做过的卷子,遇到难题不会,会让心情浮躁,使自信心受挫。
3、保持自信很重要。如果考生在考前还特别焦虑不安,证明其对中考信心不足,这个时候各位家长们一定要及时跟孩子沟通,让孩子重拾自信,这是考前非常重要的。
4、考前饮食一定要注意。考生在考前或考试期间要注意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和饮食卫生,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喝过于冰冻的饮料,最好不吃路边小摊小贩食品,防止肠胃不适影响考试。
最后3天,加油!你们是最棒的!
物理篇:考前三天心态平稳最关键
摘要:到了现在,对知识的掌握都已成定局,此时,倒是平稳心态,让自己在中考中发挥出最高的水平才是关键。——陶皇帆
到了现在,对物理知识的掌握都已成定局,此时,倒是平稳心态,让自己在中考中发挥出最高的水平才是关键。
1、考前3天,适当“热身”
在考前3天,很多考生认为万事大吉,完全不沾书本,这是十分错误的。此时,物理的重要内容虽然已经掌握,但还是要适当浏览一下,如课本教材的标粗的重点概念,在比热容、内能、电磁的等模块的概念辨析题适当做一点“热身题”。
所以,建议考生在考前3天最好还是适当翻阅一下书本,这样不仅使这些重点内容始终在大脑中处于待提取的激活状态,而且可以使自己心里踏实。
2、考前1天,注意细节准备
考试前1天的考生可以在头脑中“放电影”式地适当回忆第二天的考试科目内容,不需要再进行细化的复习。有的考生越到考前越会突然产生“还有很多问题没解决”的想法,这时候可以针对自己担心的问题翻阅资料,但点到为止即可,不需要再过多细化,自己吓自己。
在考前1天,考生关键是做好备考的细节工作:比如饮食要遵循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不要参加剧烈的运动以免体能消耗过大,不要长时间上网、打游戏以免过度兴奋,要熟悉考场选择好到达考场的路线,认真检查考试时所使用的准考证、文具等,避免第二天出现遗漏现象等。
3、进入考场,先熟悉环境
考试当天上午,考生可以适当提早到达考场,选择自己最熟悉、干扰最少、路程最短的线路,避免因太早抵达考场而紧张或太晚到考场而匆匆忙忙。一般提早半小时到达考场即可。
一般来说,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比较容易放松。所以在进入考场后、尚未发试卷前,考生最好先熟悉一下考场环境,比如考场教室前后布置、自己所在的位置如 何、周围考生情况、监考老师模样等。另外,在考卷发下来后,考生最好先翻阅试卷,同时翻阅时要着眼于大致了解试题题型,不要过多地注意具体某几道或者某一 道考题的内容。
4、考试中途,避免紧张
考试时,有的考生做着做着会突然出现“卡壳”的情况:看着眼熟的题型但脑海中却一片空白。如果考生在思考之后仍理不出头绪,可以先缓一缓,跳过去做其他 题目,等平静后再返回原题解答。灵感往往在不经意间迸发,不要总在一道题上“胶”着不放,也不要想“为什么以前做过现在做不出来”。
还有的考生,在刚开始做题时或者做题中途会越做越紧张、呼吸急促、心情压抑,这时候建议考生闭上眼睛深呼吸,憋气5~10秒钟后再把胸中闷气缓缓吐出;或者暂时停笔,看看考场外的花木、建筑等风景,转换思维。在放松的同时积极暗示自己“我绝对不会出现任何意外”。
5、考后适当休息,学会遗忘
当一门考试结束后,考生最好不要跟熟悉的同学、老师过多交谈,尤其避免通过各种办法对答案的情况。建议考生要学会遗忘,考完后回到自己的休息地方,无论 自己发挥得好与不好,尽量做到考完一科忘一科,把立足点放到准备下一科的考试科目上。另一方面,家长也要注意避免询问考生“考得怎么样”等与考试相关的话 题。
上午或者下午考试结束后,考生不要剧烈运动,有可能的话洗个澡放松,保持适当休息。很多考生在考前一天和考试期间常常会因失眠而着急,建议考生,即使睡不着觉也不必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千万不要闭着眼睛使劲想睡,相反,可以在黑暗中长时间睁着眼睛,这样很快就会有睡意。
化学篇:最后3天,放平心态,查漏补缺!
