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视觉/图片 |
分类: 人在旅途 |
——台湾电影《练习曲》
听到这句话并为之一震的时候,是在去往四川古镇的途中。
之前十多年,早已疏离了节奏缓慢过于滥情的台湾电影,依稀留有印象的是《滚滚红尘》中那渐渐远去的车辘;之前十多年,几乎把所有的工余时间浪费在了拍摄重庆及周边的古镇老街上。只希望用自己的一厢热忱和镜头尽可能多留存住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小镇的曾经,在那个大大的拆字出现之前。
毕竟,城市有根,生活有根。总有一些脉络弥足珍贵不可或断缺。即或,留下的仅仅是晦涩干瘪的只言片语。
看完《练习曲》,我不禁哑然失笑,笔记本前的我与那个请假单车游环岛的大学生阿明何其相仿。不同的是,他背着一把用作练习的吉他,而我的行囊里是以之为镜的相机;他的目的地是由之出发的高雄,而我的第一站是四川古镇雅安上里。首选上里,好奇于其“小丽江”之誉外,更因其历史。上里缀落于古时南方丝绸之路上,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边茶关隘和茶马司所在地,亦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
一大早从雅安出发,途经下里、中里,便到了传说中以古桥、古塔、古牌坊著称的水墨上里。
见到上里的第一眼,脑海里想到的不是丽江,而是江南。原以为,只有江南的水乡古镇才会与水有如此亲密无间的关系。家就在离水最近的地方,后院的柳枝直垂进溪里,不用推窗,也能听见那潺潺的水流声。在巴蜀,受地理地貌限制,这样的古镇是不多的。同样三面环水的偏岩古镇,虽然溪边人家同样可以从后院直抵溪边,但与水,却不够如此亲近。上里的水乡生活意境让我意外。
走近,便看见木屋为舍的上里人家倒影在环抱四周的溪水里,与造型迥异的古桥、虬枝劲曲的老树相映成趣。穿过一座贴近水面的古桥,便进入古镇里面。浅游之后,很快就明白“小丽江”由来:“井”字形的街道布局、木结构的老店铺和房舍、流经房前屋后的渠水清溪……以及那悠缓平静的生活步调。尽管,时不时闯入的游客会增加几分喧嚣,但上里终归是宁静的。
在上里停留的时间不长,但我却在那多雨的雅安幸遇了一溪的阳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