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之江大学的主楼慎思堂与钟楼同怀堂

(2008-07-01 00:08:19)
标签:

之江大学

主楼

钟楼

hangchow

university

severance

hall

bell

tower

休闲

分类: 钱塘江QiantangRiver

之江大学的主楼慎思堂与钟楼同怀堂

The Severance Hall and the Bell Tower

at Hangchow University

(散文Prose)

 

杭居易Hang Juyi

2008-06-30

 

之江大学的主楼慎思堂与钟楼同怀堂

 

    之江大学(Hangchow University),位于钱塘江畔秦望山上,是基督教美国北方长老会(American Presbyterians[North],PN)和美国南方长老会(American Southern Presbyterians)在杭州联合主办的一所教会学校,也是中国13所基督教大学之一。

 

    之江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1845年美国北方长老会在宁波创办的崇信义塾(Ningpo Boy’s Academy或Ningpo Boy’s Boarding School),这是外国传教士最早在中国设立的学校之一。

 

    1867年,崇信义塾从宁波迁到杭州,改名育英义塾(Hangchow Presbyterian Boys' School),原址在皮市巷,后迁到大塔儿巷,为中等教育学校。1897年,开设大学课程并改名育英书院(Hangchow Presbyterian College)。1906年,学校勘定钱塘江畔660余亩山为新校址。1909年,美国南方长老会加入学院的日常运作。1911年,新校舍落成,学校由城内迁来,改名之江学堂,设文理两科。1914,改名之江大学(Hangchow Christian College)。北伐战争期间一度停办。1931年,向中国政府立案,因只有文理两个学院,改名私立之江文理学院([Private] Hangchow College of Sciences and Humanities)。抗日战争期间,该校曾经迁址安徽屯溪。1938年,迁上海,并与沪江、约翰、东吴、金陵、金陵女大诸校合组上海联合大学。1940年,恢复之江大学名称,改文理学院为文、商、工三学院。1941年后,又迁址福建邵武、贵阳、重庆等地。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上海复校。1946年,迁回杭州。到1948年,因已拥有文、商、工三学院,得以恢复之江大学名称,英文校名从Hangchow Christian College改为Hangchow University。

 

    1950年8月,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批准,将原有文、商、工三学院调整为文理、财经、工学院。1951年收回教育主权,由浙江省文教厅接管,美籍教员离校回国。1952年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该校文理学院部分系与浙江大学文学院组建浙江师范学院,院址设在原之江大学;文理学院部分系并入复旦大学;财经学院并入华东财经学院;工学院除航空工程系并入中央航空学院以外,全部并入浙江大学,之江大学宣告结束。

 

    现在,这里是浙江大学之江校区,旧称“浙大三分部”。目前,是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和浙江大学沃森基因组研究院的所在地。2006年,之江大学旧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之江大学自1911年起座落于钱塘江畔秦望山六和塔旁的二龙头,倚山面水,四周皆景。之江大学是第一批由外国建筑师规划主持设计的中国高等学校校园,是中国最早具有明显西方校园规划设计特点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中国由传统建筑体系走向西方建筑体系这一转型期的重要实例,其建筑由西方近代风格糅合东方传统风格而成。红砖红瓦为主的校舍建筑群,掩映在参天绿树之中,更是景上添景。

 

    之江大学旧址,现仍保留着20余幢老建筑。

 

    校园中心,是一个几何形的花园,布局有些象美国大学的风格。花园正北,是红色的三层主楼慎思堂(Severance Hall),于1911年建成。屋顶原有东方式的两层飞檐角,后修复成简洁的四坡顶;下面有圆拱形窗户;底层是多立克石柱的门厅。此楼的前面有两棵大香樟树,树龄已有200多年;还有两棵老桂树,秋来还会开花;台阶下,有一对石狮蹲坐草地上。1912年12月10日,孙中山先生到学校视察,就是在这座楼前发表演说,并与全体师生合影。

 

    花园正南,与慎思堂相对,是红色的六层钟楼(Bell Tower)同怀堂(Teng Memorial Economics Building),于1936年建成。楼第五层的四面有四个报时的大钟。

 

    钟楼的来历,出于一出悲剧。当年,中国“报业大王”、《申报》老板史量才的儿子史咏赓,在之江大学读书。1934年秋,史量才到之江大学看望在经济学系读二年级的儿子。通常,史量才有保镖们跟着,但这回保镖们坐火车回上海了,以便史量才和儿子、儿子的同学邓祖询能够坐私家轿车旅行。小车在海宁翁家埠遭到特务伏击,司机、史量才、邓祖询被杀害,史咏赓逃脱。出于悲伤和对其同学的同情,史咏赓及其母亲捐款建造了钟楼同怀堂(经济学馆)以纪念邓祖询。同怀堂左右对称,线条简洁,风格严谨,高耸的钟楼部分使得整座建筑呈山字形。楼第三层的北面,现仍标有竖写的经济学馆字样。因为钟楼是校园中最高的建筑,又因其红色比慎思堂等建筑的红色更鲜艳,所以特别吸引人。钟楼不但是进校门后所见到的最醒目的建筑,而且其上半部分在江对面都能远远望见,因此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

 

    主楼(Central Campus Building)慎思堂(Severance Hall):

之江大学的主楼慎思堂与钟楼同怀堂

 

之江大学的主楼慎思堂与钟楼同怀堂

 

之江大学的主楼慎思堂与钟楼同怀堂

 

之江大学的主楼慎思堂与钟楼同怀堂

 

    钟楼(Bell Tower)同怀堂(Teng Memorial Economics Building):

之江大学的主楼慎思堂与钟楼同怀堂

 

之江大学的主楼慎思堂与钟楼同怀堂

 

之江大学的主楼慎思堂与钟楼同怀堂

 

之江大学的主楼慎思堂与钟楼同怀堂

 

之江大学的主楼慎思堂与钟楼同怀堂

 

之江大学的主楼慎思堂与钟楼同怀堂

 

之江大学的主楼慎思堂与钟楼同怀堂

 

之江大学的主楼慎思堂与钟楼同怀堂

 

之江大学的主楼慎思堂与钟楼同怀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红楼远眺
后一篇:之江大学印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