——何汇文老师
一、放平心态
保持放松的心态,不要自己给自己加上太多的心理负担。同学们应该这么想,中考其实就是对自己初中三年自己的学习情况做一个检验,跟平时的期中考试、期末 考试、甚至是一模考试都是一样的,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给中考赋予太多附加的意义,比如考不好会怎样啊、如果考不上某某高中会怎么样啊,这种想法千万不要 有,一定要抱着平常心去对待。复习的时候在战术上重视,而在考前在心态上轻视,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家长们也要注意,不要搞特殊化。中考在即,家长们此时的心理可能比孩子还要焦急,但家长们需要保持镇定和稳定的情绪,千万不要对孩子过分关心、过分监 督、过分期待、只管孩子身体不管心理、只言传不身教的误区。在考前这几天,家长们要努力创造一个温馨轻松的家庭气氛,告诉孩子“努力就好”。家长目前的主 要工作是要确保孩子身体健康状况。要在考试前督促孩子检查中考要带的准考证等物品。家长要注意,平时家里的生活什么样,就维持原样,不刻意为孩子搞特殊 化。另外,家长须牢记,不要给孩子规定中考各科的分数,在孩子考完后不要拐弯抹角地问孩子考得怎么样,不要听小道消息,给孩子增加无谓的担忧。
二、查漏补缺
最后3天,想要再系统地复习一遍已经不可能了,把时间分给五科,其实所剩的时间并不多,所以这个时候就一定要提升自己的效率,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时间。要 想提高效率,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这个时候,自己整理的错题本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当然,如果没有准备错题本,就把最近做的卷子拿出来重新做一遍,保 持手感。
这几天一定要注意:选择题中的易错题审题要认真;填空题中的选择题要注意是否是多选,千万不要出现漏选的情况;实验题中的描述要严谨,同时要注意实验现象描述要完整。这些平时很容易出错的地方都要注意。
三、注意休息
最后的3天,复习的同时别忘记休息哦,劳逸结合才最科学。
最后的3天,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效率,充分利用剩下的时间,查漏补缺,一定能在考前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加油!
语文篇:中考语文考试心态调整
——东学堂语文学科负责人唐哲
距离中考越来越近了。而每年中考,除了考查考生扎实的知识水平,更考查其坚实的综合能力,如应试策略、答题技巧和心态调节等,即将迈向理想大门的你准备好了吗?在这里老师帮你总结了几种常见的考场突发情况,希望对你会有帮助,防患于未然。
心态问题
第一,情绪急躁。中考时语文是第一个科目,有些考生刚拿到试题,或兴奋或紧张,情绪开始急躁,自然就造成没审清题设条件,慌忙答题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偏急心态。
【方法指导】拿到试题,大致浏览,要心中有数;每做一题,静中制动,摸清题设条件。如字音题的考查,它考的是音形的结合,如果不注意这个潜在的条件,急躁作答,就难留意细节。
第二,犹豫心态。一接触到试题,思路似乎不少,但具体到表达却又深感模糊朦胧,不知如何作答,犹豫不定,而迟迟不能下笔。这就是所谓的犹豫心态。
【方法指导】细读题目,选好思路,再进行解答操作。如记叙文阅读中分析思想感情和主旨题,可以从关注标题、开头结尾段、内容要点归纳、议论抒情句等方面去思考,如果犹豫不决,无法定下哪一个角度,势难入手。
第三,钻牛角尖。在解题时候,对一些原本记得的题目却突然不会了,想到头都大了还是不放弃,对一些久攻不下的难题,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却仍不愿意放弃,更不愿意转换角度思考,瞎耗时间。这就是所谓的固执心态。
【方法指导】遇到问题要想得开,不要太固执,随时提醒自己拣颗芝麻丢掉个大西瓜很不值得,比如名句名篇默写,不记得的内容,可以暂时放弃,要么勉强答出错的答案,做了也是白做,也许做到后面题时思路开了反而会记起来。
第四,冲动心态。在经过多番尝试之后,或凭空里的一次兴奋,似乎陡然有灵感光顾了,心胸豁然开朗,心情异常激动,思维极度失控。这就是所谓的冲动心态。
【方法指导】告诫自己须冷静,不要被兴奋迷糊了头脑“大意失荆州”的教训要牢记;因为后面还有仗要打,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是临近中考,调整心态越重要,比如现代文中的思维拓展题,必须要冷静,围绕文本要求思考作答,否则回答的再好,也是徒劳。
希望我们的考生在中考中能够调整好心态,发挥出个人的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
英语篇:中考前三天建议
——武晓蕊老师
离中考还有三天,对知识的把控其实已成定局;此刻,平稳的心态和正确的应试技巧才能让自己在中考中得到高水平的发挥。
如何调整心态呢?努力做到以下3点:
1. 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计划。把复习和休息进行合理安排,可以浏览一些英语单词以及做过的题目,适当做一些“热身题”,不 “开夜车”。
2. 平稳情绪,不烦躁。考前紧张在所难免,切忌不要将自己的焦虑看得过重,不烦躁,不产生对考试不利的负面心态。
3. 对自己有信心。多鼓励自己,相信自己能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信心是中考成功的关键。
除了心态,以下的应试技巧也能帮助学生在中考发挥自己的最佳状态。
1. 利用好考前几分钟。检查试卷和答题卡,并且迅速浏览听力的关键信息,以防做听力时手忙脚乱。
2. 考试中合理安排时间。时间安排可以根据分数分配时间比例,当然也可以缩短单选时间,留给阅读和完形填空。先易后难,提高会做的题目的正确率,不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不会的题目上,尽量提高难题的准确率。
3. 答题后注意检查。检查是否有漏答的题目,如果有,重新思考;快速浏览选择题是否有写错答案的现象;通读一遍作文是否有拼写或语法错误;以及答题卡的填写。
有了平稳的心态和考试技巧, 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在中考中有好的表现,让中考更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