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上有一套空闲住房,用于出租已有八年,先后换房客三次。不经意间的迎来送往,或甜蜜的相见、或惆怅的分离竟成为生活中的一道风景,而租金的多寡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出租房离我的住处很近,所有的房客都无例外地成为我的芳邻。
   
   
第一届芳邻是双汇公司驻威海港对外出口的专管员小唐。小伙子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也许跟职业素养有关,其谈吐举止自有一段风韵,得体得让人刮目相看。他大部分时间在外面奔波,国内国外不停切换。每当外出,他总喜欢将钥匙交由我保管,一开始我觉得不方便,毕竟是两家人,可小伙子的坚持、诚恳让我觉得一再推辞有点不近人情。另外,他屋里的传真机接收的单据我也能第一时间通知他。返回的时间总是快乐的,如果碰巧他就在我家的饭桌上蹭一顿。他会给我们讲俄罗斯、韩国、日本的风土人情。小唐也很细心,国外或飞机上的一些小礼品常把我儿子弄得爱不释手,“叔叔长、叔叔短”围着他叫。2003年“非典”爆发,很多国家停止对肉类食品的进口,双汇首当其冲。公司撤消了本港的办事处,小唐被调回了总部。今年春节我接到他打来的国际长途,得知他已是两岁孩子的父亲,定居新加坡,工作生活都很顺利。他极力感谢我们曾给予他的帮助,热诚邀请我们一家去新加坡游玩云云。说得我既脸红,也替他着实高兴。
    
   
第二届芳邻是销售汽车的小刘。可能进入社会早,人情世故颇有一套,凡事给人一种“滑”的感觉。有一次我去收房租,开门的却是另一个小伙。我正疑惑走错了门,对方先开了口:原来小刘背着我将房子的另外两居室分租给其他两个人,他们交给小刘的租金正好是我向他收取的数额。我很生气,这不但违反了合同的约定,也为社区治安埋下了隐患。事后小刘向我诚恳地道歉,和我重新拟定了合同,三人成为共同的房客。没出两年三个小伙子先后有了结婚对象,也相续搬离了出租屋。直到现在小刘也经常给我打电话,不为别的,他知道我家的那部车子太太一直开着,他代理的车子急于推销一部给我呢。呵呵,在商言商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也几次想提醒他:他们至今还欠着我一年的闭路费呢,可总也开不了口,算了。
   
   
如今我的第三届芳邻也要搬走了。住家的是一对来自河北的中年夫妇和他们二十多岁的儿子。由于儿子在威海工作,也由于儿子对这座城市的超级喜欢不肯回老家就业,夫妇俩也搬到了此地。年龄大没有专业技术,找工作很困难。依托亲戚的帮助,男的在出口加工区某企业做保安,女的在电子厂做小工,收入可想而知。每年的房租我都较市场水平少收他们1200元,一家人感恩戴德,称谢不止。每当我看见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房子心里就很舒服。是啊,拿别人的东西跟自己的一样爱惜,何尝不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如今全球闹经济危机,房客一家的收入更是有不小的减幅。他们实在不能负担这“昂贵”的楼房,转而改租了一套两居室的平房。三月十日合同到期,二月底两口子就通知我打出租广告,他们怕影响我的出租日期和收入,再四申明如果有人看房,不要顾及他们的存在,真是让人感动不已。
    
   
是啊,人与人,事对事,一份理解,几多支持,什么摩擦不能润滑?什么矛盾不能解决?今日芳邻、明日天涯,留一点念想、送一份关爱日后品味体会,不亦乐哉!
 
  我期待我的第四届芳邻。
   
     
     
     
     
   
  2009年3月7日·夜
                                                                                                                                                                           
   
   
  ★《你好,芳邻》发表在《齐鲁晚报网》“个人专栏”。(欢迎点击)
 
     ★《你好,芳邻》发表在2010年3月18日《威海晚报》B4版“聊宅”版块。
 
   
     
 
  
 
  
      严正声明:
 
 
 近期发现该篇文章在豪庭别墅网、威海房产网、新浪博客、喜阅网上被注名转载,本人对这些尊重原创作者的行为深感欣慰。同时发现该篇文章在某些媒体上被盗名转载,本人对所有侵权行为保留追究、诉讼的权利,特此声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